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反恐拖垮美財政 加快中國崛起

<轉載自2017919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大國博弈 撰文: 凌鵾 經濟分析員

上周一為美國9.11恐襲的16周年,當年因此啟動的反恐戰爭仍在繼續,恐襲事件仍時有發生。在這時刻檢視恐怖主義的蔓延狀況和回顧反恐歷程及其效果,確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總體來說,西方反恐有愈反愈恐的趨勢,這表現在幾方面:
9.11十六周年 西方反恐愈反愈恐
(一)美國主導的反恐戰仍在繼續,最近還要增兵阿富汗,成了美國有史以來最長的戰役,但結束之日看來仍遙遙無期。在伊拉克美軍撤出後又要再派兵,且愈派愈多。
(二)恐怖組織愈來愈多且愈兇。拉登被殺後基地式微,但卻浮出了更兇狠的伊斯蘭國。
(三)受恐怖主義影響的地區日廣,中東北非已成重災區。西方的干預帶來了更多的「失敗國家」(failed state),形成了更多的恐怖主義溫床,伊拉克、敘利亞及利比亞等便是明證。此外,激進主義思潮蔓延更廣,令恐怖主義的同情者日多。
(四)在西方發達國內部,竟孕育出土生土長的伊斯蘭恐怖主義力量,進行獨狼式恐襲,令各國防不勝防。
難民逃亡潮 加深歐盟內部矛盾
看來伊斯蘭恐怖主義的活動未來還很可能進一步惡化。與此同時,反恐亦帶來了日益加重的經濟財政負擔,在人員及裝備支出日大外,由此引致經濟活動受阻的損失也日增。更嚴重者,是反恐所帶來的後遺症正逐步浮現且影響深遠。
首先是難民潮,源自中東北非等地的難民不斷外流,首當其衝者是歐洲,每年有以百萬計的難民湧至。這不單引發人道危機,還衝擊歐盟的根基,因為:
(一)影響了歐盟與周邊國家特別是土耳其的關係,令其東擴及南下政策遇上巨大阻力,周邊不安自令歐盟難安。
(二)加深歐盟內部矛盾,特別是東歐多國均對歐盟的分擔接收難民任務要求十分不滿,矛盾日深。
(三)難民問題與其他矛盾疊加,強化了脫歐動力,造成英國公投脫歐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難民問題。
(四)加深歐盟各成員國的內部社會政治撕裂。多國的脫歐政黨都與反難民、反移民勢力聯結一起,令聲勢更盛。在美國也出現了類似情況:特朗普勝選的一個重要因素,便是他的鮮明反伊斯蘭、反移民、反難民政綱。
在美國,反伊斯蘭移民的心態已殃及其他族裔(如黑人、墨西哥人等),並引致白人至上主義、納粹主義及基督教原教旨主義的重興;夏洛茨維爾事件便充分顯示了社會撕裂的嚴重程度。
難民問題反映了伊斯蘭恐怖主義及反恐戰爭所引起的連串後果,與各國原有的歷史問題及其他矛盾結合,令形勢日益嚴峻後果,而這又反過來催動了恐怖主義,使其根基更闊更厚,而伊斯蘭與西方的文明衝突已初步形成。西方發達國出現內生伊斯蘭恐怖主義,更反映了文明融合的局限。
西方干預 造成中東北非亂局
9.11事件引發的禍患卻遠不止難民問題,對世界地緣政局也帶來了根本性變化。
第一是造成了中東北非亂局。反恐戰及其他的西方干預製造了伊拉克等多個分裂國家,為恐怖分子提供了更多活動空間。伊斯蘭國正是由此而生者,現時該組織或因受軍事打擊而沒落,但恐怖主義問題不單未解,還將引來新問題,包括庫爾德族尋求獨立建國,而周邊大國將爭奪遜尼派民眾土地的政治話語權,歐美俄等世界大國亦將牽涉其中。
第二是拖垮了美國。反恐戰每年耗費數千億美元,造成巨大財赤和國債急速增長,小布殊8年執政債務便新增一倍達5萬億美元。由此受益最大的是中國:小布殊新上台時本想大力遏制中國,卻因9.11事件轉移視綫聚焦反恐,令中國壓力減緩而可加快崛起。
9.11事件 轉移美遏華策略視綫
到奧巴馬時代美國本想全力推行「重返亞洲」的圍堵中國策略,又因伊斯蘭國冒起等因素分散了注意力。中美相對實力在過去十多年間因此消彼長變化甚速,而重要原因之一是恐怖主義的影響。中國聰明之處,就是能很好地掌握這個難得且來得意外的機遇期。
可以說,如果當時沒有9.11事件,今天的世界局勢很可能大不相同。展望未來,後9.11世局仍在急劇演變中,恐怖主義仍在發展,中國必須準備好迎接新的挑戰與機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