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完善MPF 勝強求全民退保

<轉載自20121121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長津爭議 撰文:麥萃才 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拓展總監>
強積金半自由行已經實施了,但實施之前,社會的關注點由最初的收費過高,慢慢轉向強積金制度的存廢。
最後爭議更由特惠生果金,轉至到全民退休保障。所有議題,都是與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有關,而問題核心是老人退休生活由誰付鈔。
30年後 6人變2人養1長者
統計處早前做了一份20122041年的人口推算,數字以2011年作基準,在30年後,香港人口會由707萬人升至847萬人,平均每年增長率只有0.6%,但人口結構就會有很大改變︰
2011年年中,15歲以下的人口為12%,這些人口被界定為非勞動人口,因為他們應該在學校。而15歲至64歲就是勞動人口,佔75%65歲以上長者,佔13%。因為勞動人口佔多數,平均約六位勞動人口,供養一位長者。以現在的人口結構來看,暫時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問題會發生在30年後,按照推算,2041年,15歲以下的人口會降至9%;但65歲以上的人口會升至30%。換句話說,15歲至64歲的勞動人口只有61%。結果是每名長者,只有兩位勞動人口供養。如果全數由納稅人支付,負擔之大,可以預見。
按照國際的建議,既然市民的退休是必然發生的事,那麼社會便應對市民退休所需要的資源提早策劃。而一般的做法,會有三個途徑︰
未計配偶子女 一個要養6個?
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例如香港的綜援便屬這類,這個保障只是提供最基本的人身保障。
強制性或自願性的退休保障制度,在職人士供款,會享有稅務的優惠,在退休之後,累積的資金可由供款人自由使用。香港強積金屬於這類。
個人儲蓄或投資,個人為退休生活而承擔的費用。
香港人口老化是不爭的事實,老年人退休生活的考慮,是一個重要課題。要做到老有所依,並不容易。過往中國人的觀念,養兒防老,現在似乎行不通。原因很簡單,因為現代人愈來愈長壽,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很常見。
2011年男性預期壽命是80.5歲,女性為86.7歲。如果要靠下一代供養,他們其實不止要供養父母那麼簡單,可能還要供養公公婆婆、爺爺嫲嫲,一代人要養上兩代,很多人會吃不消的。而且香港現在家庭平均只有2.9人,亦即平均只有一個小孩。這個小孩長大成人之後,能夠一個養六個?還未計自己的配偶及子女,難度之高,顯而易見。而最終解決的辦法只有三種︰一是靠政府,二是靠自己,又或者兩者兼靠。
倘全民領津貼 500億誰付鈔?
生果金的設定,原本是對長者的回饋,它的原意不屬於退休保障計劃之內。但特首提出的特惠生果金,其目的是有別於生果金的原意,沿用生果金的制度是為了方便推行,其真正目的是希望協助那些貧困的長者,亦即是扶貧。既然是扶貧,那麼沿用生果金的名稱便容易令人誤解,這亦是容易造成爭拗的原因之一。
70歲以上的香港長者,每月拿取2,200元的金額夠不夠支持生活?這個問題是屬於上述社會保障問題。每月2,200元夠不夠,相信要社福界及政府再做評估才知道,但計算政府開支便容易得多。
2011年,65歲以上的人口約有92萬人;到了2041年,65歲以上的人口便有254萬人。拿取生果金的人口會上升176%!以特惠生果金每人每月要2,200元計算,一人一年的成本是26,400元。一百萬人拿取款項再以現價計算,政府便要支付264億,兩百萬人要528……這還沒有計及通脹因素。把這個問題變成財政問題,便更易於了解,就是最終誰來付鈔?
MPF未盡善 卻起幫補作用
要知道政府20112012年社會福利的預算開支,也只是421億,而薪俸稅的收入也只有482億元!特惠生果金對財政壓力的影響有多大,很易看見。
如果實施了沒有審查的特惠生果金,最終會令政府開支增加數以百億元計,如果要加稅的話,屆時對於要付稅的市民,他們又是否能夠負擔?所以我們要界定清楚,年老貧窮是甚麼問題?年老又貧窮,應是社會問題,應該由社會保障方面去考慮,為有關人士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但計劃應該有針對性。至於退休問題是大家的問題,而做好退休保障計劃,應該是大家都有份參與。
現在強積金的供款人,如計入自僱人士總數約有259萬人,而截至20129月的強積金累計資產值有4,125億元。那麼平均每人戶口約有16萬元。以現在香港人的平均年齡41.7歲推算,在65歲之時,他們能夠拿到的平均退休金,約有50萬左右。不算是很多的現金,但最少能夠作為支持部分退休後生活費之用。
眼前急需幫助 無MFP一群
正因為現在工作的,年紀較輕的人口有強積金計劃,那麼在2030年之後,他們對社會保障的即時需求便沒有那麼明顯。因此現在要解決的,就是那些現已退休,又或者快將退休,但沒有足夠退休金去支持生活的市民,那麼這是一個社會基本保障問題。
正因為是強制性的關係,將來投入職場的年輕人會參與強積金計劃,那麼當全部勞動人口大部分都參與計劃之後,市民的退休生活應該有一定保障。問題是,現在的強積金教育是否足夠?特別是中小學之中,有沒有教授應有的知識?既然是強制性,他們又懂得選擇嗎?當然強積金計劃亦要定時檢討,有改善之處便應改善。
除非我們能夠找到更好的計劃去取代強積金制度,作為全民退休計劃,否則應該想辦法怎樣把它完善化。始終對於市民來說,有退休保障總勝過沒有保障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