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1日 星期二

印度抗華遠俄 拉美國合力反中

<轉載自2017711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大國博弈 撰文: 凌鵾 經濟分析員>
最近中印在錫金邊境發生紛爭:中國指摘印軍越境,雖未發生衝突,形勢卻已嚴竣。這很可能反映了印度對華以至全球地緣戰略的一個根本性的轉變,中國對此必須十分重視及充分估計其後果,並作出足夠的應對部署。
挑釁邊界紛爭 預謀惡化關係
事發在錫金與西藏接壤的亞東縣洞朗地區,印軍越境阻礙中國在該區的道路工程,還強出頭說該區是不丹所有。中印一直在有爭議的邊界間歇出現紛爭,一般都屬小事而未有釀成嚴重問題。但這次事情性質完全不同,是在沒有紛爭的邊界出現,且印軍是以十分荒謬的理由越境,故非一般的邊界紛爭,而是有預謀的挑釁及侵犯中國主權,事態自嚴重得多。
一直以來印度對中國又羨又妒愛恨交集,故每有非理性的抹黑中國論述,但近期情況不斷惡化,其嚴重度及頻密度明顯大升,令人懷疑印方正有計劃地全面惡化雙邊關係。
在經貿上近年印度已成為主要的投訴中國貿易不公的國家之一,去年更成了發起相關調查案例最多者。印度的保護主義傾向本就較重,最近針對中國的動作尤多,如限制中國企業在電力行業投資,認為佔比已太高,對入口中國發電機亦有限制。在地緣政經戰略上亦採取了抗衡政策,5月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論壇中,印度便成了唯一沒派代表團參加的主要國家。當美日等本來抵制「一帶一路」的國家也轉軚而參與之際,印度也來個轉軚:由本來參與變為抵制,實行與世界大潮逆行。
對華軍事對抗 謀印版一帶一路
此外,印度看來還要推行印版「一帶一路」,最近提出了要建立由其主導的亞非經濟發展走廊,且在5月末召集非洲發展銀行的各國代表在印度開會,想過「盟主」癮,印度還想拉日本等共同開發非洲。
在軍事上印度近期更屢屢對中國採取抗衡姿態,如與星洲在南海舉行反潛軍演,拒絕進行環球訪問的中國艦隊到訪印度,並大肆宣揚中國軍力威脅,如艦隊潛艇進入印度洋,和施行干擾引致印度軍機在喜瑪拉雅山區險毁等。
印度一直以來對中國態度複雜,羨妒與愛恨交纏,既忌中國又想學中國,如孟買便想成為印度的上海。總理莫迪本也算是對中國友好者,願與中國合作,並重視中國的發展模式與經驗。故過去印度雖對中國間有惡言及小動作,但合作仍屬主流,作為發展中國家代表也能與中國有所協調共爭權益,國際上還曾有龍象加強合作達致「中印國」(chindia)的說法。但看來最近印度已鐵了心要與中國抗衡,就對華政策及全球地緣政經戰略作出了根本性的重大修改。
印度戰略轉換的最根本一點是「遠俄近美」向美國靠攏。過去印度與蘇聯維持了緊密關係,蘇聯瓦解後印俄延續了這種關係,直到最近印度才決定求變,並借洞朗築路事件發難,希望藉此加快實現戰略轉換。奧巴馬時代美國積極拉攏印度加入反華包圍圈,印度雖願加強與美合作,但仍保持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綫而未全情投入。現時情況或將有變;印度將主動地拉美國合力反華。
積極拓展盟友 冀獲美國扶助
6月末莫迪在訪美之際挑起洞朗事件,時間上絕非巧合,而是以反華行動來向美國獻禮。莫迪訪美時熱情洋溢,三度「熊抱」特朗普,美國亦給予回報,向印度出售無人機以助其監察中國軍事動向,與此同時印度又與美日艦隊在印度洋進行軍演。當然,印度不會單靠美國,最近又積極開拓與歐洲及以色列關係。
印度的戰略轉換與當年中國走過的道路接近:中蘇矛盾深化、蘇聯大軍壓境促成了中美走近,美國採取了扶中抗蘇策略,特別是在珍寶島之戰後走近更多。印度可能「抄蹺」,力圖炮製印版珍寶島事件來與美走近,讓美國扶印抗中。
印度之要「遠俄」是基於客觀需要,印度也看到中印實力包括軍事實力差距日大,而俄國已無能力助印收窄差距。印度本想靠俄國的T50五代機來抗衡中國的J20,但俄方研發遇阻交貨難期。印度又曾靠俄國裝備航母,但俄國自己的航母在赴敘利亞作戰時也難於運作。故印度只能把希望放到美國,還想買F35,這便要求印度積極抗中來取得美國信任。俄國雖對印度疏遠不滿卻也無奈,故印俄仍可維持一定友好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