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十九大後大陸對台政策趨強硬

<轉載自20171023 明報 觀點版 撰文: 柳金財 台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涉及對台政策方面,展現出戰略自信及定力,具有穩定大框架,同時兼具軟硬兩面性。「原則的堅定性」展現在「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一國兩制」、「一中原則」、「九二共識」,「一中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必須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始能開展對話。「策略的靈活性」則提出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構建「命運共同體」、「兩岸一家親」、「心靈契合」;強調涓滴細微和平統一工程,並未提出統一時間表、展現統一急迫性,顯見對台政策戰略具有「反獨漸統」目標及長期穩定性。

習近平對台政策呈現出「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特徵,相較於十八大報告涉台政策,十九大報告在政治原則上更為堅定及窄化。

「九二共識」硬化為「一中原則」

首先,對台政策趨於強硬,「九二共識」窄化成「一中原則」。十八大提及「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立場」,增進兩岸當局「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十九大則提「一中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明確界定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一中框架」比「一中原則」相對寬鬆,且「九二共識」在國民黨執政時曾被解讀「一中各表」;現在民進黨執政,大陸當局直接指出「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原則」。顯見「九二共識」內涵硬化為「一中原則」,既非「一中框架」也非「一中各表」。這壓縮兩岸模糊的空間,劃清楚「一中原則」的底線及紅線。

從「三個任何」到「六個任何」

其次,從「反對台獨」到「挫敗台獨」,「六個任何」遏制法理獨立。十八大報告中大陸當局提出反獨的「三個任何」,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圖謀,指出「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十九大報告中則展現有意志、有信心、有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從「三個任何」到「六個任何」反獨條件,到反對台獨、處置台獨、遏制台獨及挫敗台獨,一再擴大反獨範疇及打擊力度。

習近平在談論「六個任何」這段話時,幾乎每一句話皆出現黨代表掌聲,尤其是談及挫敗台獨「六個任何」時,為全報告中掌聲最長、達17秒之久。這顯示習將遏制、挫敗台獨視為當前兩岸關係發展底線,「武統」並非針對兩岸和平統一已無希望。「六個任何」的表述,是對「任何形式台獨」最嚴厲的警告,不僅擴及「去中國化」等「文化台獨」、「柔性台獨」,更牽涉「法理台獨」。

再者,「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不同於「尊重九二歷史事實」。針對習近平在報告中提出「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是否善意回應蔡英文就職提及「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海協會、海基會)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的歷史事實」(九二歷史事實),論者解讀不一。樂觀論者以為兩者說法其實大同小異,用字不同但精神意義差不多。折衷論者以為習近平將「承認九二共識」改為「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已回應蔡英文說法;但關鍵是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悲觀論者以為既無回應蔡說法,且「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就是承認「九二共識」,與「尊重九二歷史事實」在本質上南轅北轍。

最後,即使蔡英文提出「理解與尊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也無法解開兩岸政治僵局。儘管相較於「尊重九二歷史事實」、「尊重九二會談精神」,這已是更跳躍的論述,但仍不符合大陸當局要求蔡英文承認或接受「九二共識」的標準。台北市長柯文哲曾提出「理解與尊重大陸當局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理解與尊重」不同於「承認與接受」之意。大陸當局對台灣領導人的標準期待,高於地方首長。若蔡英文用「理解與尊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並不符合大陸當局期待的「標準答卷」。據此以為,習近平是善意回應蔡英文,或大陸當局對台政策向民進黨靠攏,並未符合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

最大差異在「共識」

若干論者以為,習近平提到「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這是回應蔡英文所提「尊重九二歷史事實」,顯示大陸當局對台政策向蔡英文當局靠攏,這樣解讀似乎過度詮釋。「承認」與「尊重」不同,「尊重」歷史事實與「承認、接受」歷史事實,在本質上有所不同。而且「九二歷史事實」與「九二共識歷史事實」,最大差異在「共識」:「歷史事實」是客觀存在,「共識」則涉及雙方共同意向、同意彼此同意。若據此認為這是習對蔡的善意回應,恐怕也是望文生義解釋。

大陸對台政策的強硬性確實逐漸增加,十九大報告不再提「一中框架」而是「一中原則」;不再默認「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而是等同「一中原則」;反台獨從「三個任何」增加到「六個任何」。凡此種種迹象顯示,兩岸當局在無共同政治基礎下,大陸對台政策其強硬性逐漸增大,台灣首先即將面臨的應是邦交國「斷交風暴」來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