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從沈昌煥日記 看兩岸昨非今是

<轉載自20131018 明報 中國版 作者:王彥晨 台灣資深傳媒人>

上周六(12日)台北國史館舉辦一場特殊的新書發表會,在已逝的國府大老沈昌煥哲嗣沈大川和國史館長呂芳上共同努力下,這位當年由蔣中正英文秘書乃至歷任國府要職,被歸為「夫人派」的外交教父,一本1946年的日記在他百年冥誕之際由國史館出版,帶給民國史學界莫大興奮。

揭國府史料重要細節

1946年是戰後第一年,也是上海光華大學畢業、美國密歇根大學政治碩士、時年33歲的沈昌煥正式隨侍蔣中正(蔣介石)的第一年。由史料價值而言,這日記不僅包括接待美國特使馬歇爾、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及他翻譯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魏德邁備忘錄、國民黨中宣部顧問皮爾建議書等,也抒發對蔣中正的觀察和國共和談、馬帥調處等細節,首度披露多處從未在總統檔案或國府檔案記載的史料,彌足珍貴。

然而,沈昌煥之所以受蔣中正信任,並在國府遷台後由其主持對外宣傳和外交,有一項重要關鍵在於,沈氏日記中流露出對蔣中正行事風格和自我品格修為的崇高敬意,這點或許也是他日後始終堅持「漢賊不兩立」反共立場原因之一。

奠「漢賊不兩立」立場

沈氏始終相信蔣家父子為國家人民指引的道路。最終在李登輝時代任總統府秘書長時,與當道相左而遭去職。自此他才徹底由台灣外交領域退隱。

「外交教父」是沈昌煥縱橫中華民國外交界30年後,台灣政壇給他的綽號,雖然對今天年輕人而言,全然不曾聽聞此人,但沈氏主宰台灣「漢賊不兩立」的堅定反共立場,使得他足以在歷史留名。

今天的台灣政壇與沈昌煥當年大不相同,所以《沈昌煥日記──戰後第一年1946》新書發表的會場,幾乎多為國民黨前朝官僚和民國史學界人士,對時局無多議論;事實上,周一(14日)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才上與藍營素有淵源的趙少康廣播節目,談周二的「倒閣」案;而兩岸關係更因為馬英九總統國慶文告宣示「兩岸不是國際關係」激起新的想像。

終身「反共」,晚年還高舉《蘇俄在中國》在政壇發言的沈氏,被歸為保守的政治人物,「不合時宜」的政治思想顯示出封閉和僵固,是李登輝執政後最不希望看到的,沈昌煥的政壇最後歲月,不幸就成為這樣的代表人物。

民意為權力分佈依歸
 
時至今日,我們仍很難論斷既有如今兩岸大交流之勢,有馬英九向北京喊話以鞏固「一中」並釋出善意的公開談話,是否足以證明當年「賊立我不立」的保守反共,乃屬昨非今是,不過可以確知,政治權力板塊的挪移,必須以民意為依歸,而不是從政者個人的意志或信仰。沈昌煥一生貼近兩蔣,領會由上而下貫徹領導人價值為其從政指導原則,是那個時代的背景,沈昌煥時代過去了,今日的台灣,政治人物更大的任務乃是「說服」,只有取得民意,才能立足政壇。但願兩岸政治領導人都能深明此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