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中國睦鄰外交 說易行難仍要行

<轉載自20131115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外交透視 撰文: 宋榮華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外交學院客座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作者為內地資深外交智囊)>
10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七個政治局常委到了六個,李克強總理親自主持,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足見新一屆中央領導對周邊外交工作的重視程度。

鄰居好,無價寶。一個穩定、和諧、繁榮的周邊是中國和平發展的必要條件,所以中國將會始終把周邊作為外交的優先方向。值得重視的是,習近平主席在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首次提出「親、誠、惠、容」的理念,為進一步推進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政策注入新的動力,也對中國的周邊外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親切、真誠、惠及他人,好理解,也容易做到。難的是第四個字「容」。
提出「親誠惠容」 「容」最難為

從字面上理解,「容」即包容、寬容、容忍、容得下不同之處。習近平提出,「要倡導包容的思想」,「以更加開放的胸襟和更加積極的態度促進地區合作」。理念或主張不同,可以寬容和容忍,但是如果涉及到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時候,如何理解和把握好這個「容」字,絕非容易的事。
中國是世界鄰國最多的大國,周邊很複雜,各類問題混雜,挑戰很多。比如:領土和海洋權益的紛爭、國際河流水資源分享、跨境犯罪管轄、三股勢力、發展不平衡、周邊國家與美國加強軍事安全合作、地區政經和安全合作機制建設中的主導權之爭等等。這些問題中,哪些需要「容」,哪些必須鬥,怎麼容,容到甚麼程度,都不可能有簡單的回答。需要決策者精準地把握國際和國內的形勢,國內各部門的統一協作,外交工作者的高超技巧和傾力奉獻。同時,還必須加強機制建設,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加強對外溝通 爭取互諒互讓

一、仔細梳理和篩選問題和挑戰,制定不同的響應級別和應對措施。我國周邊很廣,問題很多,我們不可能眉目鬍子一把抓,對雙邊和多邊領域的問題和挑戰應按國別、問題種類、性質分分類,哪些是理念之爭,哪些是利益之爭,哪些涉及到我方核心利益,哪些涉及到別人的核心利益,我們應了然於心,並做好應對預案。
二、設立周邊外交綜合協調機構,及時研判我國周邊整體形勢,提出對策建議,協調政策落實。目前的機制下,我國各涉外機構都把「周邊」事務分割到多個不同的部門分管,每一個部門都不掌握周邊的全貌,也就很難提供全局性的解決方案。

三、加強對外溝通和預防外交,爭取互諒互讓。要多傾聽外方對雙邊關係和地區問題的觀點和建議,要以「包容」心態努力尋找利益交滙點,切忌一切「以我為主」。加強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等領域的全面、務實的合作,在合作中拉近彼此的關係,在合作中培育和擴大雙方的利益基礎,在合作中引導和塑造我國與周邊國家的共同行為模式。對待既有或可能產生的重大矛盾和利益衝突,一方面要了解和體諒別人的難處,另一方面要闡明我方底綫,求得對方的理解並與我國合作妥善處理紛爭。

培育「容」的民意 防極端民族主義

四、加強對內引導,培育對外「容」的民意基礎。隨着中國綜合國力的持續增強,國內民眾對國家外交的關注度日益提高,都希望國家在國際上有尊嚴有地位有影響,要求國家外交要「硬」起來,也出現了一些極端民族主義苗頭。為此,國家應大力倡導合作共贏理念,引導民眾理性看待我國與周邊國家的共存互動關係。在一個信息化時代,國內的民意氛圍將對外交產生不可小視的影響。
「容」,說易行難,但不管多難我們都要去做。有容乃大。只有做到、做好「親、誠、惠、容」中的每一個字,發展的中國才能真正擁有一個穩定、和諧、繁榮的周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