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A股要翻身 「治市」勝救市

<轉載自20121129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北京觀察 撰文: 林美芬>
內地股市在2000點心理關口激烈爭持了一段時間之後,前天收市終於跌破2000點關口,上證綜合指數當天收報1991點,創下近4年新低,昨續跌至1973點。
A5年蒸發6成 道指反升
上證綜合指數從200710月歷史最高的6124點,跌至昨日盤中低見1968點,5年間的跌幅達到67.86%,反觀國際金融危機漩渦中心的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在9月創出了歷史新高。
中美兩國的股市走勢圖,美國向上,中國向下,這說明了甚麼?跌跌不休的A股市場,是危機深重還是在合理回歸?
面對持續低迷的A股市場,過去幾個月,監管部門已經推出了一些維持股市穩定的措施:3次降低A股交易的相關收費標準;1027日,在創業板公司集體發布通告稱「暫不減持」;放慢新股首次發行上市(IPO),11月僅一家公司掛牌上市,IPO近乎暫停;11月宣布,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大規模擴容,試點總額度提升至2,700億元人民幣;財政部1116日宣布,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差別化徵收政策明年11日實施,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實際稅負將由目前的10%降至5%,以鼓勵長期投資。
然而,在眾多利好政策下,A股市場依然沒有起色,成交嚴重萎縮,近期滬市每天的成交額不足400億元人民幣,在幾年前牛市的時候成交動輒一、二千億元的盛況不可同日而語。
投資者寧願高價買樓也不願意進入股市,這在一定程度說明,股市制度和利益分配機制出了大問題。
短期救市補針 飲鴆止渴
這說明,股市制度和利益分配機制等出了大問題,股市需要長期治市而非短期的救市,短期的救市行為只會進一步扭曲市場,錯失了改革的時機。
暫緩IPO,是短期穩定股市之舉,是治標不治本,無異於飲鴆止渴,不僅救不了A股,還將危及資本市場的長期發展,目前排隊申請等待審核IPO的企業就有808家。
要想讓股市健康發展,就必須找到病因,對症下藥治理。中國股市的主要癥結,是新股發行制度存在缺陷,投資收益率過低,監管不嚴沒法保障投資者利益等等。
問題癥結 未保投資者利益
新股發行制度缺陷,審核制度形成虛假供求,新股發行「三高」,喪失了公平,股市成為權貴套現合法致富的平台和途徑。郭樹清上任後不久,曾經在內部會議上「出其不意」反問發審委委員:「新股IPO不審批行不行?」但是,他的改革還是不敢觸動這個核心問題。
以創業板為例,創業板企業IPO出現了嚴重「三高」(高發行價,高市盈率發行和高募資規模)355家企業總共募集資金達到2,000億元,發行市盈率高達72倍,製造了幾百個億萬富翁;而廣大投資者卻年復一年,虧損累累,損失慘重。
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去年1029日上任後,大刀闊斧推出了一系列有利於資本市場長遠健康發展的改革,其中包括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打擊內幕交易,提高回報等。
當前A股市場不是救市的問題,而是治理市場癥結問題。短暫的救市,可能股市大漲,但是,它將使制度性改革再次被擱置,再次失敗,讓大小非股東,既得利益者高價套現,散戶又可能再次被套進去。
內地股市圈錢無度,是權貴資本結合的市場,不是小投資者玩的市場。套用民間俗語說:「玩不起,但還是躲得起」,所以投資者寧願高價買樓炒樓也不願買股炒股。
如果上市公司不提高派息分紅,沒法為投資者提供穩定而可持續的回報,作為「保命錢」的社保、養老金等長期資金,肯定不敢貿然入市。只有治市成功,有長期穩定可觀的回報,長期資金特別是保命錢養老基金才敢入市。
中國內地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是金融發展滯後,內地要成為經濟強國,就必須把資本市場做強做大,利用國內外資金來以支持本國經濟長遠發展,資本市場開始有序開放,中國要成為金融大國,就必須下決心治理市場,為未來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作準備。
如果因為股市下跌而救市,把此前的改革治理都擱置,那麼這個市場的問題只會愈來愈大,積重難返,以後要解決就更難了。
目前內地股市存在的問題複雜,單一措施沒法救市。股市制度壞了,就必須進行大刀闊斧改革,釜底抽薪進行改革,而不是小改良,否則,股市會更加扭曲,所有的維穩或救巿措施,只能是短期治標不能治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