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習李新班子 外交三大重點

<轉載自20121116日 經濟日報 欄名:大國博弈撰 撰文:宋榮華中國外交學院客座教授 (作者為內地資深外交智囊)>
十八大報告是我黨和國家今後5年各項工作的總方針,仔細研讀外交部分,我們能據此勾繪未來5年中國外交的三大重點。
和平漸進 建構新型關係
中國的經濟總量在短短10年時間裏,連超西方主要經濟大國,成為世界老二。據經合組織(OECD)最新報告稱,中國最快只要4年時間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中國的快速發展已撬動了世界格局的變化,引發了世界性的關注、疑慮、驚恐。中國的發展肯定會伴隨着利益的延伸,會不會像歷史上的帝國以戰爭來重塑世界秩序?這是世界性的重大問題。如不改變大國崛起的傳統模式,中國與當今世界霸主美國之間的軍事衝突將不可避免。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軍事對抗,將不僅是中美兩國人民的災難,也是世界的災難。
因此,中國在發展自己的同時,必須與美國等西方大國共同探索一種不同於傳統的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的相處之道。這種新型大國關係將更多強調彼此尊重、相互包容、共同發展。也可以說,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發展,中國的崛起是柔性崛起,不謀求迅速改變世界格局,因而其崛起進程將是長期的、平和的、漸進的。
夥周邊國 建利益共同體
中國的發展與安寧離不開周邊。中國是世界上周邊環境最複雜的大國,有14個陸地鄰國和7個海上相向國。這些國家在國家規模、社會制度、發展程度、文化傳統等方面差別很大,對中國的快速發展心態矛盾,既想搭中國快車,又擔心利益受到擠佔。這種心態造成了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這些年「近而不親」的尷尬局面。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努力使(中國)自身發展更好惠及周邊國家」,可能預示着中國與周邊關係的新轉機。
首先,在雙邊關係中將更加注重互惠互利和讓利。在與鄰國的資源開發、河道運輸、口岸管理、交通通信等方面將更多考慮周邊國家的實際,讓他們有更大的舒適度。
其次,中國的發展計劃將有意識到考慮到周邊國家的情況和需要,使自身的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發展相協調和呼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西南地區的發展將充分考慮到大湄公河次區域的合作計劃,西北地區的發展將顧及到中亞五國和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實際情況,振興東北將結合東北亞合作的未來。
促交流 紮實推公共外交
明確提出「將紮實推進公共和人文外交」,在黨代會報告正中還是第一次。公共外交很可能成為未來510年中國外交的新抓手。
一位巴西學者曾感慨地說︰「巴西到處都有中國的商品,但電台裏為甚麼沒有一首動聽的中國歌曲?書店裏為甚麼沒有一本暢銷的中國哲學書?」這一現象不是個別,已成為中國外交普遍的「痛」。商品不能打造世界級的大國。我們必須有世界級的文化產品,有世界級的大學、世界級的論壇、世界級的演講者和傳播者。
公共外交,不同於傳統的政府間的外交,它需要綜合利用政府和民間資源,開展面向國內外不同受眾群的交流和合作,在溝通和合作中,展示中國,說明中國,從而增進相互了解和友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