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民生政府 不談政治

<轉載自20171011 明報 觀點版 撰文:陳景祥 資深傳媒人>
執筆之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仍未公布她的首份施政報告。坊間流傳的包括政府會以收到的港鐵股息津貼長途乘客、會推出「首置上車盤」、准許未補地價居屋可以出租等等,大多屬於民生範疇政策,預示了未來5年,本屆政府將會是一個「民生政府」,施政主力在改善民生,其他如政制發展等將不會再有大動作。其目的很明顯,就是希望藉搞好民生緩和社會矛盾、減少戾氣,令港人對政府回復信心。
3任特首碰政治議題都沒好下場
3任行政長官任內都受到政治議題重創,既令社會分化,特首本人也受拖累以致民望低落、政府施政遭受牽連。董建華任內推「國安23條」立法,觸發了50萬人上街;曾蔭權任內搞政改(2010年「起錨」),受到泛民圍攻,方案最後雖然通過,但曾蔭權上任之初的高民望氣勢已不復見。梁振英任內提交行政長官普選方案,結果「催生」了佔中、雨傘運動,社會撕裂,最後政府方案被否決,梁振英政府焦頭爛額。3任特首上場時都信誓旦旦要為香港人福祉打拼、要為香港謀劃美好藍圖,然而一碰到政治議題,結果都沒有好下場!
到了林鄭月娥這一屆政府,也許是首次毋須處理任何重大政治議題。競選期間林鄭的政綱已表明不會重啟政改、不會為23條立法。有言在先,她可以不做;北京知道她的政綱,也未必會逼她做。政制發展方面,北京說得很明白:即使重啟政改,人大 831決議仍然有效。除非泛民「回心轉意」,否則政改根本無從談起。至於23條立法,因近年港獨思潮冒起,部分「愛國愛港」名人認為政府必須回應,23條立法不能再拖。
民生事務是林鄭強項
兩害取其輕,在北京眼中,港獨苗頭要「嚴加防範」,但距離構成分裂國土、危害國家安全等威脅仍然極遠,強行推動23條立法只會摧毁「得來不易」的平靜政治氣氛。免去了兩項政治任務,本屆政府就可以成為一個專注民生的政府,輕裝上陣。而民生事務,正是林鄭月娥的強項。
林鄭月娥就任之後,即宣布改動其前任梁振英的做法,把施政報告放在10月公布,這是港英年代沿襲的「慣例」。今天正好是立法會新會期開始,行政長官在議會宣讀未來一年施政大計,顯示了行政立法機關的緊密互動,同步開啟本地新一年的政治議程。提前在10月而不用等待至明年1月宣讀施政報告,也可以令林鄭月娥盡早公布她的施政綱領,盡快展示她在競選時說的「施政新風格」,有更多時間爭取各界支持,扭轉她以「低民望高得票」贏得特首選舉的「困局」。
本屆政府要做民生政府,手上有「大把本錢」,包括庫房數以千億元儲備,以及源源不絕的賣地收入和金融市場各項交易徵費(除非再現經濟危機,否則大漲小回的調整不會影響本地樓市和金融市場)。「水頭」充足,為改善民生的政策打下雄厚基礎。
林鄭會如何打破守財奴舊框框?
林鄭月娥在競選政綱中有兩大「亮點」:一是理財新思維,一是不甘心經濟增長幅度偏低。到底在她的首份施政報告中理財新思維有多「新」?要拉高經濟增長又有什麼新辦法?
理財新思維針對的是過去10年政府理財「不思進取、抱着守財奴的心態」,只知死守政府開支與經濟同步增長的「教條」。在林鄭的施政報告中,她會如何打破「守財奴」的舊框框?在哪些項目上作大手筆投資?過去一個星期傳出最多新措施的是房屋政策,然而解決房屋問題最需要的不是錢,而是社會共識。到底各政黨、壓力團體和公眾是否支持政府的房策構思?
例如「首置上車盤」,最初「傳聞」是售價與市民入息掛鈎,而且物業不能自由流轉,業主要脫手必須賣給政府,由政府再售予另一批合資格人士。但後來又有風聲指「首置上車盤」售價會跟市價掛鈎,再打若干折發售,然後要持10年或以上,就可自由轉售(要補地價)。如此安排其實跟居屋差不多,泛民政黨和工聯會的議員都認為無助降低這些「首置上車盤」的價格,也無助解決置業「上車難」的老問題。
事實上,和房屋息息相關的土地問題亦如是。政府可以取得土地的方法早已「眾所周知」,公帑也足以支持填海或其他開闢土地的方案。然而每個方案都有不同意見,政府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仍要討論18個月才有結果。換言之,即使政府願意「大開水喉」,也未必可以在社會政策上取得突破。
至於要拉高經濟增長率,據媒體報道主要是大力推動創科發展,另一方面是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策略。但這些都停留在口號層次,看不見具體行動計劃。按2017/18年度財政預算案,政府的預測是「香港經濟在20182021年間,預計平均每年實質增長3%,與過去102.9%的趨勢增長大致相若」。對3%左右的經濟增長「不甘心」,行政長官心目中的「經濟較高增幅」是在哪個水平?政府寄予厚望的創科發展能否提供助力?
林鄭月娥視為榜樣、增長較快的新加坡,用的是多管齊下,在生產要素包括土地(填海)、人口(大量輸入外勞)、資金(投資擴大旅遊、引入博彩業)等方面,由政府主動帶頭大量投入。結果經濟增長是加快了,但後遺症如大量外勞湧入引起社會矛盾,都令新加坡政府頭痛不已。林鄭月娥在經濟發展上有什麼新思維,相信工商界正翹首以待。
專注民生是否能修補撕裂?

民生型政府,好處是做實事,不用被政治議題羈絆分散政府精力。而林鄭月娥出身政務官,熟悉衙門的辦事程序,比起非公務員出身的特首,她知道如何突破公務員的條條框框,特事特辦(例如容許未補地價的居屋出租),在推動民生項目上或許可以「能前任之所不能」。專注民生是否就能夠「修補撕裂」,令社會漸趨和諧?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將會提供答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