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台海博弈三大懸念

<轉載自20171017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歐陽五 時事評論員>

新時空,新節點。台海博弈微妙,三大懸念待揭。

其一,中共十九大如何說台論台?

鑼鼓聽音,說話聽聲。中共全國代表大會,歷來是外界集中觀察中國發展的窗口,也是審視解析其對台政策的良機。

十九大如何說台論台?

中共十八大以來的這5年,既經歷了兩岸關係的大發展、大交流,也因為2016年台灣政局的變化,出現了掉頭向下的部分領域「急凍」現象。而5年間,習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對台新理念,一舉實現了歷史性的「習馬會」(習近平、馬英九)。

十九大報告的涉台部分,應會總結過去、關照當下、明道指向。習總所提的「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兩岸同胞同屬一個民族」,「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之錨」,對台大政方針「不會因台灣政局變化而改變」,堅決反對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主張和活動,「兩岸同胞一家親」、「兩岸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等,料將在十九大報告中體現。懸念是:如何具體論述?如何宣示捍衛「一個中國」原則、反遏台獨分裂行徑、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觀察人士指出,「融合發展」是內地近年來的「高頻詞」,或會寫入十九大政治報告。它所指的不僅是經濟,也包括社會等層面的融合。

蔡英文能否提出陸方接受的說法?

其二,蔡英文如何回應?

據台媒報道,中共十九大落幕後,台灣陸委會將於1026日在台北舉辦「兩岸交流30周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蔡英文將對兩岸關係發表談話。

這的確是個不錯的場合和機會。問題是:小英能否不再「空心」,真正提出一個令陸方可以接受的說法?

去年520以來,作為台灣當局新領導人,蔡英文陸續提出在既有事實與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兩岸應該盡快坐下來談,雙方都面臨「新的問卷」,兩岸「三新」(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新「四不」(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但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共同尋求兩岸互動新模式。話雖漂亮,卻始終不提「九二共識」,予人一種避重就輕、閃爍其辭、一再錯過「答卷」時機的印象。

1026日蔡英文或對兩岸交流30周年的經驗多有着墨,但要打破兩岸互動之僵局,就不能不講明兩岸關係的性質是什麼。至少,在「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上作出表述。

球在台灣 時間已無多

其三,兩岸關係下一步何去何從?

接下來11月,涉台還有兩個觀察點。一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習特會」如何談論台灣問題;二是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二度接受蔡英文委託,率團赴越南參加2017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他與習近平在會議間隙有無「寒暄」。

古語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大陸對台,堅持「一中」底線,保持定力、耐心及警惕,是海峽兩岸的優勢一方。然「球」仍在台灣方面,只是時間已無多,再不「發球」恐怕連「發球權」也要失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