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開羅宣言、斷交和亡國

<轉載自20131122 明報 觀點版 撰文:王彥晨 台灣資深傳媒人 

讓我們想像一個假設性問題:如果明早醒來,中華民國23個邦交國一夕之間全部宣布和台北斷交,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對當前的兩岸關係怎樣影響?

本月連生三事 兩岸關係再起漣漪

本月,接連發生3件事;首先是台大政治系和兩岸統合學會主辦「開羅宣言70周年論壇」;其次,民進黨拋出以「憲政共識」作為兩岸對話基礎論述,基本上就是謝長廷「憲法共識」的修改版,透露出該黨正向中間靠攏,試圖理順和中華民國的關係;第三,台北長達18年的邦交國岡比亞突然宣布和台北斷交,目前研判是該國總統賈梅的個人決定,北京第一時間否認了「挖牆腳」,台灣主流聲音也認為此案與北京無關。

開羅宣言其實是戰後東亞國際秩序一項關鍵的法律文件,所處理的是如何應對日本企圖稱霸的「亞太地區」及擊敗日本後的區域秩序。但因冷戰開始,與日和議,基本是在美國主導下分頭片面進行,也因為美國因戰略利益選擇扶植日本,使得二戰中激烈交戰的美、日反而成為冷戰時期的盟友,而中國這個正牌的盟國,戰後則成為冷戰的對手。

開羅宣言奠定戰後東亞國際秩序

中華民國雖因開羅宣言成為四強之一,但中共對後來「金山和會」和1952年台北與東京所締和約嗤之以鼻,基於內戰等原因,中共對國府的二戰貢獻至近年才有正面論述,此前完全否定。因為北京要「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戰後東亞秩序的歷史脈絡和國際法邏輯又因冷戰全盤扭曲,是以論述無法連貫,中華人民共和國雖取代中華民國聯合國安理會席位,如今中國的國際地位基本也是由於開羅宣言而來,但「東風壓倒西風」時,中共推翻這系列法律基礎,美國取得絕對話語權。今日日本節節進逼的強悍態度,也與此有關。

中華民國如果一夕間邦交國全部斷交,結果就是「亡國」,但北京必須認知,中華民國是台灣和中國最後的臍帶,切斷臍帶,台灣和中國,有什麼關係呢?在北京的歷史論述中,中華民國早就結束,但這23個邦交國讓中華民國「事實」存在。除此之外,治權也不容否認。

岡比亞胡亂盲動,反而是北京一次珍貴的機會,藉此表達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政府更迭」的問題,是中國的內部問題。如果北京再犯當年一概否認國府的錯誤,為一時的利益而割斷歷史臍帶,代價就是永遠理不順立論的邏輯,國府領導的對日抗戰就白打了。因為後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不願面對真正的歷史,也就講不清為什麼日本不能以其戰略利益去改編歷史。

否認「中華民國」如斷兩岸歷史臍帶
 
民進黨正試重塑該黨和中華民國憲法的論述,北京眼中的「台獨」都不再鐵板一塊。中華民國一夕亡國,難道不會是台獨國家誕生的良機?「台灣中國一邊一國」,豈不更名正言順?那時不再有兩岸關係,而是兩國的外交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