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港府十招控樓 難抑樓市高燒

<轉載自2012831日 經濟日報 社評>  
面對樓市高燒與民怨不斷升溫,港府昨急開控樓藥方,惟市民卻感未對症下藥,此因當中既無遏抑需求的退燒藥,又未能顯著增加供應助樓市健康發展。港府聲勢浩大推十招措施,惟恐對回應民情、平穩樓價的效力極為有限。
無招抑需求 增供應仍未夠力
市民對新政府昨公布的平穩樓市措施感到困惑,此因政府僅從土地與住宅供應下藥,卻無遏制火熱需求措施如收緊樓按等,恍如一個正發高燒的病人求醫,但醫生卻未有開出解決燃眉之急的退燒藥,僅開出維他命丸,並着他回家多休息,注意飲食。
遏制需求的退燒藥欠奉,或許是港府擔心副作用,例如再收緊樓按或延長額外印花稅,可能誤中副車,進一步推高上車成本與租金,令用家更難置業安居。惟當前樓市已令市民炙熱難耐,若港府不先遏需求為樓市降溫,難以換取時間,讓增加供應措施發揮作用,港府要做的是平衡,而非因噎廢食。
且即使港府昨推出的增供應十招,其實多屬現有資源的調配而已,說不上新招。如明年初推出八百多個居屋貨尾,與將一千個置安心單位租轉賣,都僅是將現有計劃稍作微調。
而其他招式,則是將既有供應的時間表稍為挪前,如將啟德與長沙灣的土地提前興建公營房屋、加快預售樓花的審批等,並非總量上有所增加。在卯吃寅糧後,政府有否足夠土地補上,不致令未來供應出現斷層?港府對此未有具體說法,恐難息市民憂心。
穩步加供應 港府要更大魄力
更何況,港府的增供應大計能否落實,可謂荊棘滿途。例如港府雖表示有意加推土地,又會加快審批預售樓花,但這是否代表市場就會配合政府,會否重現發展商對投地冷淡,又或惜售慢推樓盤?
增加供應固是理順樓市的王道做法,惟港府仍未提出真正大增土地供應、平穩樓市的方案。此或許源於新政府受八萬五夢魘所困擾,未敢大增加供應。又或是巧婦難為無米炊,港府昨提出的方案,已是翻箱倒籠後找出來的僅餘子彈。不論是哪個原因,港府若不能以持續足夠的土地供應說服市場,樓市就無法治本。
港府十招既缺從遏需求着手的退燒藥、增供應藥力又不足,要高燒的樓市降溫恐難寄厚望;即使樓市僥倖稍為降溫,但港府一日未能確保樓市會有穩定而充裕的供應,只會重蹈前任政府覆轍,三數個月後樓市又會復熾高燒。要穩樓市安民心,梁振英政府還須拿出更大的決心、魄力與辦法。

供樓「長命債」 出招未必置業契機

<轉載自2012831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港是港非 撰文: 沈帥青>  

本港樓價升完又升,梁振英政府終於宣布出招,能否見效未知,觀乎鄰近地方,近年都面對高樓價問題,政府頻頻出擊遏抑樓價,紓緩升幅,仍被批壓不低樓價。樓價愈飈升,市民對買樓便愈心急,但要揹上動輒幾十年的樓債之前,你想清楚了嗎?
樓市長升長有,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在8月中已升至107.18點,較上月又升2.1%,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今年6月的私樓售價指數為200.2,約是5年前的一倍,無怪乎無殼市民強烈要求政府出招!結果特首梁振英在昨日宣布10招穩定樓市措施,包括推售居屋貨尾單位、把36幅社區及政府用地改作住宅用地、研究「港人港地」賣地條款等。
事實上,樓價高企問題在亞洲各地同樣出現,例如新加坡私人樓價在過去5年升幅超過4成,雖然沒有香港的一倍誇張,但由於私人樓價帶動二手組屋房價急劇上漲,結果讓當地居民非常不滿,亦令星政府非常頭痛;至於在台灣,台北市去年的私人樓價,是8年前的1.36倍,令當地無樓民眾埋怨政府不力。
星台推遏市政策 僅緩升勢
本港政府在去年及前年,推出降低按揭成數、提高印花稅率、九招十二式等措施,圖壓樓價,被批反應慢,政府又再沒有狠招,官員多次出口術只變成「狼來了」,樓市仍如脫韁野馬。
另一邊廂,台灣、新加坡政府頻頻出招(見表)。如在台灣,2010年台灣銀行調低按揭成數,去年4月開徵奢侈稅,類似本港額外印花稅,非自住住宅若在一年內轉售,須付15%稅率。台北市政府今年又推豪宅稅,亦與民間團體合作興建類似居屋的合宜住宅,今年初開始申請,以7折售予低收入人士。可是台北今年第二季房價仍較去年升7%,民怨未減。
新加坡同樣積極出招,前年推額外印花稅,及後去年尾向外來者埋手,規定外國人或以公司名義買樓者,須付高達樓價10%的印花稅,以打擊炒樓,另一邊廂大幅增加房屋供應,一邊賣地,一邊大加組屋供應。去年上半年新加坡開售1.4萬個組屋單位,較原計劃增加3成,全年更達2.2萬個,是過去10年之冠。
及後,新加坡房價升幅有所減慢,但今年第二季私樓樓價仍較去年上升1.9%,未能平息國民不滿,故政府早前預告,將會再出招遏抑俗稱「鞋盒」的小型單位樓價。
入市兩大迷思 買樓前三思
梁振英一次過推出十項穩定樓市措施,可見其決心,但是效果如何,能否協助中產置業,尚未可知。但即使短期有效果,能紓緩樓價,又是否等如要飛撲「上車」?其實,無論升抑或跌,市民置業前也須考慮清楚。若為樓瘋狂,是否也有代價要付上?無論之後升或跌,買樓動輒要揹樓債十幾二十年,是否也值得先花一點時間,想想社會一直存在的買樓迷思:
30歲前要置業?
不少80後、90後年紀輕輕,甫畢業、工作數年已盼盡早置業,但其實外國首次置業年齡不低,如德國和日本,首次置業者平均年齡42歲,英國也有37歲。
買樓一定好過租樓?
社會普遍也認同買樓較租樓佳,不用幫人供樓,但也不是沒有持相反觀點,如日本經濟學家大前研一就提倡市民到市中心租樓,會較在非市區買樓為佳。有內地財富雜誌近日也比較在上海租樓與買樓哪個好,結論是取決於投資能力,若然省下的金錢,即首期、每年供樓與租金差額等,年回報超過5%,租樓便可能更划算。
《富爸爸窮爸爸》作者清崎就一直強調「自住物業是一種負債」,年輕人買樓前要三思,否則以現時按揭合約可長達40年,年輕人30歲「上車」,隨時供到70歲,當真是「長命樓債長命還」。
這情況也曾在日本出現,日本80年代有經濟泡沫,東京附近物業升至天價,正常上班族的薪金難以足夠供樓,銀行惟有將按年期盡量延長至可達80年,出現「三代人供一間屋」的苦況,這是否香港人的未來呢? 
 

外地遏抑樓價政策。


三角債復燃 恐掀企業倒閉潮

<轉載自2012831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北京觀察撰文: 林美芬>  
在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和樓市調控下,消失了二十多年的三角債問題有捲土重來的迹象。
新三角債問題已引起國務院的高度關注,並批示銀監會、商務部、發改委、住建部、國資委、人民銀行調等相關部委,對三角債問題進行摸底。
新危機擴大 涉政府銀行國企
據內地《經濟參考報》報道,從工信部摸底的情況看,「三角債」問題在不同行業不同程度存在,並有進一步蔓延擴大的風險,其中機械製造、煤炭、鋼鐵行業的企業債務問題較為突出。
所謂「三角債」,在20多年前主要是國企之間的拖欠,但是,當前出現的三角債比當年更複雜,是企業間貸款、銀企間信貸、政府與銀行、政府與企業之間款項支付等,相互拖欠所產生的逾期應收債務鏈。上一次債務危機以國有企業為主角,但此輪新的三角債危機涉及地方政府、銀行、以及包括國企、私營企業等各種類型企業。
當前內地企業間帳款相互拖欠的問題又多嚴重?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截至2012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帳款78,31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5.4%,這相當於7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63.88萬億元的12.26%。這說明,企業「三角債」的風險不斷積累形成。
1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6%,但是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2.7%,其中,7月份的利潤更下降5.4%,降幅比6月的1.7%擴大3.7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利潤同比卻在大幅下降12.2%。此外,收入增幅比應收帳款增幅低4.9個百分點。
經濟弱樓市熱 寬信貸導火綫
今年以來曾多次傳出裁員30%的內地機械企業龍頭企業三一重工,是其中一個受到三角債拖累出現資金困局企業。今年一季度末,三一重工應收帳款達到了201.23億元,較年初增加88億元,增幅達78%,但公司帳面貨幣資金僅68.93億元,較年初減少了33.5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0.29%。同期,公司應付帳款達到76億元,較期初增加了35億元,這是典型的「三角債」現象。
外需疲弱、經濟增速急速放緩,以及樓市調控的疊加效應,是引發此輪新三角債的直接導火索,而源頭是過去10年各地片面追求GDP增長速度,以及08年底4萬億刺激投資方案和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和信貸。為大型基建項目的大趕快上融資,地方政府承擔了強大的還本付息壓力,形成地方債務危機。
國家審計署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債務達到10.7萬億元,當中大部分是在09年和10年產生的,而今、明兩年是地方還貸高峰。由於地方財政過度依賴賣地收入,樓市調控令不少地方出現財政困難,並拖欠企業工程款項,地方政府成為此輪新三角債的重要源頭。
據估計,各個政府融資平台拖欠的項目工程款在30%以上,由此推算,僅政府融資平台引發的「三角債」就可能在3萬億元以上。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鵬博士日前發布的2012年半年報顯示,本期公司營業收入約11.77億元,而應收帳款餘額約6.02億元,欠款客戶包括了眾多的政府部門或企事業單位。
企業的債務壓力已傳導致銀行,7月末,溫州地區的不良貸款率上升到2.85%。事實上,長三角不少無力償還貸款和擔保金的企業老闆外逃,浙江省近期出手營救浦江一家負債包裝業小企業,目的就是防止因爆發生新一輪的企業破產潮。
「無數角」欠債 勢拖累經濟
虛假抵押、相互擔保、房地產投機、高息拆借等形成新一輪三角債。三角債死灰復燃,經濟下行引發的各個行業企業資金鏈都在斷裂,這種斷裂最終將波及到銀行信貸,不排除引發金融風險。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到90年代初,內地曾經發生過嚴重的三角債問題,當時企業「應收而未收帳款」規模幾乎佔了信貸總額三分之一。為了防止三角債蔓延,朱鎔基臨危受命負責解決三角債問題,19919月,中央政府在全國展開了清理三角債的行動。到1992年底,國家共注入500多億元資金,採取多種手段才成功化解了三角債問題。
此次的三角債問題,此次出現「新三角債」更加複雜,欠款數額巨大,相互拖欠的已不止三角,而是無數角,而欠債的主角,新加進了地方政府,被拖欠的還涉及銀行等金融機構。
三角債死灰復燃的現象,反映內地經營環境在惡化。在「三角債務鏈」下,企業破產或出走逃債,都可能引發骨牌效應危機,造成大量工業企業倒閉,拖累工業和經濟,對內地經濟和金融風險不能忽視,也說明內地的經濟發展模式必須改變。因此,內地必須積極解決問題,以防止三角債問題的擴大,並演變成為經濟金融危機。

自由行大軍掩港 貪快錢種禍

<轉載自2012831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另眼看新聞撰文: 區家麟 資深新聞工作者>  
前陣子,在深圳工作的江西朋友,來香港自由行,她們住佐敦賓館200元的床位,把握時間四出搜購,海洋公園迪迪尼玩足兩天,最後臨時加碼多留一晚,盡興而歸。
香港亂中有序 內地客欣賞
問她們,不覺得香港擠迫嗎?「不,大陸更擠。」香港空氣污染啊!「不,大陸更污染。」香港熱得要命啊。「不,南昌更熱!」這是她們首次「出國」,目睹香港市容整潔、亂中有序、一切有規有矩。
近月在郊野公園遠足,碰到不少自由行旅客,他們拿着導遊地圖,以普通話問路,很多香港人不屑一顧的青山綠水,竟有遠方來客花一整天細意漫遊。報載大嶼山的沙灘營地被「貪圖免費」的自由行旅客「侵佔」,試問有旅客寧願每天花兩三小時來回大嶼山,選擇在海旁聽濤賞浪,也不願意睡在佐敦賓館的棺材房,我們應該體諒吧。
一綫之隔 假貨 Vs 購物天堂
自由行大軍迫爆鐵路沿綫大商場,搜刮衣履鞋襪化粧品、零食奶粉衞生巾,我們應該怪誰?趨吉避凶,人之常情。誰叫一綫之隔,一邊是假貨劣貨,一邊是貨真價實的零關稅購物天堂。
內地朋友來到香港,上網不用翻牆、滿街是政治禁書、示威集會是日常生活,自由的空氣,香港人理應不好意思獨享。
小部分旅客在醫院裏隨地吐痰、小朋友在街頭拉屎、在地鐵裏搶座位,成為文化交流的奇觀。農民積習難改,城市人發財立品需要一代人的時間,國家長年重愛國教育多於德育,人民公德缺失,又能怪誰?
既崇自由開放 何以拒人門外
怪中央政府以「黃禍」淹沒香港嗎?自由行政策下,我的江西朋友本來就可以來香港,但要親身回原戶籍地申領「一次性」通行證;現在能於深圳申請「一簽多行」,變相放鬆了戶籍制度的枷鎖,可憐的國民終於享有基本的出入境自由。崇尚自由開放平等的香港人,又如何拒人於門外?
怪深圳「單方面宣布」放寬自由行嗎?事實是,此乃特區政府與旅遊零售業界的要求,甚至堂而皇之當政績宣傳。還記得往日宣布擴充自由行,高官、業界、傳媒,皆眾口一辭,感激流涕,多謝「中央送大禮」嗎?
只顧經濟利益 小市民付代價
擴大自由行的爭議,詭異地令中產、基層、投共、反共各式人等統一戰綫,口誅筆伐。其實要罵的是香港人自己,我們妄想只要豪客,不要民工;只要你的錢,不要你吐痰,可惜,事不如人意,現實往往殘酷。
只顧經濟增長的特區政府、只顧自身利益的旅遊業界、和吶喊助威,錯用「中央送大禮」的傳媒,一直只見利益,看不到背後的代價。自由行大政策難逆轉,事到如今,如何保障「香港原住民」的生活質素?如何保護特色小店的生存空間?如何減低「輸入通脹」致百物騰貴的禍害?如何減低黑市勞工滲透各行各業?如何令自由行的油水不被舖王業主地產商獨吞而令小市民獨嘗苦果?一切問題,都不易解決,貪小便宜、搵快錢,這就是代價。

日揆親筆信送抵外交部

<轉載自2012831日 明報 中國版>
 
日本傳媒報道,日本副外相山口壯昨日到中國外交部遞交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寫給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親筆信,由中國副外交部長傅瑩轉遞。日方消息稱,野田在信中稱,希望進一步推進戰略互惠關係,不要因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問題而倒退。

美防長下月中訪華

釣魚島爭議升溫之際,中美加強外交互動,繼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定於下周三訪華後,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亦將於9月中旬來訪。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昨在國防例行記者會被問及如何評價美方把釣魚島納入美日安保條約適用範圍,以及日本透露自衛隊對釣魚島作戰計劃,他重申中國軍隊決心維護主權完整,正密切關注日方動向。

台議員擬赴釣島釘門牌

另外,台灣宜蘭縣多名議員計劃在10月初共赴釣魚島,釘上「頭城鎮釣魚島路1號」的門牌。釣魚島在台灣行政規劃中屬宜蘭頭城鎮大溪里管轄。

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盈門旅客衍生新問題 及早對應勿使好事變壞事

<轉載自2012830日 明報 社評>
 
內地旅客來港旅遊,有助市面繁榮和促進經濟發展,不過,香港與內地之間仍有明顯差異,例如,香港工資水平超過內地,來港旅客之中,有人做一些與旅客身分不相符的事,完全有可能。這類人佔整體旅客雖屬少數,政府也應該切實處理,以免事態惡化,激化市民與旅客之間的矛盾。香港近年轉型為旅遊城市,衍生的新問題以往從未有過,政府必須與時俱進,從旅遊城市的角度,思考新形勢新問題。
 
旅遊城市特質 舊思維不能對應

內地旅客所衍生問題,最明顯的有兩個:(1)旅客量大衍生擠佔效應,使本地居民生活受到影響;(2)香港與內地在文化、價值觀以至行為模式等,都存在差異,使港人與旅客出現扞格與矛盾。表面上,這兩方面問題,政府認為可做的不多,只能待隨着時日推移慢慢磨合,不過,若仔細分析,政府仍然有可作為的空間。

例如,本港各類設施,原本為700萬人服務,若走上了旅遊城市這條路,政府有責任增加配套設施,並且透過規劃,其中一途是開發二元市場,使本地居民的生活不致受到太大衝擊。旅遊資源短缺、服務不敷需求,不會因為磨合而消失,反而摩擦愈多,愈容易激化和深化矛盾,政府須有具體作為對應。

至於兩地的文化衝突,折射在港人與內地的扞格,透過增加設施可以稍為消減,但是,政府在消弭文化衝突也有角色。例如,較早前所謂蝗蟲論,表面上議題淡化了,不過未徹底消失,現在只是蟄伏下來,等下一波爭議再提出來而已。政府在這方面,設若透過旅遊發展局,組織或開展一些旅客與市民的交流活動,對增進雙方認識和了解,一定有幫助;另外,政府可以委請本港與內地專家學者研究相關議題,提出建議,作為制訂政策的參考。

政府要認識到,香港已經蛻變為旅遊城市,所面對問題與以往大不一樣,特別是每年數以千萬計內地旅客視香港為蒐購市場,他們為香港帶來龐大收入,但是有利必有弊,政府不能按以往思維對應旅遊城市的新局面,必須以新思維對應,要有預見力,在供應方面不滯後,避免好事變壞事。

曾蔭權
政府由2005年以來,就香港發展為旅遊城市、香港市場向全國開放的過程中,在增加供應和配套設施都乏善足陳。例如,醫療系統爆煲和樓價飈升等,市民都歸咎內地孕婦迫爆醫院、內地人士「買起」樓市所致,其實,根本原因是曾蔭權政府的錯誤土地政策,使香港出現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的局面。梁振英政府切勿重蹈覆轍,必須制訂恰當的土地房屋政策,不但要為解決中產人士置業難而謀,也要顧及旅遊城市的特質,提供土地增加設施,例如鼓勵興建更多酒店等,以保持競爭力。

除了擠佔效應和文化衝突,內地旅客還衍生一些法律問題。旅遊發展局主席田北俊不贊成深圳擴大自由行,他認為新增的410萬名可以「一簽多行」深圳非戶籍居民,並非真正旅客,他反而擔心因此助長黑工來港從事洗頭、裝修、按摩及走水貨的情况。田北俊這個擔心有的放矢,因為深圳非戶籍居民有高層管理等高收入人士,不過,更多是從全國各地到深圳打工的民工,他們收入不多,若來港消費,不應遭到抗拒或歧視,若他們來港從事與旅客身分不符的誘因亦不小,即使數量相對只佔少數,政府仍然要認真看待。

旅發局
的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來港而不過夜的內地旅客,上升超過兩成,情况或許與本港酒店價格過高有關,但是新界北區,例如上水的水貨客,在「不過夜」旅客中佔多大比例,政府應該了解有關情况。水貨客已經成為上水一景,當區居民生活受到影響。水貨客不應當作一般旅客,政府宜與深圳當局合作掌握他們的情况,在保障北區居民利益的大前提下,以恰當措施處理,若政府從規劃上分隔上水居民與水貨客,則水貨客帶來的商機就可善加利用,帶動北區經濟發展。

新工種黑工較隱蔽 政府仍須防微杜漸

過去內地來港黑工,多在地盤、餐廳等場所工作,能見度高,容易被舉報,不過,近期內地來港黑工的工作變得較隱蔽,據田北俊透露,有從事洗頭、裝修、按摩,未經證實的還有修甲、補習,甚至家庭傭工等工種。這些新工種黑工,大多一對一提供服務,據知他們收費低,在港極具競爭力。政府強調黑工未因為自由行而增加,這是就被拘捕數字而言,然而,新出現的問題是新工種黑工難以被揭發,深圳更多人可以「一簽多行」,黑工情况會否惡化,值得關注,政府切勿不聞不問、後知後覺。

若有朝一日,香港因為經濟周期而失業率上升,揭發內地黑工竟然在港遍地開花至成行成市,則港人與內地人的衝突,可能會是另一個層次了,所以,政府不應等閒視之,事實上,內地旅客若拿着「一簽多行」來港工作,已經觸犯法律,政府有責任制止和杜絕犯法情事。
Editorial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Influx of Mainland Visitors
 
VISITORS from mainland China can help promote Hong Kong's prosper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government must keep up with the times and attend to new problems as the situation changes, bearing in mind that Hong Kong is quickly turning into a tourist resort.
 
There are two obvious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influx of mainland visitors. First, the vast number of visitors is certain to have a displacement effect, affecting Hong Kong residents' daily lives. Seco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mainland in culture, social values, and standards of behaviour, which is likely to lead to conflicts between local residents and the visitors.

To begin with, Hong Kong's facilities are designed for a population of seven million. If Hong Kong is to become a tourist city, the government must make sure that there is a corresponding increase in facilities, and plans must be made to insulate Hong Kong people as far as possible from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influx of mainland visitors. One possible way to do so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ual market system. When resources and various services in a tourist city are found inadequate, conflicts between local residents and visitors are likely to get more serious.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concrete action to prevent this from happening.

As for the solution of cultural conflicts, it will definitely be helpful if the government can, through the good offices of the Tourism Board, organise or launch some cultural exchange activities to promote better understanding between mainland visitors and local residents. The government can also invite scholars and experts, from both Hong Kong and the mainland, to study the issue and make proposal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policies in this respect.

The government must recognise the fact that Hong Kong is developing into a tourist city, and the problems we face today are vas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past. Th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mainland visitors who come to shop in Hong Kong mean huge revenues for us, but there is also a downside to that. To cope with the new situation, the government must be prepared to think outside the box and look ahead.

Tourism Board chairman James Tien Pei-chun is against Shenzhen's relaxation of travel restrictions, worried that this would encourage more mainlanders to come and work illegally as hair shampooers, renovation workers, masseurs, and parallel traders. Tien's worries are not unfounded. Most of those who go to work in Shenzhen from other parts of China are not highly paid. Of course, if they come to Hong Kong as consumers, they should not be discriminated against. However, it is likely that some will be strongly tempted to come and engage in activities that visitors are not supposed to engage in. The government must take this seriously even if such people constitute but a minority of the mainland visitors.

Today, parallel traders have become an established feature in Sheung Shui, and the daily lives of the locals are adversely affected. Parallel traders are unlike other visitors. If the government can, through proper planning, separate their shopping activities from the locals', th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provided by the traders can be harnessed to develop the local community economy in the North District.

In the past, illegal workers in Hong Kong often work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and in restaurants, where they could be easily spotted and reported to the authorities. However, according to Tien, they have now become less detectable since they are engaging in new types of work, providing service mostly on a one-to-one basis as shampooers, renovation workers, or masseurs. As they charge rather low fees, they prove highly competitive. The government must take effective action against them.

明報社評
2012.08.30﹕盈門旅客衍生新問題 及早對應勿使好事變壞事

內地旅客
來港旅遊,有助市面繁榮和促進經濟發展,不過,政府必須與時俱進,從旅遊城市的角度,思考新形勢新問題。

內地旅客所衍生問題,最明顯的有兩個:(
1)旅客量大衍生擠佔效應,使本地居民生活受到影響;(2)香港與內地在文化、價值觀以至行為模式等,都存在差異,使港人與旅客出現扞格與矛盾。

例如,本港各類設施,原本為
700萬人服務,若走上了旅遊城市這條路,政府有責任增加配套設施,並且透過規劃,其中一途是開發二元市場,使本地居民的生活不致受到太大衝擊。旅遊資源短缺、服務不敷需求,容易激化和深化矛盾,政府須有具體作為對應。

至於兩地的文化衝突,政府在這方面,設若透過旅遊發展局,組織或開展一些旅客與市民的交流活動,對增進雙方認識和了解,一定有幫助;另外,政府可以委請本港與內地專家學者研究相關議題,提出建議,作為制訂政策的參考。

政府要認識到,香港已經蛻變為旅遊城市,所面對問題與以往大不一樣,特別是每年數以千萬計內地旅客視香港為蒐購市場,他們為香港帶來龐大收入,但是有利必有弊,必須以新思維對應,要有預見力。

旅遊發展局主席
田北俊不贊成深圳擴大自由行,擔心因此助長黑工來港從事洗頭、裝修、按摩及走水貨的情况。田北俊這個擔心有的放矢,因為從全國各地到深圳打工的民工,他們收入不多,若來港消費,不應遭到抗拒或歧視,若他們來港從事與旅客身分不符的誘因亦不小,即使數量相對只佔少數,政府仍然要認真看待。

水貨客已經成為上水一景,當區居民生活受到影響。水貨客不應當作一般旅客,若政府從規劃上分隔上水居民與水貨客,則水貨客帶來的商機就可善加利用,帶動北區經濟發展。

過去內地來港黑工,多在地盤、餐廳等場所工作,能見度高,容易被舉報,不過,近期內地來港黑工的工作變得較隱蔽,據田北俊透露,有從事洗頭、裝修、按摩。這些新工種黑工,大多一對一提供服務,據知他們收費低,在港極具競爭力,政府有責任杜絕。

兩地矛盾深 反自由行主因

<轉載自2012830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港是港非 撰文: 沈帥青>  
深圳約410萬名非當地戶籍居民,將可申請「一簽多行」來港,港人反應強烈,仿如大軍壓境,批評內地旅客「迫爆」香港,但旅遊業界卻又稱配套足夠應付。究竟是實際配套受不了,還是港人心理受不了?
內地客湧港,無可否認會對本港社會設施造成壓力,但兩地矛盾也造成心理上的吃不消!
內地公安局放寬自由行安排,讓非深圳戶籍居民申請一簽多行,毋須再返回戶籍所在地辦理證件,便可一年內無限次往返香港。措施可刺激經濟,但也刺激了港人神經,多個團體昨日到政府總部示威,有北區市民指自由行推高物價。不過,旅遊業議會則表示,今年有不少酒店新房間落成,相信可應付得來。
搶奶粉爭床位 陰影揮之不去
其實,不滿來了太多旅客而影響當地民生,甚至要求限制旅客人數的情況,在外地也有發生(見表),例如在威尼斯,每年湧入2,000萬名遊客,當地居民忍受不了物價升高、人多擠迫,遂於旅遊旺季暫離水城或搬走,常住人口由50年代的17萬人,降至現在不足6萬人!09年當地政府曾建議,限制只讓已預訂當地酒店遊客才可入城,又考慮向遊客收取入城費,可見不是旅客多便必然叫好。
為加強保護,在一些古迹名勝設人流限制無可厚非,但若作為旅遊城市的香港,抗拒有更多內地遊客來港,原因是配套不能承受?還是心理因素居多?
理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助理教授陳永傑指出,從國際研究看來,一個旅遊城市對遊客人數的承載能力有多少,往往不是客觀的配套問題,而是當地人的主觀感受問題。他解釋,以410萬人符合資格計算,或約一半人申請,而部分人會來港多於一次,結果可能是每日約1萬人,預計本港硬件上應可承受。他認為,港人不滿,更大程度是源於心理感受的問題。
事實上,自由行03年推出以來人數不斷增加,最初幾年蜜月期,大家多只看到由此帶來的經濟利益,但之後伴隨而來的,是愈趨激烈的兩地文化衝突:
˙2011年初,不少本港父母為買一罐奶粉,走遍全港大小藥房,弄得狼狽不已,轉頭卻看見內地客買走一箱箱奶粉,紛紛怒哮「我們的奶粉都被搶光了」!
˙自由行中,還有一班來港生產的內地孕婦,與本地孕婦搶床位,在港誕下的子女可獲得居港權,與港人同享教育、醫療、房屋等福利,造成港人有「被侵奪」感覺。
˙部分內地客不文明及不衞生的行為,如內地客讓孩子在商場走廊大小二便、內地小童在港鐵車廂內吃點心麵而與港人掀起罵戰、北大教授孔慶東罵港人是狗等等,均加深了中港矛盾,蝗蟲罵戰便是由此爆發的文化衝突。有港人更以「淪陷」形容,指受不了銅鑼灣、油尖旺等購物區,以及商場店舖滿眼內地遊客,聽到的都是普通話,放假也盡量避開不去了。
中港矛盾,需要長時間磨合,非一時能夠解決,但陳永傑就指出,部分觀感問題有辦法紓緩,例如開發更多購物點,分散內地遊客到各區,避免遊客只集中到廣東道、銅鑼灣等地區,現時港人在廣東道,只見內地人比港人多,感受當然不佳。
硬件配套外 勿忽略港人感受
香港是中西薈萃的旅遊城市,對外地文化不陌生,自由行帶給香港經濟利益,但帶來的問題遠不止旅遊硬件配套,也令港人形成對文化入侵的危機感。當全球也在吸引內地客前往消費,香港也不例外,但放寬自由行之餘,政府也要關注港人的心理抗拒問題,否則中港文化衝突又會一觸即發!

外地限制遊客數目例子。
 

近年訪港旅客數字。

美公然偏袒 日有恃無恐

<轉載自2012830日 明報 中國版>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9月初將短暫訪華,期間將談及中日釣島問題,引發外界關注。不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努蘭(Victoria Nuland)昨日以日本的名稱「尖閣諸島」(The Senkaku Islands)稱呼釣魚島,又重申釣魚島適用美日安保條約,新華社發稿反駁美國「公然偏袒」日方。
 
希拉里下月訪華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前日宣布,希拉里應邀將於94日和5日訪華。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對本報表示,相信希拉里主要談的還是中美關係,但由於希拉里三番兩次說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給中日關係帶來很大麻煩,導致日本有恃無恐,強硬處理釣島問題。劉預測,中方會在該問題上向希拉里強調中方立場,他又指,萬一中日關係失控,美國也會深受其害,主權問題也有可能令日本和韓國關係也會「搞砸」。

「中日關係失控美亦受害」

美國務院發言人努蘭當地時間周二透露,希拉里訪華期間將重申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並重申釣魚島適用美日安保條。當有記者詢問美國對釣魚台的稱呼時,努蘭翻了資料後首次公開承認,在釣魚台問題上,美國官方使用的名稱是「尖閣諸島」而非釣魚島,但又說不在島嶼歸屬上採取立場。

新華社昨日發出評論文章批評美國在亞太地區「頻頻設局」,在領土、領海分歧問題上做文章,公然偏袒日方。文章指出,「在中日關於釣魚島問題上,美國非但不出來澄清真相,反而宣布釣魚島是《日美安保條約》適用對象。中日釣魚島問題持續發酵之際,日美還不合時宜地展開島嶼防衛演練。」

釣島「三不」 專家:華接受日國有 不登島不查資源不建築

<轉載自2012830日 明報 中國版>
 
日本媒體透露,中國政府將向日本政府提出釣魚島的「三不」政策,即不登島、不調查資源和不在島上建任何建築。這一消息引起網民不滿,指中國就自己的領土向日本「提條件」。有中日關係專家解讀指出,中國提出這一要求,等於是已經接受釣魚島將被日本「國有化」的行為,嘗試最小化對雙邊關係的傷害。
 
網民:向日本軟化低頭
 
日本時事通信社報道,多名中國負責對日外交的官員透露,中國將對日本政府提出解決問題的「三不」原則。一是不登島,二是不在島上進行任何資源或環境的調查,三是不在島上建任何建築。報道引述日本東海大學教授葉千榮指出,中國雖然不承認野田內閣或東京都「購買」釣島,但深知若東京都購島成功,知事石原慎太郎將會展開觀光、調查和建造設施等改變現狀的舉動,日本中央政府無權干預。此時,中方所提的「三不」原則也無法實現。
 
消息在內地網絡引起網民普遍不滿,騰訊網上有網民評論指,提出「三不」要求是對日本的軟化和低頭,就本國的領土向他國提要求。有評論說,提此要求等於讓釣魚島成為「沒有主權爭議」的地區,若干年後必歸日本。
 
好過落入右翼手中
 
長期研究中日關係的台灣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林泉忠向本報表示,中國雖然會口頭上強烈反對東京的購島計劃,也希望釣島的現狀不要有任何變化,但心裏深知日本國內強大的政治壓力下,野田內閣在提出了購島計劃後,不可能中途擱置行動。加之相比於釣島落入東京右派政客石原手中,中方認為,即使釣島被「國有化」,若日方仍能恪守「三不」政策,仍能接受這一變化。
 
林表示,中方提此要求,也是因為看到日中央政府在釣島問題上的克制。他表示,釣島上原來有日本人的柴魚工廠,但戰後日本為了減低與中方摩擦,將釣島變成無人島,此後也沒有對島內和附近海域海底進行資源開發。
 
專家:暫承認受日控制
 
國務院參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對本報表示,不能因此將中國立場看為示弱為存在矛盾,畢竟中國對釣島的主權要求不會改變,但須承認釣島目前被日本控制。「若只提對釣島擁有主權,不提其他要求,並不能支持釣島的主權要求」,中國堅決反對實際控制者日本進一步強化對釣島的非法佔有,有助於解決釣島問題,也符合實際情況。他說,東京右翼勢力希望購島,但日本中央政府沒有支持東京的購島計劃,且一再拒絕東京的登島要求,可見中國提出「三不」,有助於日本抑制國內改變現狀的行動。

「保釣害國論」大謬

<轉載自2012830日 都市日報 欄名:都市博客 作者:郭一鳴 資深傳媒人>

保釣運動數十年堅持不懈,向全世界表明,釣魚島是中國領土,釣魚島不回到中國懷抱,全球華人決不罷休。韓曉清不可能不了解保釣運動的歷史背景,卻給保釣扣上「害國」的罪名,實在令人費解。
 
《人民日報》海外版屬下的《日中新聞》社社長韓曉清發表文章,題為《認真反思日中關係 冷靜評判香港保釣者行動香港保釣者登陸釣魚島,是愛國,還是害國?》,韓文不僅徹底否定保釣行動的意義,更對保釣行動扣上「害國」的帽子,筆者對此不敢苟同。
首先,香港的保釣行動,是始於七十年代初在歐美各地風起雲湧的華人保釣愛國運動的其中一個組成部分,1972年美國私相授受將釣魚島管治權移交給日本政府,激起全球華人憤怒,在歐美、台灣和香港都掀起保釣愛國運動,而處於冷戰時期的兩岸政府基於種種原因,未能讓釣魚島回歸中國管治,釣魚島主權問題爭議一直延續至今,而保釣運動也一直未有停止,1996年香港保釣人士陳毓祥更為保釣獻出寳貴生命,國旗蓋棺一刻,英雄浩氣長存。保釣運動數十年堅持不懈,向全世界表明,釣魚島是中國領土,釣魚島不回到中國懷抱,全球華人決不罷休。韓曉清不可能不了解保釣運動的歷史背景,卻給保釣扣上「害國」的罪名,實在令人費解。

其次,從效果而言,保釣行動作為民間行為,對日本當局非法管治釣魚島表示抗議甚至衝擊,中國政府如果妥善處理,從某種意義上可作為中國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與日方角力的籌碼,日本首相野田剛致親筆信給胡錦濤主席,外界普遍解讀這是野田在釣魚島局勢進一步緊張形勢下,為打破內外交困局面,被迫採取務實態度,主動對華示好,香港保釣人士登島行動,顯然是促成野田面對現實主動示好的因素之一。


更重要一點是,韓文指摘保釣人士「一次又一次觸動日中兩國人民的神經,一次又一次挑戰兩國人民的忍耐底線」,這完全是不顧事實甚至是顛倒黑白的說法。就以這次釣魚島局勢緊張為例吧,難道不是東京都石原慎太郎先搞買島鬧劇,野田當局又出招要把釣魚島國有化,才激起香港保釣人士怒不可遏?難道韓曉清看不到野田政府積極配合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圍堵中國,才導致中日關係陷入困境、釣魚島局勢劍拔弩張?真正觸動兩國人民神經和挑戰兩國人民忍耐底線的,是石原慎太郎和野田佳彥,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保釣人士何罪之有?


韓文指出,日中兩國關係在各方面存在更大的合作和互利空間,特別是日本的資金和技術,曾經以及仍然對中國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釣魚島主權問題不是中國現階段的最大利益,筆者對此表示贊同。但無可否認的是,釣魚島是中日關係最敏感的一環,要令中日關係發展重拾正軌,必須為目前釣魚島局勢降溫,而解鈴還須繫鈴人,野田必須阻止東京都買島鬧劇和所謂國有化的一切試圖改變釣魚島現狀的舉動,而不是本末倒置要求香港保釣人士放棄愛國訴求。

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

陸資赴台買房 總量將設限

<轉載自2012829日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據《中國時報》報道﹕開放陸資赴台購置不動產剛滿10年之際,內政部重新檢討現制,計劃設置總量管制,考慮對社區大樓買進比例設置門檻,並規劃個別都會或區域買賣量擬訂上限。內政部官員指出,全案正委由住宅學會研究,將於年底前提出報告。

據官員透露,之前房巿好時,曾有陸資申請買進一整棟大樓,當時雖然無總量管制,但經跨部會研究後,決定駁回。根據地政司統計,陸資赴台購屋者,多為陸配等自然人,「民眾離鄉背井,希望住在附近,相互有個照應,十分正常,但在國安考量下,陸資一棟棟買,群聚在一起,並不適當。」

為避免類似情況發生,內政部研擬對陸資買進社區大樓比例設限,另外也考慮個別都會或地區設置交易量上限,如明定台北巿交易總量設限,或是就北部、中部、南部等不同區域設置門檻。除了總量管制,現制中,陸資購置台灣不動產3年不能移轉的規範也考慮延長,部分學者與立委建議拉長為5年。

此外,以假資訊、不實資料進行交易,擬引進國外經驗,制訂罰責,如新加坡、韓國即針對外國人購置不動產,若涉不法,可處以刑責,最高處以兩年有期徒刑。

政大教授張金鶚指出,目前陸資赴台購買房地產的法令太過寬鬆,加強管制是有必要的,以免部分業者打著陸資名號炒房。內政部長李鴻源不諱言,內政部正著手檢討陸資在台購屋相關規定,已召開過兩次會議,不過,相關方案須經過跨部會研商後才會定案。

據內政部統計,2002年開放陸資赴台購置房地產至去年底止,全台總交易共50件,總交易額約5.29億元,不過,今年光是前二季,總交易件數就達21件,交易額約3.6億元,不論成交件數、金額皆較往年大幅成長。有趣的是,陸資赴台購屋,最青睞地區不是台北巿,排名第一的是台中巿達17件,其次是高雄巿16件,第三名是擁有國際機場的桃園縣,約13件。

過去幾年巿場上即不斷傳出陸資想買進整棟大樓的消息,曾有業者指出,有陸資想買台北巿尚未推出的豪宅,並探詢買整棟可給多少優惠折扣。住商不動產董事長吳耀焜表示,大陸像是溫州商人等就很會做生意,不論農糧、房地產、大宗物資,只要有賺頭,就會團購投資,買進整棟不動產再反手賣出,賺取差價十分常見。但台灣因法令較嚴,陸資買進數量相對有限。

兩岸海上搜救演練明舉行

<轉載自2012829日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2012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將於30日在台灣海峽的廈門、金門海域舉行。

本次演練的主題是「強化搜救合作、共建平安海峽、維護兩岸三通、共創兩岸雙贏」。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中華搜救協會、廈門市政府、金門縣政府及海峽兩岸海上搜救相關部門將共同執行此次聯合演練。

據了解,此次演練首次模擬兩岸直航客機遇險,並碰撞兩岸直航客船,導致作業漁船傾覆等多個場景,將更加契合兩岸「三通」開啟後紛繁複雜的兩岸海空大交通應急保障的需要。據統計,近年來,海峽兩岸海上搜救部門在海上搜救方面的合作層次不斷提升。

催婚成效有限 單身權益抬頭

<轉載自2012829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港是港非 撰文: 沈帥青>
不結婚成為潮流,全球單身族人數愈來愈多,獨身是一種生活選擇,各地政府雖擔心不婚令人口老化問題惡化,但迫婚催生不成,也開始正視單身族的權利,如放寬公共政策予單身人申請,香港的單身族權益,又會否抬頭?
英國《經濟學人》早前報道,全球各地單身族急增,愈發達的國家,不婚人數愈多,又引述數據指至2020年,全球將增加4,800萬名單身族。誠然,單身人數上升已是全球趨勢(見表),愈來愈多人不願結婚,在歐洲被稱為「軟革命」,因為這生活的選擇會逐漸改變社會。
不婚潮流難逆轉 政策需配合
例如在日本的麥當勞、連鎖咖啡店等,單人座位已經愈來愈多,就連在台灣,有商人表示近年賣西瓜也要切開一片一片售賣,減少分量,以迎合單身族;被譽為單身之都的柏林,有超市定位為「單身超市」,針對單身為主的客源,貨品包裝分量小巧,魚也切片售。
其實,各國政府近年均推出不同措施,鼓勵國民結婚生育,藉此穩定社會,以及應付迫在眉睫的人口老化危機。可是,不婚潮流始終難以逆轉,單身族人數愈來愈多,對於一直以來的社會制度或政策,難免造成求變的壓力,因為過往傳統上,家庭及婚姻都被視為社會的基本單位,不少政策都是有利於已婚家庭或鼓勵婚姻締結,但現時明顯不是這回事了,面對着愈來愈多的單身人士,政府還可以不理他們的需要嗎?
在新加坡,由政府興建的公營房屋組屋,現時只有合組家庭者才可以購買一手組屋,令當地單身族不滿被「歧視」,加上執政黨在去年的國會大選中得票率大跌,結果總理李顯龍在日前的國慶群眾大會上表示,明白單身人數增加,以及他們對住屋的關注,政府將探討讓單身人士可直接向政府購買組屋,以換取單身族的掌聲。
在台灣,新北市已為單身族提供租金補貼,並有設立網站讓單身族可以配對同住者,配對成功每月可領2,400台幣(622港元)租金補貼,最多可領取12個月。
法國是歐洲結婚率最低的國家之一,2004年每1,000人只有約4人結婚,但法國早年已有保障不婚同居者的法例——「緊密關係民事協議」,保障他們在納稅、可享福利和所生子女所享的權利,即使法律上是單身,但權益與已婚者一樣。
全球湧現單身族,本港也不例外,根據統計處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2049歲的適婚年齡人口中,未婚男性的比例由10年前的39.3%,升至46.8%;女性也由34%,升至38.8%
資助單身族上樓 按年齡設限
而本港面對高樓價問題,單身族訴求最強烈的,相信是房屋資助,事實上,港府也有回應這訴求,將推出的置安心計劃中,擬撥出一成配額予單身人士,新居屋也將研設單身人士配額。
這固然可令單身人士拍手掌,但卻也衍生了另一議論︰一個單位售予單身族只惠及一個人,但若售予家庭,受惠人數至少兩人,是否較符合資源分配原則?單身族也有不同的年齡,剛出來社會的單身人士,其住屋需要又是否與40歲、結婚機會較低的單身族一樣?
香港或可參考外地,在單身人士可申請的項目中,加入年齡限制,避免新畢業生、年老單身族也同樣申請購買資助房屋,例如台灣政府近年推行的住宅補貼,單身人士可申請,但必須年滿40歲。新加坡的單身人士現時可購買價錢較高的轉售組屋,但購買者也必須達到35歲。這些措施,可讓年紀較大的單身族首先受惠,但也會招致年輕單身族的不滿。
事實上,也有評論指,若政府在政策上放寬對單身族的限制,好像是變相鼓勵不婚,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許文遠,今年3月也曾稱會設法為單身者提供更多援助,但前提必須是不影響新加坡提倡婚姻的價值觀。
面對必然出現的龐大單身族,港府在調節社會政策時,也無可避免將單身者利益納入考慮範疇,但卻要思量如何才不會造成更多人選擇單身的反效果。

各地單身人士統計。

擴自由行惹反彈 莫因噎廢食

<轉載自2012829日 經濟日報 社評>
面對民間對擴大自由行的反彈,特首梁振英昨指會控制入境人數,以紓市民對社會超負荷的憂心。開門迎客是香港長久以來成功關鍵,港府有責做好各種配套,減低自由行對民生的負面影響,免將好事辦壞,錯失發展空間。
配套落後形勢 市民恐超負荷
京津滬深穗渝等六個內地城市,上周宣布開放一千四百萬名非戶籍居民赴港旅遊。港人憂慮如此大量內地客湧港,香港恐吃不消,社會遂湧現反對聲音。惟港府到了昨天才匆忙解畫,顯然落後形勢。
惟市民憂慮恐不適切,因新增一千四百萬名內地客有資格赴港遊,並不等於他們都會同時湧港,且自由行行之有年,中港兩地對客流亦非全無控制。港府若與內地政府加強協調,應可避免「迫爆」香港。
平情而論,三年後落實自由行,確拉動本港跳出金融風暴與沙氏陰霾,並創造大量旅遊業相關職位,尤其對助中下層市民就業貢獻極大。且在目前環球經濟不景下,本港經濟展現韌性,部分亦因內地客赴港人數仍呈高增長,為支撑本港經濟提供助力。
然而,自由行的好處並非每個港人都直接受惠,其副作用卻是每位市民都要共同分擔,如內地客所帶來的文化衝突、搶購民生用品、搶高商舖租金與物價等,着實影響港人生活。
正因本港的承受力已現超負荷苗頭,市民對再大擴自由行難免反彈,甚至要求叫停。惟此實是因噎廢食,當全球各國極力爭取更多內地客,香港豈能推走眼前機遇?本港要面對的問題,不是要不要擴大自由行,而是怎減輕衝擊。
箇中關鍵,就是要做好硬件配套。近年本港缺乏新的旅遊基建,僅有的郵輪碼頭亦一拖再拖。反觀其他競爭對手如澳門與新加坡,不斷有新的規劃與具體項目落成。本港有需要在交通、酒店、景點、購物區等規劃急起直追,既擴容也分流,在增加吸引力與接待能力的同時,亦減少對市民影響。
香港吃四方飯 莫將好事辦壞
惟配套硬件難一蹴而就,故短期內港府有責任做好監察角色,關注自由行再擴大對香港各方面的影響,與中央和地方政府做好協調工作,控制赴港人流;也要做好本港內部的交通、出入境等資源調配,緩減衝擊。
前任政府顯然未做好上述工作,新政府就更不可再落後形勢。本港要有更大發展空間,與內地加強交往勢所難免,港府必須擔起領導角色,凝聚市民共識,做好旅遊業以助本港發展,而非削足就履,關門趕客。

彈丸之地百川匯聚 Happy problem困擾香江

<轉載自2012829日 明報 社評>
 
內地宣布6個城市非戶籍居民來港旅遊毋須回原居地辦證,特別是深圳410萬非戶籍居民可以辦理「一簽多行」,使內地潛在來港旅客,一下子多了約1400萬人。這幾年,內地旅客來港持續增加,市民生活已經受到影響,內地再放寬自由行,許多人都認為香港不可能接待那麼多旅客,擔心整體質素會進一步變壞。來港旅客之多,確實在挑戰本港的承受力,不過,就一個旅遊城市而言,出現旅客摩肩接踵、聯袂成蔭景况,應該是夢寐以求的事,然而,承受力仍然是現實問題,政府應該雙管齊下,一方面與內地密切合作,適度調節旅客數量,另一方面要提供足夠配套設施,讓旅客得到物有所值服務的同時,市民生活質素不會被拖低。
 
市民生活受擠壓 對「旅客大軍」有怨懟

這次6個城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州和深圳)放寬自由行,其實是內地一項便民措施,讓非戶籍居民毋須返回原居地辦理出境證件,香港是這項便民措施適用地區之一,並非內地刻意放寬來港自由行。事實上,內地旅客對本港所造成影響,不但本港居民有切身感受,內地當局也了解情况,所以,過去一段時間已經沒有增加居民可以自由行來港的城市數目,以免香港吃不消。

2003
SARS重創香港經濟,當時不少人擔心香港一沉不起,此際內地開放自由行,讓部分城市居民自行來港旅遊,成為香港經濟一顆還魂丹,隨着更多城市居民來港自由行,對香港經濟復蘇和持續發展,起到實質推動作用。這個自由行復蘇經濟模式,台灣馬英九政府也在仿效。內地旅客自由行對香港經濟的貢獻,無可置疑,不過,香港各項設施,原來只為約700萬市民設計和提供服務,現在數以千萬計內地旅客不同程度地佔用,所起到擠壓效應,在一些層面已出現喧賓奪主情况,市民不僅感受到,不少人更有怨言。

事實上,市民日常生活都受到大量旅客的影響,例如一些購物熱點已被旅客佔據,本港居民購物因為不夠豪氣,被零售業者冷眼看待;港鐵車廂擠塞,特別假日和長假期為然;至於茶餐廳因為生意好而加價、旅客搶購奶粉和日用品,使價格上漲,也是不少市民的親身體會。職是之故,近年不少市民對內地旅客有抗拒情緒,今次內地的便民措施適用於香港,有團體遂要求政府拒絕這些內地旅客。

香港是一個旅遊城市,理應期望旅客愈多愈好,這樣才生意興旺,經濟活躍,外國不少城市對旅客求而不可得之際,香港卻要閉門拒客,在全球旅遊板塊,可謂咄咄怪事。不少人說香港是福地,就旅遊這一塊,說明香港得天獨厚的優越地位。目前擺在政府、業者和市民面前的問題,並非惆悵不夠生意,而是盤算如何以有限的設施,接待更多旅客,賺取更多收入和惠及香港經濟而已。所以,香港面對的是不一般的問題,而是happy problem,一個使人愉悅的困擾。

強化承受力 盤算為市民 政府要善用旅遊推動經濟

雖然如此,在盡量接待旅客的同時,政府有責任維持高質素服務,保持市民享有的生活質素。按目前情况和旅遊業可預見前景,有5點值得政府注意。

第一,政府要面對和接受香港承受力有限的事實,在各項設施有進展之前,暫時不應再催促內地開放更多城市居民來港自由行,以免出現一些服務爆煲和帶來不可預估的事故。

第二,目前每日來港內地旅客,平均約10萬人,過境通道擠塞,旅客排隊耗時愈來愈長,若要旅客對港第一印象良好,入境過關時間必須適度,因此,過境設施要改善,處理人手要足夠。

第三,政府要規劃適度分散旅客人流。基於購物是內地旅客重點節目,政府可藉規劃,引導發展商在全港各區設立更多大型商場,並且區分一定檔次,讓各類消費能力的旅客有落腳點,減輕目前旅客過度集中少數鬧區,形成人潮擁擠的情况。這個也是發展地區經濟的出路,例如,近年東鐵線的上水等地區,因為內地人士跨境購物日多,區內商業活動已經轉型,這種模式,若引導到西鐵沿線,則天水圍等地區經濟也有望發展起來,可解決天水圍居民長途跋涉到市區上班等問題。

第四,鑑於旅客消費、購物,一定程度確抬高了物價,影響一般市民的生活,房委會應該思考維持旗下商場的傳統商舖,讓商戶在較合理租金下經營,減輕對普羅階層的衝擊。

第五,近年內地人熱中來港買樓、孕婦來港分娩等揭示的問題,反映政府有必要思考制訂政策措施,確保本地居民優先得到服務,方向應該是分隔市場,簡而言之,在一些環節設立「二元市場」,讓本地居民無虞或缺,例如規定永久居民有優先購買奶粉的權利等,以消弭市民對旅客的怨懟和矛盾。
Editorial

HK Plagued by a "Happy Problem"
 
THE mainland authorities have announced that non-permanent residents in six cities will be allowed to visit Hong Kong without having to return to their home provinces to make their applications. Shenzhen's 4.1 million non-permanent residents can even apply for multiple visits. So all of a sudden Hong Kong's potential visitors have increased by 14 million.
 
The relaxation of travel permit rules for the six cities (Beijing, Tianjin, Shanghai, Chongqing, Guangzhou, and Shenzhen) is in fact a measure introduced for the benefit of the mainland people, allowing these cities' non-permanent residents to apply for exit permits without returning to their home provinces. Hong Kong is just one of the areas affected by this policy. The relaxation is not intended especially for Hong Kong.

In 2003, SARS dealt a reeling blow to Hong Kong economically, which left many people wondering whether our economy would ever recover. It was then that the mainland authorities introduced the Individual Visit Scheme, which allowed residents in certain cities to visit Hong Kong on an individual basis, and effectively restored Hong Kong's economic health.

However, Hong Kong's various facilities are designed for the use of about seven million residents only. Now, with tens of millions of mainland visitors sharing these facilities to a greater or lesser extent, Hong Kong residents are feeling that in some respects their entitlements are being encroached upon, and many are not slow to express their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situation. This explains why the mainland's latest relaxation of travel controls has led to concerns about its possible effects on Hong Kong, and activist groups are calling on the government not to accept more mainland visitors.

Hong Kong is a tourist city, and as such should try to attract as many visitors as possible. Only then can we do more business and further develop our economy. It can therefore be said that Hong Kong is faced with a problem we should be happy about.

While trying to entertain as many visitors as possible, the government must see to it that they enjoy good service, and Hong Kong citizens' quality of life should not suffer. There are five points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First,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cognise and accept the fact that Hong Kong's capacity to receive visitors is limited. Before improvements have been made to various facilities, the mainland authorities should not be urged to expand the Individual Visit Scheme to allow more city dwellers on the mainland to come to Hong Kong.

Second, with an average of some 100,000 mainlanders visiting Hong Kong every day, the border crossings are very crowded. The cross-border facilities therefore have to be upgraded.

Third, there must be plans to distribute visitors to different locations. As shopping is a major attraction for visitors from the mainland, the government can through proper urban planning have developers establish more big shopping malls in each and every district in Hong Kong, so that mainland visitors will not flood the downtown areas and make them even more crowded.

Fourth, as tourist consumption and shopping is certain to lead to a general rise in prices and affect the livelihood of the ordinary citizen, the 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 should let the traditional stores in its malls continue to operate at reasonable rents, so that the impact on the grass-roots community may be softened.

Fifth, in recent years, mainlanders have been snapping up properties i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women have been flocking to Hong Kong to give births. This show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troduce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where resources are limited,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Hong Kong residents. For instance, Hong Kong permanent residents should have the priority to purchase milk powder. This can help dispel the public's dislike for mainland visitors and resolve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m.

明報社評
2012.08.29﹕彈丸之地百川匯聚 Happy Problem困擾香江

內地宣布
6個城市非戶籍居民來港旅遊毋須回原居地辦證,特別是深圳410萬非戶籍居民可以辦理「一簽多行」,使內地潛在來港旅客,一下子多了約1400萬人。

這次
6個城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州和深圳)放寬自由行,其實是內地一項便民措施,讓非戶籍居民毋須返回原居地辦理出境證件,香港是這項便民措施適用地區之一,並非內地刻意放寬來港自由行。

2003
SARS重創香港經濟,當時不少人擔心香港一沉不起,此際內地開放自由行,讓部分城市居民自行來港旅遊,成為香港經濟一顆還魂丹。

不過,香港各項設施,原來只為約
700萬市民設計和提供服務,現在數以千萬計內地旅客不同程度地佔用,在一些層面已出現喧賓奪主情况,市民不僅感受到,不少人更有怨言。今次內地的便民措施適用於香港,有團體遂要求政府拒絕這些內地旅客。

香港是一個旅遊城市,理應期望旅客愈多愈好,這樣才生意興旺,經濟活躍。所以,香港面對的是不一般的問題,而是
happy problem,一個使人愉悅的困擾。

在盡量接待旅客的同時,政府有責任維持高質素服務,保持市民享有的生活質素。有
5點值得政府注意。

第一,政府要面對和接受香港承受力有限的事實,在各項設施有進展之前,暫時不應再催促內地開放更多城市居民來港自由行。

第二,目前每日來港內地旅客,平均約
10萬人,過境通道擠塞,因此,過境設施要改善。

第三,政府要規劃適度分散旅客人流。基於購物是內地旅客重點節目,政府可藉規劃,引導發展商在全港各區設立更多大型商場,減輕目前旅客過度集中少數鬧區,形成人潮擁擠的情况。

第四,鑑於旅客消費、購物,一定程度確抬高了物價,影響一般市民的生活,房委會應該思考維持旗下商場的傳統商舖,讓商戶在較合理租金下經營,減輕對普羅階層的衝擊。

第五,近年內地人熱中來港買樓、孕婦來港分娩等揭示的問題,反映政府有必要思考制訂政策措施,確保本地居民優先得到服務,例如規定永久居民有優先購買奶粉的權利等,以消弭市民對旅客的怨懟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