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忍受減速陣痛 經濟改革升級

<轉載自20134月18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北京觀察 撰文: 林美芬>
今年一季度,內地經濟增速出乎市場意料之外放緩至7.7%,比去年第四季回落0.2個百分點。這再次說明,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回落是不爭的事實,這也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這個是比較正常和健康的經濟增速。
日本前車可鑑 勿樓市谷經濟
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偏弱,引起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憂慮。下一步將如何走?再次放鬆樓市調控靠房地產來拉動GDP?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力度?或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
新一任政府上任剛剛一個月,就要面對經濟增速下滑,承受經濟減速的壓力。
然而,中國樓市泡沫巨大,今年以來樓價加速上漲,樓市調控政策的放鬆,不僅僅進一步推高樓價,將樓市泡沫推向一個更危險的境地,一旦樓市泡沫破裂,這將為中國經濟帶來災難,當年日本樓市泡沫破裂讓日本消失了二十多年,至今仍在苦苦掙扎,無法走出困境,日本前車可鑑。因此,再次試圖通過刺激樓市來拉動經濟是不可行的。
貨幣政策偏鬆 無助刺激復甦
貨幣政策方面,一季度的貨幣政策非常寬鬆。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5.7%,遠超全年目標的13%,貨幣供應量餘額突破100萬億元大關至103.6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成為全球貨幣供應量最多的地區,而貨幣與GDP之比已達190%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達到6.1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27萬億元,新增信貸規模則達到2.76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近3,000億元,反映當前的貨幣政策是「偏鬆」的。
然而,從經濟增長與貨幣供應來看,內地金融效率偏低,降低了貨幣流通速度,而貨幣沒有進入實體經濟,這造成3月份工業增長僅增長8.5%,這反映,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貨幣擴張對經濟的刺激效應減弱,無助經濟復甦。
積極財政政策方面,政府主導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模式,帶動了貨幣和信貸需求,但它對經濟的拉動的作用下降,並帶來了地方債務、影子銀行和貪污腐敗等一系列問題。
無論是貨幣、投資還是環境資源,都說明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不可持續,中國經濟的唯一的出路是改革。
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階段,加快改革,開放市場,為經濟中長期可持續發展尋找新的增長點,把潛在的需求釋放出來
因此,與其靠政府投資、發行貨幣製造樓市泡沫和地方債務、靠公款消費拉動虛假繁榮,倒不如通過收入分配改革和開放市場,還富於民,刺激民間消費和投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早前稱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稱,中國經濟增長進入「中速增長」階段,今後兩年將進入增長轉換期,潛在增速將穩定在7%8%,未來10年可能放緩至6%7%
隨着經濟潛在增長率的下降,未來幾年,經濟增長保持在7%8%可能成為常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地方政府的投資衝動依然強烈,地方政府依然走不出靠房地產和投資拉動經濟的老路,如果讓地方延續老路,經濟轉型將是空話。
走投資刺激老路 轉型淪空談
一季度經濟增長7.7%,其實這個增速並不低,它依然是世界最快的增長,只是世界習慣了過去10幾年年均兩位數字的「超高速」增長,但是過去那種依靠投資擴大規模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形成個行各業產能過剩,這種靠政府投資拉動經濟的增長難以維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期強調要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他日前主持召開新一屆政府首次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負責人座談會上指,中國經濟發展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必須遠近結合,在有效應對好短期問題、保持經濟合理增長速度的同時,更加注重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把力氣更多地放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上來,放到擴大就業和增加居民收入上來。
經濟弱復甦將倒逼改革,而改革開放是解決中國面臨問題的根本出路。事實上,經濟的適度放緩,有利於地方政府經濟結構調整,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如果決策層是真的追求「有質量的增長」,就應容忍較低的經濟增速,承受經濟短期減速的陣痛,以換取未來較高的質量增長和長期的可持續發展,不能回到投資「刺激」的老路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