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日 星期日

美日拉攏印度圍堵 北京和平姿態抗衡

<轉載自201362日 明報 社評>
 
中國總理李克強最近出訪歐亞多國,其中印度之行最為矚目,受關注程度超越對德國的訪問。究其原因,中德關係水波不興,儘管默克爾2007年會晤到訪的達賴喇嘛後,兩國關係曾經緊張過一陣子,但總體而言不起波瀾;印度則是中國鄰國,中印51年前曾爆發大規模邊界衝突,近年兩國關係表面平穩,但中印是總人口佔世界三分之一的大國,又是迅速崛起的經濟新興強豪,更重要的是,印度被美國及日本視為牽制中國的力量,李克強這次到訪,頗有對抗美日聯盟的况味。
 
美日夾擊動以銀彈 李克強訪印意義大

印度戰略位置險要,扼守印度洋東來西往咽喉,中東石油東行航線就在印度以南,因此,多年來印度都是美蘇(俄羅斯)爭逐拉攏的國家。前蘇聯在上世紀70年代與印度關係緊密,冷戰結束後,俄羅斯通過售賣先進武器與印度保持關係;美國則多次插手印度,奧巴馬第一任政府,國防部長帕內塔去年6月訪問印度,公開表示印度是美國新亞洲戰略的「關鍵」,還說美國可以對印度出售先進軍事技術。軍售向來是外交關係重要一環,美俄如此大動作,目的不言自明,說穿了就是拉攏印度,既保障本國在印度洋的航行安全,美日更可藉此使印度成為圍堵中國的一分子。

在李克強訪問印度前不久,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也去了印度,日本的算盤是通過核電外交把印度拉入美日圍堵中國的集團,麻生露骨地表示,過去1500年,日本、印度與中國關係「從來也不暢順」。從總的形勢看,美日都是設想着相同的圍堵戰略,只是手段各有不同——美國是誘之以先進軍事科技來對抗中國,日本則由於和平憲法限制,用核電技術吸引印度。類似的外交舉動多得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緬甸時,先是免除2000億日圓債務,再投入910億日圓政府援助。緬甸是另一個印度洋國家,普遍被認為是中國西南另一個主要出海口,日本的想法如何,已是路人皆見。

面對這一態勢,所以李克強到訪印度成為國際焦點:美日都有動作,只看中國如何出招。李克強出訪前,中印雙方在具爭議的邊界地區發生摩擦,印度傳媒指中國部隊突入印方境內紮營,印度邊防警察也紮營對峙。經過三星期後,中印軍隊都向後撤,回到出事前雙方實際控制的邊界,這為李克強到訪創造相對和緩的環境。李克強抵達印度後,雙方發表聯合聲明,稱對方是合作伙伴而非對手,像日本或美國那種把第三國列為對手的講話內容沒有出現,反而是經貿合作共存共榮的主調,成為這次訪問的重點。

印度崇尚不結盟精神 印中關係盡在此中尋

美國和日本是以銀彈拉攏印度共同對抗中國,北京的反制之道,並非與美日鬥銀彈或出售武器,而是從另一條路出擊,動之以兩國之間長久和平及穩定關係,說到底美日都不是印度鄰國,如何與強鄰中國保持友好關係,是印度的長遠利益所在。必須指出的是,印度是中共建政後迅速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擁有悠久歷史以及重要國際地位,並非一般中小型國家可以相提並論。

印度的世界觀別具一格,1950年代,印度領袖尼赫魯締造不結盟運動,奉行獨立自主原則,不與美蘇任何一方結盟。不結盟運動至今有逾百國參加,雖說組織稍見鬆散,但畢竟代表了自主外交的聲音。從中國的角度來說,若中印都能持守不結盟運動精神,這便是兩國的最大共同利益,然而這不由得中國決定,要一個和平的亞洲抑或一個劍拔弩張的亞洲,這一命題在李克強訪印之後已看得很清楚,現在應是印度長考的時間。

美國的新亞洲戰略從年前的若隱若現,到今天的劍指中國,日本則在旁大敲邊鼓。現在可以看到,東海一線的圍堵大體形成,以日本為主;南海則是菲律賓,至於中國西南、即印度洋一線,印度及緬甸是美日的爭取目標。倘若印緬加入美日同盟,冷戰年間的圍堵態勢就會重現;未來中國的外交戰線,將聚焦於如何撕破圍堵,下周習近平訪美會晤奧巴馬,也就更有關注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