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2年11月1日 明報 觀點版 作者:陳裕豐 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研究助理>
反對政府開設國民教育科的風波,數月來鬧得沸沸揚揚,反國教人士甚至發起包圍政府總部、絕食及罷課等行動。他們反對國教科的態度如此堅決,是因為懼怕此科對學生「洗腦」,或是「政治灌輸」,使學生只是對國家產生情感上的認同,而不會理性地思考,甚至批判國家的所作所為。
「政治灌輸」的公民教育,曾經在國民政府遷台後推行,但時至今日,台灣的公民教育則轉變為「以培養多元的價值關懷與公民意識」為目標。本文將詳述當中的轉變,從而帶出香港現設立國民教育科的問題。
威權統治下的政治灌輸
1949年,國民政府戰敗遷台後,蔣介石復任總統、頒布戒嚴,在台灣實行威權統治。國民政府牢牢地規定所有學校只准使用國立編譯館出版的教科書,以防止共產主義的思潮在台灣蔓延,打擊其管治。其時,當局透過小學中的「生活與倫理」向小學生教授孫中山及蔣介石的思想,培養學生對他們的個人崇拜。另設「社會」科,科目的總目標有「發揚固有的民族精神」、「培養愛民族、愛國家的情操」及「養成熱愛鄉土……建設國家的意願」等字句,可見此科目希望學生們從情感上愛戴國家。
至於中學,國民政府當局在高中設有「公民」及「三民主義」兩科。公民科的課程目標中,其中兩點為「灌輸學生有關我們立國的精神、國策、政制、經建等方面的知識,激發其愛國的情操」、「培育學生對文化的基本認識,並進而闡述中華文化的成就,及中華民族對世界的理想、責任與貢獻」。「三民主義」科的目標中,在認識及實踐三民主義外,還有一項為「認識三民主義與反共抗俄復國建國之關係」。
由此可見,上述各科總的來說是以強化學生的國家認同及敵我意識為前提,台灣師範大學學者鄧毓浩(2007)稱其為「教化灌輸」(indoctrination)。
向公民教育轉化 培養學生成尊重多元的世界公民
20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台灣內外的政治形勢開始轉變。隨着時任總統蔣經國着力建設台灣,並於1986年解除戒嚴、容許言論及新聞自由,台灣為主題思想開始萌芽、公民意識亦同時發展。與此同時,台灣的公民教育各科課程亦有類似的轉向。
20世紀90年代,小學的「社會」科在族群內容方面,加入「培養其愛鄉土……的情操」、「不同社會有不同的文化特質,文化沒有優劣之分」。台灣人除了主要的漢族外,還有由不同民族構成的原住民。過去的課程過分強調中華文化,卻無視其他族群文化的存在。現在課程加入了族群的內容,正顯示了當局對台灣的實况作出了回應。
2001年,台灣的小學、初中課程被統整為「九年一貫」課程,公民教育的內容歸到「社會學習領域」中。這個學習領域亦維持了尊重多元文化的內容。例如課程的「九大主題軸」的分段能力指標中,「人與空間」、「人與時間」、「意義與價值」的主題軸,讓學生了解不同族群的生活方式、傳統節日、宗教及藝術等;「權力、規則與人權」,則說明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種族、階層等)與文化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視。
另一方面,高中的公民教育課程,關於培養學生公民意識的內容逐步加強。起初課程目標包括「反共抗俄」字眼的「三民主義」科重要性日減,終在2004年併入「公民與社會」科。至於「公民與社會」科,在2008年的「課程綱要」明言,科目的設立是為了增進學生的公民資質(citizenship),希望達成的目標包括「培養多元的價值關懷與公民意識」及「增進參與民主社會的行動能力」。課程的其中一個核心能力為「發展出能欣賞他人、關懷社區、尊重社會文化差異、認同民主國家、培養珍視法治與普世人權」。此外,這個課程亦包括「多元文化社會與全球化」、「全球化與地球村」等與「全球公民」概念有關的主題。
香港國民教育科的課程 未重視多元文化
台灣學者張秀雄(2006)認為,21世紀的公民應具備多面向公民資質(multidimensional citizenship),當中包括4個面向:
‧個人面向,為個人實行公民倫理特質的能力;
‧社會面向,公民必須能夠討論公共事務,尊重不同理念與價值;
‧空間面向,公民處理不同社群(本土、地區、國家及世界)的需要;
‧時間面向,公民處理問題時同時顧及過去、現在與未來。
本文提及台灣的例子,60年來已由強化學生國家認同的「灌輸」教育,向着培養多面向公民的方向前進,當中包容族群文化及全球公民資質,正正與社會面向及空間面向相符。
反觀香港,國際化的程度比台灣有過之而無不及,同時又有不同文化、不同族群的人居住,學校教育的課程本應涉及包容多元文化、建立全球公民資質等。然而,早於去年教育局推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諮詢稿)》時,融樂會的回覆已指出課程「強行灌輸中國文化及中國人身分認同予其他族裔居民,反映了課程的單一化,欠缺種族敏感度之餘,亦對香港少數族裔欠缺關懷及其文化的尊重」。今年4月再推出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仍視香港為一個同質的華人社會。當局完全漠視包容多元文化、建立全球公民資質的需要,真是十分讓人失望。
參考資料:
1. 張秀雄(2006):從「多面向公民資質」論「社會學習領域」課程。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主辦:公民教學面向探討研討會
2. 鄧毓浩(2007):〈台灣地區高中公民教育之變遷:批判與反思〉《兩岸四地的公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20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