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危中有機:九合一大選後的港台關係

<轉載自20181224 明報 觀點版 撰文:葉國豪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講師>

台灣九合一地方大選,以民進黨的「意外的潰敗」告終(見筆者《明報》2018123日評論)。選後關於兩岸關係影響的討論甚多,然而對於港台關係影響的討論卻相對較少。原因無他,一方面兩岸關係並非此次台灣地方選舉主要議題;另一方面,港台關係相對更受到忽視。然而一般認為若兩岸關係能夠改善,則港台關係也可以間接地受惠;港台關係有沒有可能主動地推進兩岸關係的溝通,則值得關注與兩岸三地的努力。

目前港台關係深受低迷的兩岸關係因素影響。儘管台灣官方陸委會多次表明不會干擾或介入雙方民間交流活動,亦不會干預香港內部問題,然而很明顯地北京非常焦慮「港獨」與「台獨」力量的互動與匯流,除屢次透過親建制的傳媒公開大力抨擊,亦一再緊縮政治與出入境的紅線,以阻擾台灣公民社會與香港的本土力量和民主派互動。

受低迷兩岸關係影響

北京的焦慮可能出於以下事件,舉例而言,今年6月旺角警民衝突事件宣判後,有台灣獨派青年前往香港駐台辦事處抗議特區政府打壓港獨,高喊「旺角起義,抗暴無罪」;「香港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監察聯席會議」7月在台灣舉辦記者會;陸委會官員曾多次針對特區政府處理香港民族黨議題做出公開評論;日前傳出明年「六四事件」30周年研討會將在台灣擴大舉辦等。作為還擊或回應,台灣駐港香港事務局長嚴重光任職5年(20138月至20187月)後,盧長水(曾任陸委會聯絡處長及澳門事務處長)的接任遭到延宕,盧曾在2013年促成陸委會前主委王郁琦和澳門特首崔世安會面,應是北京可接受的人選。盧長水至今仍未能取得特區政府的工作簽證,台北方面顯然認為是北京刻意阻擾,影響所及,甚至特區政府也尚未公布接替駐台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主任鄭偉源的人選(今年7月底離任至今)。

近期的港台關係就是呈現如此僵持態勢。然而,事實上港台兩地有大量事務需要處理與協調。舉例而言,今年2月發生轟動一時的香港情侶在台兇殺案,在港台兩地沒有引渡條例下急需雙方協調與司法互助。由於2009年簽署的《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並不包括港澳兩地,台灣立法院已在20184月通過《國際刑事司法互助法》,並將中國大陸與港澳地區納入,事實上可由台灣法務部經由陸委會與港府溝通。然而若港澳兩地政府未依平等互惠原則,台灣有權拒絕協助。本月初發生的香港仔華富邨浮屍案,被告也在弒父後隨即潛逃台灣高雄,所幸隨後已返港自首。這些案例顯示,受制於兩岸關係的港台關係已影響到民眾司法公義的伸張。

港台關係現積極正面信號

儘管我們對目前的港台關係不感樂觀,然而九合一大選後的港台關係出現一些積極的正面信號,可以視作未來改善的契機。

首先,選舉後有港資企業集團到訪高雄市表達投資意願。南台灣長期由民進黨政府執政,如今國民黨韓國瑜當選,在北京國台辦宣告歡迎更多台灣縣市參與兩岸交流的政策背景之下政治風險下降,是否會進一步刺激港台經貿往來,值得期待。

其次,近日台灣法務部調查局在取得北京同意下首次派遣不具司法調查權的法務秘書駐港,擔當洗錢防制與金融犯罪偵查等工作的聯絡窗口。對此高度敏感的職務能取得三方同意,殊為難得,對增進彼此善意與信任有重要的指標意義。

第三,儘管在緊繃的兩岸關係之下面對港台關係的低迷,部分台灣陸委會官員仍舊可以不同角色與身分訪問香港溝通信息,與民間及商界交流,乃至出席「雙十」酒會;此外,可能擔任「二軌外交」角色的學者、記者等仍穿梭兩岸三地,顯示溝通渠道沒有完全中斷。

第四,自125日起港澳學生在台灣就學畢業後可申請延長原本6個月的居留期限至一年,以方便找尋工作;工作居留滿5年則可申請在台灣定居。這對在台超過8000人的港生(是最大境外生來源)不啻是個正面的好消息。

港府保持靈活與善意 是最大貢獻

九合一大選後的港台關係正呈現着「危中有機」的態勢,如何掌握這一個機遇,避免雙邊關係持續僵化甚至惡化,需要北京與台北方面進一步務實地協調與配合,港府就此能做的似乎不多,但是反映實况、不盲目揣測上意、保持溝通管道的靈活與互惠的善意,會是最大的積極貢獻。

然而,近日台灣曾獲獎而具國際知名度的重金屬搖滾樂團「閃靈」(過去曾多次來港)卻因不獲工作簽證而無法抵港參加音樂節活動,入境處方面照例以不評論個案為由搪塞外界詢問,然而事實恐怕是政府擔心音樂所帶來的反叛顛覆力量,所進行的一種政治審查。過去幾年,特區政府明顯收緊曾表態同情雨傘運動,甚至支持藏獨與台獨的特定政黨、社運分子、媒體與學者的入境申請。有些人通過北京的政治檢驗可以在港舉辦講座,游走兩岸三地;有些人則被過猶不及地粗暴排除,甚至泛藍偏統的個人與機構在港舉辦的會議也受無理阻撓,沒有一定的規則。能否入境香港,已然成為兩岸關係的另一種晴雨表,也是北京利用香港施壓台灣的一種策略手段。令人擔心的是缺乏影響力、無法代表台灣主流民意的人士卻受到關注,其影響難免就是偏聽與誤判。

單方面地期待蔡英文政府就兩岸關係做出論述上的調整,可能不切實際(台灣政府對兩岸關係的態度是「不在壓力下屈服,也不走對抗的回頭路」),當然北京也不妨主動釋出善意試探台北,雖然可能性似乎不高,此時針對港台關係的調整似乎也不是目前民進黨政府的重點工作。台灣文化部駐港機構光華新聞中心主任胡晴舫在任兩年後,日前因考量寫作與家庭因素已提出請辭,按慣例會是由另一個文化界人士出任相關職務。如果北京與港府早日發放上述盧長水等人的簽證,相信會是有助於兩地事務性實質關係發展的進一步正面信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