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教育產業化不應走歪路

<轉載自2013130日 明報 觀點版 撰文:蘇偉文(作者是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  
在兩個星期前的《施政報告》裏,對前朝政府留下來的六大優勢產業有所涉及,其中惹人關注的是有關醫療和教育這兩個產業,很可能會在「經濟發展委員會」中被「檢討」。平情而言,檢討產業的發展是應該的,尤其是在醫療和教育範疇的爭議最大,重新檢視和改進是應該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找出如何完善的方案。

醫療人手不足是老問題,尤其是嘗過雙非產婦對醫療體系的壓力後,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目前的軟、硬件局限上,香港加大力度的發展醫療產業並不適合。在教育問題上,這更涉及一個理念的考慮,因為將教育作產業看待,對不少人來說是難以接受,教育產業化就好像大開學店一樣,以販賣文憑來創造盈利,實非教育的本意。尤其是目前社會副學位數量大幅增長,不少院校已被貼上斂財的標纖,也令教育產業化變得異常負面。

在完全否定教育產業化之時,我們也要明白,教育的所謂產業化,除了是對院校在學費創收上的好處,更有一個戰略意義,就是人才庫的建立和軟實力的提升,而這兩個好處,卻不是一時三刻可以見到,也容易被其他負面因素所掩藏。

教育產業化其實已在積極進行

在目前的高教界裏,授課式碩士課程主要已是以自負盈虧的方式營運,從一個廣義的角度看,受教資會資助的院校提供自負盈虧式的碩士課程,就是教育產業化的一個方向。在2000年左右,教資會大削授課式碩士課程的資助,加上當時政府財政狀况不佳,大學的本科撥款更被削減,在這個情况下,不少公立大學相繼推出自負盈虧的碩士課程,從而藉以補貼一下所被砍掉的預算。到後來政府財政狀况轉好,大學受到的財政壓力並沒有以前的大,自負盈虧的課程也變成了大學可供策略發展的一個財政來源,不少大學現在已在境外開辦自負盈虧課程,一來壯大了收入來源,二來更可藉此建立跨境的校友網絡,對院校發展是很重要的一着。

從這個角度看,教育產業化其實已在積極進行,為什麼自負盈虧式的教育並沒有受到社會的責難,反之一提教育產業化便好像十惡不赦?

筆者看來,研究生院提供的授課式碩士課程,學生對象和大部分的年輕人不同,收取的學生有一定的資歷和財政條件,加上數量也不太大,所以產生的也爭議較少,簡言之,就是收生上的質素有一定保證,即使教育以產業化來進行,所產生的問題也可以接受。然而,在副學位的收生變化上,增多副學位保證不了收生上的質素,美其名稱之為有教無類之外,結果「製造」了一批認受性成疑的倔頭進士。院校的自我完善之道,就是要狠下心,不要讓未符合質素的同學胡混過關,這也是名牌私立大學和斂財學店的分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