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兩岸的傲慢與偏見

<轉載自20181113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楊森 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講師、國立中正大學(台灣)中國文學系博士>

不知從何時起,每當和大陸的朋友談論起台灣時,由於受到了電視新聞媒體的深刻影響,大陸的朋友對於台灣多了一份憎惡與不屑。憎惡源於觀看了相關的媒體報道,認為台灣人,尤其是一些台獨分子,對大陸極為不友善;不屑則源於隨着這些年大陸經濟高速增長,反觀台灣則經濟多年未見增長,已經與大陸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已經不再將彈丸之地的台灣放在眼裏。甚至有的曾去過台灣旅遊的陸客,回來也一再宣稱台北也就相當於大陸的三線城市,言語中無不透露出嘲弄與鄙夷的神情。

較之於當下大陸對於台灣的傲慢,毫無疑問台灣社會對於大陸則同樣是存有巨大的偏見。以筆者在台灣生活學習幾年的經驗而言,台灣人依然下意識地將大陸視為暴發戶的形象,認為大陸人的素質相對較為欠缺;尤其是在政治議題上,對於大陸的牴觸情緒最為嚴重。當然這也與兩岸經濟地位的翻轉有一定的連繫:大陸這個過往的「窮親戚」,一躍變成了富裕的「土豪」;而過往「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台灣,經濟卻一直萎靡不振,對於大陸的仰賴愈來愈深,這也讓兩岸人們在心態上產生了微妙變化。

從何時開始兩岸相互敵視?

這些年游走於海峽兩岸,不管是和台灣人談論大陸,還是和大陸人談論台灣,讓人頗為訝異的是,對於彼此,我們是如此的充滿了敵意。大陸朋友憤憤不平地感慨,憑什麼台灣南部的「台獨」果農可以用高於市場幾倍的價格,將台灣水果出口到大陸;台灣朋友則不無委屈地痛述大陸在各種國際場合的打壓。

每當聽到這些充滿怨恨的話語的時候,卻也不禁讓人有一絲困惑:從什麼時候開始,兩岸人們在看待彼此的時候,都是以一種競爭者,乃至不共戴天的對手姿態,相互敵視?這樣一種情緒,尤其瀰漫在兩岸的年輕人群體當中。

今兩岸往來密切 心靈距離反漸遠

如果說1980年代阻隔了多年的兩岸重新恢復往來,當時的人們仍然將彼此視為一衣帶水的同胞,那麼到了今天兩岸往來愈發密切的時候,彼此之間的心靈距離卻反而是漸行漸遠。當然,這與兩岸社會的種種變化有着密切的連繫。一方面從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到民進黨蔡英文當選,台灣新一輪「本土化」思潮興起,以及所謂的「天然獨」年輕人的成長,這批年輕人出生並成長於台灣,本身對於大陸的認知和情感就較為缺乏,並在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下,潛意識中將大陸視為隨時準備「入侵」台灣的「他者」,這也導致了對於大陸的偏見根深柢固。

另一方面,大陸經歷了這些年的變化,早已從過去的「東亞病夫」,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們在揚眉吐氣的同時,卻也容易夾雜了過分的民族情緒。因此在面對複雜的兩岸問題時,非常容易採用簡化激進的思維。只要隨便打開大陸網絡找到談及台灣的話題,當中的話語模式不外乎所謂的「一天即可攻打解放台灣」、「留島不留人」,乃至早前的「表情包」攻佔蔡英文臉書(facebook)等行為。

這也導致了兩岸在種種的傲慢與偏見的積累下,同時網絡作為一個巨型的情感宣泄地,人們肆無忌憚地將最原始粗暴的情緒宣泄其中。可以看到兩岸的年輕人摩拳擦掌隔空互罵,躁動不安的情緒背後隱隱之中似乎期待着一場新的戰役來臨。對於兩岸這些沒有經歷過戰爭苦痛的年輕人而言,戰爭如同一個讓人血脈賁張的遊戲,殊不知戰爭意味的是死亡、流離失所與數不盡的傷痛。因此龍應台曾說:「不管兩岸有着怎樣巨大的分歧,避免戰爭都應該是兩岸人們共同守護的底線。」對於親歷過戰爭的上一代而言,他們深刻地知道戰爭對兩岸所帶來的傷害。幾十年過去了,國共內戰對兩岸所帶來的傷痕,直到今天都依然沒有完全撫平。

兩岸相處之道

對此,兩岸人們尤其是年輕人,都應更努力地去了解真實的彼此,而不是依靠電視新聞媒體或網絡所建構出來的虛假「幻象」,就簡單地評判。因此筆者不管身處台灣還是回到大陸,課上時常鼓勵年輕人,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前往大陸或台灣,用自己的感知去認識去思考,並學會用更寬容的視角去看待彼此,嘗試放下心中固有的傲慢與偏見,去真切地了解每一個具體的人。

正如漢娜.阿倫特所說:「我這一生中從來沒有愛過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集體——不愛德意志,不愛法蘭西,不愛美利堅,不愛工人階級,不愛這一切。我『只』愛我的朋友,我所知道、所信仰的唯一一種愛,就是愛人。」所謂的「大陸人」、「台灣人」、「統與獨」,都只是一種身分標籤與政治認同,而人的豐富性是不應被這些外在的簡單標籤所遮蔽的。我們所應愛的,應該是每一個真切的具體的「人」。這才是愛的本質所在,這也才是兩岸的相處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