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國民黨佈局未必被打亂

<轉載自2013514 明報 中國版 撰文:吳崑玉(作者為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台灣許多人說,三月學運打亂了國民黨的選舉佈局,年底七合一選舉國民黨會很難選,實際情真是如此嗎?

今年一開春,台灣的政治氣氛就異常詭異,馬英九政府不斷丟出高敏感度的統獨議題,挑動民進黨與綠營獨派的神經。首先是127日舊曆年前,教育部通過了高中課綱調整案,將「日治」改為「日據」或「日本殖民統治」,並增加了白色恐怖時期反共背景的描述,被綠營視為是以「大中國史觀」取代「台灣史觀」的先聲。此舉除引發139名教授聯名反對,民進黨執政6縣市亦表態拒絕配合。

馬英九突企硬分割藍綠

另在2月底立法院開議前,行政院長江宜樺突然宣布「不排除以公投方式決定核四去留」,再度引發反核四浪潮。三月初馬英九又下達「兩岸服務貿易協定」一定要過的指令,國民黨立委張慶忠在混亂中以30秒宣布服貿案完成審查引爆民眾不滿,群眾與學生晚間攻入立法院,開啟了318太陽花學運的序幕。

其實藍營的敏感人士看到馬英九在今年第一季的政治操作,便已聞到一些與以往不同的「怪味道」。自馬政府上台以來,被國民黨嫡系及新黨等藍營人士詬病最多的,就是他的「軟弱」。認為他處處與民進黨妥協,不敢大膽調整陳水扁時代的政策,甚至是「扁規馬隨」,現在怎麼突然「硬」起來了?

馬英九有其不得不硬的理由。從去年九月「馬王政爭」敗北開始,馬的民調數字持續低迷,滿意度與信任度均降到就任以來最低點。於是,馬團隊開始向各地方派系妥協,延期舉辦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並在會中強力通過「總統當然兼任黨主席案」,防止馬提前跛腳。豈知馬的民調並未止跌,不得不從美國召回心腹金溥聰,施展其「金氏戰法」。這是從台北市長一戰中磨出來的必勝法則,此一戰法的邏輯很簡單:切割藍綠,統獨大戰,號召團結,藍綠歸隊。因為總體上藍大於綠,只要用兩岸議題與危機意識把希望穩定的偏藍中立者,與原本不投票的深藍群眾逼出來「含淚投馬」,這場仗就贏了。

群眾「歸位」增藍營支持率

於是,過去5年一直迴避敏感議題的馬政府,一開春就突然連丟3個觸及統獨與藍綠神主牌的尖銳議題,刺激台獨基本教義派跳起來吼叫,從而逼民進黨表態並作激烈抗爭,激烈抗爭必定引發民眾反感,藍營對立態勢升高,群眾便會各自回歸原有政治陣營。如此,原本15%(支持馬)對85%(不滿馬)的絕對劣勢,便有機會扭轉成一半一半。一旦選舉日接近,再利用兩岸關係製造危機感,訴求「團結」、「含淚、含恨、含血都要投給國民黨」,如此就算輸,也不會輸得太慘。

學運一發生,馬政府更看到了下手的機會,先按兵不動,並將驅離責任推給王金平,再大量發送林飛帆等學運領袖是台獨學生,曾為蔡英文助選等資訊,以引發深藍反彈。等到學運結束,又故意放任讓核四、白狼路過等議題延燒,任由阻斷街頭、癱瘓公共交通事件不斷出現,將穩定中立者打入親藍行列,完美切割藍綠。

所以,三月學運真的會讓國民黨在年底七合一選舉中大敗嗎?其實未必。至今政局的發展,都顯露金式戰法的一貫策略,爾後的各種社會運動,也將被解讀為藍綠甚至統獨大戰,以激化台灣社會的族群對立氛圍。現在許多人已開始刪除政治立場不同的臉書好友,未來幾個月族群對立氣氛可能更加嚴重。只要對立氛圍不變,國民黨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社會重回對立無安寧之日

這種金式戰法的後果令人擔憂,連一向被認為深藍的趙少康都為文表達他對這種切割藍綠戰法的憂心,認為將會使好不容易緩和的台灣社會,重新走回沒有是非與對話空間的藍綠對立氛圍,長久而言對兩岸或是台灣本身,都不是件好事。
 
只是在馬、金眼裏哪還有什麼長期打算?除了安全下莊,其他的都不是他們眼中的主要議題。至於選民對此賣不賣帳,還待未來6個月的議題發展。除非大家能夠覺醒,否則就算國民黨大勝,台灣社會也將走進藍綠對決的輪迴中而難有安寧之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