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5日 星期六

美國反華鷹派合流 中美抗衡難免

<轉載自20181215 經濟日報 國是港事 欄名 : 中美世紀博奕 撰文:凌鵾 經濟分析員>

2018年將盡,回顧一年來全球地緣政局發生了諸多巨變,許多深層矛盾同時激化,尤以中美關係變化最受關注。歷史或會將2018定為中美新冷戰元年,乃中美關係的又一個重要轉折點。

中國崛起勢頭迅猛自招致美國全力遏制。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圓民族復興「中國夢」和建設現代化強國宏圖,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和「美國重新偉大」策略直接衝突,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建設更被美國視為對其全球霸權的嚴重挑戰。美國的單極獨霸思維深固不容一山藏二虎,故發動修昔底德對抗事在必行也是歷史必然,世人必須接受現實。

中國崛起招惹美國遏制,始於小布殊政府。之前的中美矛盾主要是經貿利益摩擦及美蘇冷戰下的意識形態分歧,例如克林頓政府新上台時,便曾把人權與最惠國待遇掛鈎,一度令中美關係變得很僵,但到後期卻視中國為戰略夥伴。

中國夢Vs美國優先 直接衝突

2001年小布殊上台令情況大變,在蘇聯瓦解後視中國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並弄出海南撞機事件,但其後因9.11注意力轉到反恐戰爭,中美暫得相安無事更合作反恐。到執政後期發現勢頭不對又再關注中國,提出了「重返亞洲」的圍堵戰略。對此接任的奧巴馬政府全力執行並發揚光大,最後一年還推出薩德部署及南海仲裁兩大毒招,幸好已為中國逐步化解。

到特朗普上台對華戰略又生變:一是「重返亞洲」擴大為「印太戰略」,意圖由美日澳印組成反華「鑽石聯盟」。二是對華發動全面對抗的新冷戰,故有中外評論指,美國已放棄之前的「接觸(engagement)+遏制(containment)」策略而轉向全面遏制。

新冷戰的行動正逐步開展,而其理論基礎亦有迹可尋一脈相承。正式給予定性的為2017年末出台的國安報告,首次以中俄為頭號敵人要全面打壓,奠定了對華國策新基調。月前再由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發表「彭三篇」宣布新冷戰開始,最近又由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推出「新世界主義」論,要由美國主導重建世界,並籌組聯盟對抗中、俄、伊朗三大「壞分子」(參看本欄128日的「華為風波美鷹派作浪.阻習特走近」)。

一帶一路供應鏈5G 3大威脅

更詳細的新冷戰藍本則見於「美中委員會」(USCC)早前出版的最新年度報告。報告指,習近平上任後政權更趨專制,黨國分隔完全消除、經濟則面臨放緩及債務等問題。軍事上對美國威脅日大,目前解放軍已可在第二島鏈內與美軍抗衡,估計到2035年將可在整個印太地區抗衡美軍。

報告還凸顯了中國在三方面的威脅:「一帶一路」建設、主導全球供應鏈和5G開發等。因此報告列出了一大堆遏制中國的建議,包括更多通過世貿組織及美國法規反制中國的不公平經貿政策,檢視全球供應鏈的中國威脅因素,監察「一帶一路」建設對航行自由及新疆維族人權的不利影響,和加快美國5G建設等。

將華妖魔化 塑造成邪惡帝國

報告的各類建議被國會及政府採納只是時間問題。反華勢力把中國妖魔化的影響日廣日深,正如當年對蘇聯般把中國塑造成新版「邪惡帝國」(Evil Empire)。反華策略已是民主共和兩黨共識,在社會上亦被普遍接納。據皮尤(Pew)民調對華有好感的美國人,已由2011年的58%下降至今年初的38%

對華不滿的主因是經濟問題,如51%人視中國搶去美國職位的情況十分嚴重,另36%視為比較嚴重。顯然,政府採取對華經濟打擊措施會有廣泛支持。

美國人對華好感降 經濟關鍵

學界亦多建議要應對中國的影響力上升,和限制中國在美國展示軟實力行為,包括民間各種交流及設立孔子學院等。社會上有反華大合唱,政府中則形成「眾鷹合流」,即各類鷹派在反華上立場趨於一致,並涵蓋了傳統保守陣營的新保守主義者,另類右翼分子和特朗普的「美國優先」論者等。最近特朗普因習特會與其他鷹派或有不同意見,但他能主導大局嗎?

筆者因工作關係自老布殊時代已跟蹤中美關係,而當年乃關係較佳之時。隨老布殊入土,中美合作時期亦漸成歷史。新冷戰的對抗還只在起步階段,今後將進一步發展。華為事件可能是一個關鍵情節,事態演化會引領中美關係走向何方令人關注。正是:大國博弈何時了,風雷激盪看今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