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城鎮化投資衝動 地方債危機增

<轉載自2013124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北京觀察 撰文: 林美芬>
2013伊始,各省市的人大政協「兩會」陸續召開,在地方政府換屆和新領導人調整到位後,為了應對政績考核周期,地方政府紛紛以穩增長、城鎮化建設為名公布大規模的投資計劃。
新一輪的投資衝動再現,而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債務(簡稱「地方債」)危機的風險增大。
大型基建出台 投資額翻一番
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日前在一次內部會議上表示,要特別關注地方融資平台公司風險防範問題。
2012年的最後一天,財政部、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銀行監督管理委員會四個部委聯合發文《關於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融資行為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有效防範財政金融風險,未經有關監管部門依法批准,不得直接或間接吸收公眾資金進行公益性項目建設。
這反映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融資有抬頭之勢,並凸顯了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嚴重性,地方債危機成為了今年的風險之一。
在新一屆國家領導人不斷強調發展新型城鎮化,指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最大的潛力所在後,城鎮化成為了今年地方政府的投資重點。
在國家致力於城鎮化建設的號召下,城鎮化建設成為了地方投資的核心重點,並紛紛出台大規模投資規劃,投資衝動有抬頭之勢,2013年武漢市將投資超過1,300億元(人民幣,下同)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這個數據相比2012年的647億元翻了一番,這個中部大城市確定,今年GDP增長目標在12%以上。
地方開源 料刺激樓市增收入
然而,在現行的分稅制下,財權在中央,事權在地方,地方的城鎮化建設的資金從何來?在中央不願意出資,地方又沒錢的背景下,只能再次通過地方融資平台舉債來進行城鎮化所需的基礎建設,因此,可以預期,城投類債券的規模未來可能快速增長。此外,地方也可能通過刺激樓市增加土地財政收入。
這意味着地方債務和樓市泡沫的風險將進一步增大。
有關方面估計,未來10年,城鎮化建設將帶動40萬億元投資,這意味着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基建投資將保持高速增長,地方政府的負債總體規模將繼續膨脹,地方債務的雪球也會愈滾愈大,最終可能引爆地方債務危機。
事實上,隨着經濟增速放緩,2013年財政收入目標也被調低。從目前已公布的各省級或市級政府工作報告來看,目前已有多個省市將加強地方融資平台建設成為各地下一年經濟建設的重點工作,提出要「壯大」、「做大做強」地方投融資平台,以解決城鎮化建設的投資和融資難題。
其中,北京市周二(122日)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金融創新,「做強做優」軌道交通、水利工程等融資平台,支持每個區縣整合做強一家新型投融資平台公司,有效拓展融資渠道。安徽省合肥市則提出,要探索建立股權融資、融資擔保、資本項目對接三大金融創新體系,「壯大」建投集團等政府基礎設施投融資平台。
今年是地方債償債的高峰期,在當前舊債未償還又添新債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債務將愈積愈多。
改分稅制穩收入 遏融資行為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稱,由於去年下半年以來基建投資的高速增長,目前地方融資平台的總規模已經達到了13萬億元,除了城投債以外,還有相當大一部分流向了銀行理財產品和信託產品。2013年預計到期的債務總額不到3萬億元,但這個已經佔了地方財政收入的50%以上,今年地方政府面臨較大的還債壓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財政金融風險問題研究》顯示,截至2010年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最大口徑下負債總額23.76萬億元,佔2010年全年GDP比值59%,接近國際公認的公共部門負債率的警戒綫。
政府換屆往往是新一輪投資衝動的開始,當局必須從制度上制止地方領導人追求GDP政績的投資衝動,讓政績與GDP脫鈎,才能抑制地方政府瘋狂舉債投資的衝動。
地方債務隱藏的財政風險、金融風險,成為內地經濟和金融安全穩定的一大隱患,也是今年經濟工作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
要解決地方債務問題,當局就必須改革分稅制,建立透明的公共財政制度,以及允許部分城市通過發行債券等方式籌集發展基建、城鎮化和保障房的資金。只有為地方政府增加穩定的稅收收入來源,以及規範地方政府的投融資行為,才能降低地方債務爆發危機的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