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熱錢蜂擁內地 人行左右為難

<轉載自201359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北京觀察 撰文: 林美芬>
上周以來,歐洲、澳洲和印度相繼宣布減息,在全球量化寬鬆政策持續下,國際熱錢將加速流入經濟面相對好的中國內地市場套利,在當前中國經濟弱復甦的背景,這不僅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使貨幣政策陷入兩難的困局,同時加大了今年穩增長的難度。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速度加快,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制定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累計已升值約1.4%
在歐洲、美國和日本的量化寬鬆政策影響下,國際短期資本(熱錢)加速流入中國內地市場。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金融機構全口徑外滙佔款餘額約為27.06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今年一季度新增外滙佔款1.24萬億元,刷新歷史紀錄,月均新增4,100億元,是去年全年月均新增400億元的9倍,反映國際熱錢來勢洶洶。
嚴管熱錢流入 嚴查虛假貿易
全球新一輪的減息潮,使中國的貨幣政策環境變得更加複雜性。
面對國際熱錢的來勢洶洶,並造成貿易出口數據虛增失真。為了遏制熱錢流入和抑制人民幣升值壓力,55日,國家外滙管理局(以下簡稱「外管局」)發布通知,加強外滙資金流入的管理,嚴管熱錢流入,其中包括首次提出對銀行結滙綜合頭寸管理,以及嚴查虛假貿易,嚴防異常資金通過貿易管道流入境內。
央行《金融機構外滙信貸收支表》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境內外滙貸款餘額為5,618.23億美元,外滙存款餘額為4,415.65億美元,若按該數據計算,則貸存比為127%,高於75%或是100%的參考指標。
目前,絕大部分「熱錢」主要是通過貿易管道進入。
一季度中國GDP等經濟數據弱於預期,但一季度出口增長18.4%,外貿順差達430.7億美元,而去年同期順差僅6.7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廣東對香港的進出口出現異常現象,廣東對香港貿易額達到842.6億美元,增幅高達91.6%,當中可能含有虛假出口成分。
物價上漲壓力增 樓價加速升
在當前經濟弱復甦和樓市調控壓力下,國際熱錢的持續流入和人民幣升值,進一步推高樓價和通脹,使貨幣政策陷入兩難,穩增長難度加大。
貨幣政策取決於物價水準和經濟增速,但當前複雜國內外環境,擠壓了宏觀政策空間,政策陷入兩難困局:一方面是預期下半年物價上漲壓力增大,以及樓價加速上漲,另一方面是經濟增長弱勢復甦。
事實上,08年應當國際金融危機後推出的4萬億元經濟刺激方案,由於下藥過猛,其後遺症正在不斷暴露,比如地方債務、樓市泡沫、產能過剩、銀行不良貸款上升及其他問題。
結構失衡導致的產能過剩,抑制着企業的投資意慾;樓市調控和債市風暴又影響地方財政收入和基建投資;減息穩增長又遭遇到樓市泡沫和通脹壓力又制約。
國務院5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在當前形勢下,要穩定增長、防控通脹、化解風險,努力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迫切需要深化改革,釋放改革的制度紅利,激發社會活力,增強發展動力。
放寬境外投資 推人幣走出去
從本屆政府從容應對經濟下滑,以及強調推進改革和調結構來看,本屆政府顯然已提高了對經濟增速放緩的容忍度,因為結構調整和改革都需要時間,而4年前大規模刺激經濟政策的後遺症必須正視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到今年3月末,貨幣供應量(M2)存量已突破103萬億元,在世界名列前茅,進一步放鬆貨幣,將推高樓價和引發通脹,這決定了貨幣政策短期內不能大幅放鬆貨幣政策。
在當前經濟增速下滑的背景下,面對大量熱錢的流入的衝擊,人行暫時不敢貿然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以免給市場發出貨幣收緊的訊號,影響穩增長和經濟復甦;但也不敢減息,以免向市場傳遞錯誤訊號,更不敢讓人民幣貶值,以防止資金外逃引發資產泡沫破裂,引發更大危機。
一季度經濟增長7.7%,仍處於政府設定全年增長7.5%的目標,因此,盡管經濟增速仍在放緩,但政府必須容忍經濟增速的適度放緩,咬緊牙關推進改革和調整經濟結構,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這才能為未來經濟增長獲得新的增長動力。
面對來勢洶洶的國際熱錢湧入,內地在加強對外滙資金流入管理的同時,應加快利率和滙率體制形成改革,盡快擴大日均波動幅度,通過增加滙率的雙向波動,有升有跌,從而增加熱錢流入套利的成本,以緩解熱錢大量湧入和人民幣升值壓力。此外,還應「藏滙於民」,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放寬居民境外投資管道,推動人民幣走出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