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5日 星期六

馬英九無退路 勢押注習馬會

<轉載自2014215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陳淞山 台灣前考試院保訓會委員/專欄作家>

「馬英九最信任的幕僚」金溥聰終於要回台接任國安會秘書長的職位,此次的回鑾救駕到底目的何在?
金溥聰回朝 難救馬英九

外界的政治解讀從穩定軍心、操盤七合一選舉、安排後馬時期的國民黨接班人事布局到促成「馬習會」的政治鋪陳,幾乎全數囊括馬英九總統完成歷史定位的種種政治關卡,似乎金溥聰就是「搶救英九大兵」的最後政治推手。
顯然,金溥聰這張「政治王牌」的重出江湖,的確證明形同「孤家寡人」的馬英九,主政5年多確實已眾叛親離無力可回天,只能寄望「金小刀」的力挽狂瀾,保馬能夠安全下莊而已。

無役不與的金溥聰既是馬英九的政治分身,也是馬團隊號令天下的攻擊手,此番的回台保馬救駕,任務相當艱巨,既要處理政治聲勢已不可同日而語的民進黨搶攻七合一大選地方執政過半的政治侵逼,又要面對與中國大陸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攻防,同時更要面臨黨內四面楚歌的接班卡位鬥爭角力戰局,以金溥聰之能,恐怕也如同當年的諸葛亮一樣,既難扶起無能之阿斗,也很難止住日薄西山的國民黨政權!
除非,馬英九能在兩岸關係發展的局勢中,有令人驚奇的戰略突破!「王張會」是前菜,接下來的中共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台是「附湯」,今年7月以前完成兩岸服貿協議與互設辦事處的法定審查程序,則是必備的「小菜與配料」,最後「馬習會」的主菜才有機會端上桌。

馬金體制 力鞏威信挽民意
層層關卡、種種挑戰是馬英九絕地大反攻的政治考驗,是金溥聰操盤全局、運籌帷幄的政治考題,是「馬金體制」擋吳、拔王及排連之後最重要的政治戰役,是成或敗?關係着馬英九在國民黨內的領導能力與威信,更牽動着馬英九能否力挽民意支持頹勢、重塑政治領袖形象與魅力的最重要政治指標。

因此,馬英九不能夠敗,也完全沒有退路,他必須孤注一擲,必須能夠促成兩岸領導人會面的「馬習會」,最好還要有所成果!這是馬英九無可選擇、無可迴避的政治宿命,也是他必須為「不統、不獨、不武」的政治定位與主張加以尋求解套的重要開端,馬英九歷史定位的是成或敗也繫諸於此!
孤注一擲 促成馬習會關鍵

既然如此,「馬習會」的會面場合與地點,甚至是會面的身份與稱謂問題就不會是問題,因為這些技術性的政治障礙只是雙方相互喊價的政治籌碼而已,經過雙方枱面下的政治溝通與協商終會各自讓步達成共識。
最關鍵的問題是「馬習會」的會談內容與結果,馬英九要的是能夠會面,習近平要的是兩岸政治談判能夠有積極性的進展與突破!雙方雖然有政治認知與需要的差距,但總會有拉近落差、求同存異的可能與結果。

目前看起來,兩岸主管官員定期化的制度性交流與會面、兩岸領導人的電話熱綫溝通、兩岸共同成立「和平發展委員會」以及兩岸共同發表「和平宣言」等具高度政治象徵性意味的議題,應該會登上談判桌或成為會議主題,不管情勢發展如何,兩岸主其事者是該好好評估、討論其政治連鎖效應與得失結果,早做準備了!
「馬金體制」的再度合體,不會只為救馬保駕而已,重要的是要幫馬英九完成「歷史定位」,兩岸關係發展的進一步積極性突破,是關鍵所在,「金小刀」的出鞘不會只為清理戰場,收拾殘局,「馬習會」只是開端,重要的是下一步如何走?值得觀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