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樓控恐「殺錯良民」 增供應方治本

<轉載自2012828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房策透視 撰文: 麥萃才 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拓展總監>
新政府上場後,香港樓價並沒有下跌,反而上升。作為樓市指標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標(CCL),最近已升超至107點以上(見圖)。
CCL的基準是100,以97回歸之時樓價作基準,換句話說,現在的樓價,已在97年之上。但現在距1997年,已是15多年的事,為何傳媒仍相當關注樓價在97年以上,究竟這有甚麼稀奇?
內地資金湧 推高投資性需求
從中原城市領先指標的走勢圖作參考,其實100點早在2011年已破了,但之後樓價稍作回落,指數亦一度回落至95點左右,但至今年第一季尾,樓價輾轉反升,率先升穿100,而經歷多5個多月的發展,指標更升至107.18點的歷史新高。由年初的95點升至現在的107.18,升幅近一成三,反映樓價上升偏快。要留意的是,今年第二季發生了希臘債務問題,金融市場一度十分動盪。但金融上的不穩定,並沒有影響樓價上升,三月之後,樓價升幅反而加快,究竟出現了甚麼問題?
物業的供應量在這段期間並沒有顯著增加,樓價反覆上升,應該來自需求,問題是需求何來?相信除了正常香港新增家庭對住屋的需求,現今需求的結構比起97年前有很大的差異。除了本土居民的基本住的需求外,對於私樓的需求還有投資性的需求,這可來自本地或外地。
a)例如內地資金在香港部分區域的房地產市場十分活躍,例如豪宅地段,山頂及西九龍等,內地投資所佔的比率也很重要。而近月這些資金也殺進了部分大型屋苑,對於樓價有推高作用。
b)至於本土的投資性需求,主要視乎市民對樓市後市的預期,看好後市的話,需求也會大些。
按息低富戶增 樓價實質支持
c)對於本地居民來說,除了剛剛成立的新家庭有住屋需求外,那些原本租開私樓的家庭,或想由租轉買。而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顯示,香港人的年齡中位數是41.1歲(2012年初數字)。相信能買得起私樓的中產人士,在這個歲數,大多數已擁有私人物業。或許他們也有再置業的夢想,而原因可能是︰
i)改善生活環境,例如家庭成員年紀漸大,要搬往較大的單位,那麼這種需求,是由小單位搬大單位,由一房兩房搬往三房四房,而不是早前政府推出限呎地所建的小型單位。
ii)由離開市區較遠的地區搬往市區;由普通住宅搬往豪宅。這樣會增加對優越地段的物業需求。
iii)因為家中孩子長大成人,但家長害怕他們沒有置業能力,所以先幫他們買樓。
iv)為自己退休生活着想,買樓收租。
特別是(iii)與(iv),戶主可能有買第二個物業需求,而這個需求的彈性較大,視乎樓價走勢,以及租金收益是否吸引等。
樓價的上升,是有實質支持,還是只是虛火?很多媒體都會把今天的樓價與97年時比較,但實質上兩者情況有分。首先在按息方面,現時的按揭息率比對97年時低很多,市民相對較易負擔,其次是香港較富裕住戶的收入比97年有顯著增長。而供樓供款佔家庭入息中位數,仍然處於一個可接受的水平。在失業率只有3.2%,接近全民就業的狀態下,樓價上升是可以了解的。而現時擁有多於一個物業的投資者,普遍都是有實力的,他們的持貨能力較高,不需要隨便沽貨,會待善價而沽。這造成一個賣家市場,這亦是樓價較難大幅下跌的原因。
大學生搶租盤 間接催谷市價
過去的一個月內,CCL累計升了2.14%;而剔除豪宅物業的CCL Mass(大眾市場)則累積升了3.16%,顯示市民對於上車盤及換樓盤的需求增加了,中低價住宅備受追捧。而重要的是現時利率低企,市民存款利率很少,而物業的租金收益率較存款利率吸引,亦增加了物業的投資性需求。
此外,政府可能計漏了大學生對租住物業的需求對樓價的影響。雖然各大學也有學生宿舍給學生租住,但其供應與需求根本完全不配合。加上今年實施四年制,本科生的數目會多了三分之一,令本身供應不多的大學宿位,供應更加緊絀。現時大學本科生的收生,有1015%是非本地生,這還未計交流生的人數。而大學所開辦的碩士生課程,大部分報讀的都是非本地居民,因此以往保證外來生必有宿位的政策,現在都要更改,很多外地生要聯合租用私樓。這亦解釋了私樓租金上升的其中一個原因,特別是一些鄰近大學區的區域,例如沙田、大圍、將軍澳等地區。而愈臨近開學的日子,租金被搶高的情況就更明顯,最近就有些創新高的租金是由內地生所創的。
香港要發展成為亞洲區教育樞紐,外地生在港留學的人數只會有增無減,而宿舍供應不足,會轉過來加大私人物業的租務需求,使到私樓租金收益維持一個高水平,直接支持了樓價。
行政遏需求 治標不治本
要長遠理順私樓樓價高的問題,不二法門都是由供應入手,亦即所謂的供應管理。問題是這些方法需時,由政府開始拍賣土地,以至物業落成,需時幾年以上。於是過去一段時間,政府主要使用了需求管理辦法,去降低需求。例如特別物業買賣印花稅(SSD)就是要打擊炒賣,而事實上,炒家(沒有實力那些)減少了,但同時之間亦令物業供應減少,因為業主不願負擔SSD而物業「被迫」鎖兩年。而早年的收緊物業按揭,亦限制了市民入市的能力。要明白這些措施能降低需求,但亦影響了想置業的家庭。很多未能上車的家庭,他們所欠的往往是首期,又或者他們首期並不充裕。看着樓價節節上升,距離他們的置業夢便愈來愈遠,於是民怨就愈來愈多。
要知道大部分需求管理的辦法,確實能減少需求,但結果亦會「殺錯良民」,把市民想置業的夢想愈拉愈遠。既然因為這些需求管理政策出現了問題,要滿足這群買不到物業的市民,於是又要做出建居屋,甚至夾屋去安撫他們。居屋與夾屋以折讓價讓市民上車,目的是令他們能夠較容易負擔而上車,但相信,如果有得選擇,大部分仍喜歡私樓多於政府資助居屋,最少在產權之上有更大的自主權。
解決置業難的問題,最終的手段應是供應管理,亦即增加多些土地供應,興建房屋,而需求管理應只是短期措施。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