<轉載自2013年6月3日 明報 筆陣版 作者: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我大學和研究所時,主攻的是樹木的生理代謝化學,因此我對化學這個行業並不算陌生。因為我早就知道台灣市面上食物點心有太多化學添加物,因此我極少去外面的小吃攤吃東西,也很少買外面的點心速食。在台灣,由於食品安全管理太差,飲食已成了一種最大的風險。台灣並不是「小吃王國」,而是典型的「食品毒國」。不久前,台灣才鬧過食品飲料的塑化劑風暴,上個星期新上演的是毒澱粉以及工業用化學物質添加在各種食物中的大醜聞。
從沒正經檢驗 食品「無政府狀態」
長期以來,人們都以「小吃美食王國」來稱呼台灣,而台灣也以此沾沾自喜,來台灣的觀光客也稱讚台灣的小吃,例如台灣的珍珠奶茶裏的丸子非常Q;台灣的蚵仔煎勾芡均勻,口感非常好;台灣的豆花、板條、米線丶粉丸口味極佳。但人們不知道,這些口感其實都是化學添加物造成的,有些液狀和糊狀的東西,加了某種化學物質,就會比較均勻,不會沉澱;有些東西加了某種化學物質,就會緊實而有彈性;如果加了化學防腐劑,就可長期保鮮。由於口感這種感覺乃是化學物質造成的,因此每個政府都應嚴格的制訂食品安全的規範,並要有檢驗機構從事例行檢驗,使生意人不敢心存僥倖。但台灣的問題是,政府的食品管理機構從來就不去正經檢驗,等於食品無政府狀態,因此台灣食品的安全形同根本就不存在,只有陰差陽錯,才會突發式的爆發大案。去年出現塑化劑風暴,許多飲料業者為了使飲料均勻不沉澱,都加入塑化劑。但現在塑化劑風暴已過,台灣的飲料果汁已沒有了塑化劑嗎?這可沒有人敢打包票。很可能只是沒有繼續檢驗,生意人仍舊照用。只要沒有鬧出新聞,大家就依然混着過日子而已。
去年是塑化劑風暴,今年陰差陽錯爆發的乃是毒澱粉及工業用原料冒充食品的醜聞。
所謂的毒澱粉事件,乃是台灣有很多澱粉類加工製成的食品,如丸子、板條、麵線、粿類、豆花等,這些粉類食品,多半是樹薯粉,因為它成本廉價,業者在其中加了工業用的化學物順丁烯二酸,這些粉類加工食品就會凝結得比較均勻而緊實,吃到口裏,就一顆顆分明,很有彈性,做成板條麵線,也不會糊成一團。這是食品的「口感陷阱」,毒澱粉事件爆發後,全台灣已查獲毒澱粉200多噸,足見毒澱粉的氾濫已到了多麼嚴重的程度!
所謂工業原料冒充食品原料的醜聞,乃是指有不肖業者,將工業原料和過期的防腐劑等,賣給台灣的大型食品公司,大家都賺到了巨大利益,在台灣很有名的幾個冰淇淋、巧克力、布丁、奶酪品牌都在名單之列。
台灣經過塑化劑和毒澱粉,以及工業用原料冒充食品原料這幾個食品安全的大醜聞後,可以說已徹底的瓦解了台灣「小吃美食王國」的名號,台灣其實應稱為「食物毒國」才對﹕
(一)台灣從日本統治的時代起,由於受到日本食品化學的影響,在防腐劑、食品添加物上就很發達,只是戰後日本食品管理進步,業者的紀律嚴格,所以日本已很少食品方面的醜聞;但台灣則因政府的管理鬆懈,違規食品和黑心食品反而日趨發達,因而形成了畸形的台灣飲食文化,重外形、重口感、不重自然、不重健康、不重營養。台灣有名的小吃點心都有這種特色。
(二)由於台灣食品飲料過度依靠化學添加物,因此台灣的戶外飲食吃多了,腎功能和肝功能極容易受傷。台灣每年洗腎的病患極多,洗腎已成了一個重要的病患產業,許多醫學專家就認為過多的食品化學添加物即是元兇。台灣人的癌症比例偏高,也和食物中的化學有毒物質有關。
(三)台灣的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上一向消極,只要食品安全沒有鬧出大新聞,通常都是睜隻眼閉隻眼拖過去。就以這次毒澱粉事件為例,案發之初,台灣的行政院衛生署甚至還在為毒澱粉找理由,只有事情鬧大了,它才亡羊補牢的要嚴辦,而它的嚴辦只是要飲食業者張貼原料業者的安全證明,而不是政府食品檢驗單位去強化例行的檢查,意思是說,台灣的食品安全只着重表面工夫,而不着重政府例行的安全管理,一切都只是在應付。這樣的食品管理,台灣的有毒食品怎麼可能徹底根絕?等到事情鬧過了,人們還是照吃,毒澱粉食物還是照做照賣!現代的有毒食品,它的毒害都是累積的,不是猛發性的,它會在不知不覺中侵蝕人們的健康!
塑化劑風暴時,這個風暴也延伸到了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中國大陸。這次毒澱粉事件,同樣也擴散到了這些地區。這次毒澱粉事件,台灣有名的小吃已全部淪陷,因此最近這一個星期,台灣每個夜市都生意清淡,生意大受影響,觀光客也止步。問題是,台灣能從一再發生的食品安全風暴中領受到教訓,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體系嗎?我的態度是悲觀的,只要這個風波鬧過,新聞熱潮過了,一切又會恢復原樣。不能恢復的,乃是台灣小吃美食王國這個名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