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

擴自由行惹反彈 莫因噎廢食

<轉載自2012829日 經濟日報 社評>
面對民間對擴大自由行的反彈,特首梁振英昨指會控制入境人數,以紓市民對社會超負荷的憂心。開門迎客是香港長久以來成功關鍵,港府有責做好各種配套,減低自由行對民生的負面影響,免將好事辦壞,錯失發展空間。
配套落後形勢 市民恐超負荷
京津滬深穗渝等六個內地城市,上周宣布開放一千四百萬名非戶籍居民赴港旅遊。港人憂慮如此大量內地客湧港,香港恐吃不消,社會遂湧現反對聲音。惟港府到了昨天才匆忙解畫,顯然落後形勢。
惟市民憂慮恐不適切,因新增一千四百萬名內地客有資格赴港遊,並不等於他們都會同時湧港,且自由行行之有年,中港兩地對客流亦非全無控制。港府若與內地政府加強協調,應可避免「迫爆」香港。
平情而論,三年後落實自由行,確拉動本港跳出金融風暴與沙氏陰霾,並創造大量旅遊業相關職位,尤其對助中下層市民就業貢獻極大。且在目前環球經濟不景下,本港經濟展現韌性,部分亦因內地客赴港人數仍呈高增長,為支撑本港經濟提供助力。
然而,自由行的好處並非每個港人都直接受惠,其副作用卻是每位市民都要共同分擔,如內地客所帶來的文化衝突、搶購民生用品、搶高商舖租金與物價等,着實影響港人生活。
正因本港的承受力已現超負荷苗頭,市民對再大擴自由行難免反彈,甚至要求叫停。惟此實是因噎廢食,當全球各國極力爭取更多內地客,香港豈能推走眼前機遇?本港要面對的問題,不是要不要擴大自由行,而是怎減輕衝擊。
箇中關鍵,就是要做好硬件配套。近年本港缺乏新的旅遊基建,僅有的郵輪碼頭亦一拖再拖。反觀其他競爭對手如澳門與新加坡,不斷有新的規劃與具體項目落成。本港有需要在交通、酒店、景點、購物區等規劃急起直追,既擴容也分流,在增加吸引力與接待能力的同時,亦減少對市民影響。
香港吃四方飯 莫將好事辦壞
惟配套硬件難一蹴而就,故短期內港府有責任做好監察角色,關注自由行再擴大對香港各方面的影響,與中央和地方政府做好協調工作,控制赴港人流;也要做好本港內部的交通、出入境等資源調配,緩減衝擊。
前任政府顯然未做好上述工作,新政府就更不可再落後形勢。本港要有更大發展空間,與內地加強交往勢所難免,港府必須擔起領導角色,凝聚市民共識,做好旅遊業以助本港發展,而非削足就履,關門趕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