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青年住房哀歌 政府承擔得了?

<轉載自20131月23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房策透視 撰文:麥萃才 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拓展總監/能源資詢委員會委員>
房協青衣綠悠雅苑截止申請,截至本周一得到近5.36萬份申請表,相對於屋苑提供的988伙,超額約53倍。而5,000個白表免補地價居屋計劃(簡稱白表5000計劃),也收到逾5萬份的申請表,反映市民對政府資助房屋的需求殷切。
綠悠與白表 單身申請皆眾
綠悠雅苑的申請數目比起白表5000計劃還要多,這反映了甚麼?要分析這現象,要從申請人士的構成入手。從初步數據分析來看,兩個計劃都以單身人士的反應最為熱烈:先看綠悠雅苑,在5.36萬份申請中有3.58萬份是單身人士申請,佔總數三分之二;而據報截至上周六白表5000計劃之中,也有63%屬單身名義;兩個計劃都有逾三分之二需求來自單身人士。
問題是,這個現象反映甚麼?而房屋政策又應該滿足甚麼需求先?要先滿足家庭需求,還是個人需求?房協及房委會有關計劃只安排約十分之一名額予單身人士;但從申請反應來看,供應與需求並不匹配,單身人士有強烈住屋需求。政府又是否應該調節供應,以滿足需求?
大學生23年收入 始買得起樓
在公屋輪候冊裏,已超過了20萬個申請,其中有一半亦是單身人士: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者的10萬人當中,30歲以下年輕人佔超過一半。問題是這個比例反映了甚麼社會現象?部分申請人才剛剛18歲便開始申請,是因為他們明白公屋輪候的計分制度,愈早申請,將來所取得的分數就愈高,對他們未來編配公屋就愈有利;但有些情況卻是讓人憂慮的,因為有些申請人是大學生,他們仍然在學,尚未畢業,就已覺得畢業之後也買不起私樓,結果要申請公屋。如果他們是這樣想的話,應該是社會的悲哀。
從現時幾間政府資助大學的統計所顯示,平均剛畢業的大學生入職的每月薪酬約為12,00013,000元之間,而按照美聯物業的統計數字,201212月香港平均樓價,以建築面積計算的每呎售價為6,828元;亦即一個月薪酬只能買到不足兩平方呎的空間。假若一個小型單位,以建築面積500平方呎計,畢業生要用上22.8年的收入才能買得起一個物業。
當然如果是一個二人家庭,夫婦二人都是大學畢業生,共同努力的話時間可以減半。問題是他們何時才能做出置業的計劃?在組織家庭前,還是之後?要擁有物業之後才能結婚,還是結婚之後才置業?這令很多年輕人困惑。
先置業後結婚 遲婚人口增
根據香港統計處的統計,現時香港首次結婚的年齡,男性為31.2歲,女性為28.9歲,數字反映遲婚現象。而且這個數字,還有向後延伸的迹象。80年代的香港社會,可能主流還認為要先擁有物業,才能組織家庭的概念。父母希望兒子先盡快置業,才有機會娶得好媳婦。而女方家長,會教導女兒選擇有物業的男子,才是首選。因為那個年代的觀念,是先擁有物業,才能有家庭。但現在的香港整體是男少女多,要男方先擁有物業,女方可能嫁不出,且現時的樓價遠比當年高,要先置業才結婚,經濟壓力很大。
統計處剛發表了香港年輕人的2011年普查統計,內有些統計數字值得參考。2001年青年人口為88.7萬,其中3.6%是已婚。而2011年人口為86萬,其中只有2%是已婚。而他們具專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就由2001年的19.5%,大幅上升至2011年的39.3%,升幅達一倍!而在居住方面,2001年時有1.1%是獨居,91.5%與父母同住;但到了2011年,只有0.9%是獨居,94.6%與父母同住。有趣的是在全港人口統計之中,獨居人士所佔比例,由2001年的4.5%升至2011年的6.1%!所以少了年輕人獨居,多了與父母同住應多數是經濟問題,大於他們意願(見圖)。
港人遲婚,在完成學業之後至結婚之前,仍有一段很長的單身階段。這階段,他們仍然有住屋的需求,問題是這方面的住屋需要,是否應由政府處理?在上世紀70年代或以前出生的市民,單身之時多與父母同住。但80後、90後的年輕人,他們的心態不同了,多數希望有自己的空間。特別是一些大學生。他們多已試過獨立生活,住過大學宿舍,去過海外留學或做交換生,習慣獨立生活,所以對於獨立住所有需求,這就是為何綠悠雅苑及白表5,000計劃的單身人士比例偏高的原因。
公屋輪候冊中單身人士佔申請數目一半,也是這個原因。但假若他們是大學生,在畢業之後除非不全職工作,否則其入息很大機會會超出申請公屋的入息上限,因單身人士申請公屋的入息上限只是$9,200(未扣除強積金供款)。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何他們仍要申請?是對自己無信心,還是其他原因?相信原因有兩個:
為自己買保險,如工作有任何問題,也有政府照顧房屋需求;
為自己能擁有買居屋的資格,以綠表購買物業,那成功置業的機會大些。
私樓供應足 更勝大幅資助
但如果在公屋輪候冊的單身人士,有大部分都是希望能夠買到居屋為標準,又顯示到甚麼問題?答案就是私樓樓價太貴,他們負擔不起,但他們又想擁有物業,於是向政府資助的房屋入手。而且居屋的售價是折讓的,政府沒有立刻收足全數地價,對於申請人是有利的。既然有「着數」,需求會大,但要政府全部滿足市民需求,會有難度。
居屋比對私樓的優勝之處是甚麼?就是價格優勢,如果居屋的售價與私樓相同,居屋便完全沒有優勢了。如果訪問年輕人,問他們最終的置業夢是怎樣?相信大部分是希望買到全產權的私人物業。打算買居屋的年輕人,背後的原因是價錢。而居屋的售價折讓,是因為政府沒有完全收回地價,等於政府資助了市民,這個資助是龐大的。以市價折讓四成計算,一個小型住宅單位,資助便超過百萬元。一個單位的資助已那麼多,究竟政府可以資助幾多個單位?如果私樓供應充足,而售價又讓市民負擔得起,是否會更理想?
既然政府重推居屋,居屋的策略究竟是長期還是短期?折讓價又應是多少?供應量應該幾多?政府又能興建幾多?其中有幾多可以給年輕人申請,這些都是要研究的課題。但肯定的是政府要應付青年人的住屋需求,否則只會增加他們對社會的不滿。
 
全港人口及青年獨居情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