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6日 星期四

年輕人喊就業難 有企業愁缺人 經濟待復蘇外部挑戰 青年選國企「考公」考研

<轉載自2023316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中國人口出生率連續6年下跌,不過近年高校畢業生仍處於連年遞增階段;同一時間,青年失業率在疫情3年亦呈現波動上漲(見表),意味「畢業即失業」的年輕群體愈發龐大。周一(13)召開的總理記者會上,「大學生就業」作為10條問題之中的一條被提出,顯示輿論對話題關切。但在國內經濟尚未復蘇,外部大環境面臨挑戰下,「搵到工、搵好工」,對處於新時代路口的年輕人並非易事。更加矛盾的局面是,在年輕人喊「找不到工」的同時,有企業亦發愁「招不到人」。

國家統計局昨發布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6%,比1月上升0.1個百分點,高於預期的5.3%。隨着疫情高峰褪去,全國各地3月陸續恢復線下招聘,各類求職網站的信息也逐漸多了起來。在北京,一場春季「海歸」招聘會人頭攢動,吸引數百名留學生。內地互聯網「大廠」美團、知乎展位前,由開始至結束都排着長龍。

有海歸盼進「大廠」 嘆待業者太多

前來參加招聘會的畢業生年齡在24歲上下,大都從英國、美國、澳洲留學歸來,家境優渥。大家期望的薪資多在600010000(人民幣,下同),而留學的年均花費約2530萬。各公司宣傳的年薪「package」,亦普遍在十幾至二十多萬浮動。

不少人表示,「大廠」是自己的「第一志願」,在澳洲修讀管理碩士的小劉說,想投知乎、美團這種「大公司」,因為「希望晉升公平」。英國碩士畢業的小張去年秋招至今未找到合適工作,她感嘆「海歸人太多」。她投遞的職位主要是財務行政方向,同樣「想去美團、寶馬等大公司」,薪資可以調節,但不能太低,「底線是稅後7000元」。

「不光是海外留學生,今年整個社會就業的人數都多,但是受到疫情影響,現在經濟各方面下滑,對於我們求職壓力還是不小。」英國伯明翰大學修讀公共管理的馬同學如是總結。

獵頭公司:國企滿足青年職業安全感

對於求職和工作,畢業生和僱主各有態度看法,惟大環境轉差是共識。參會的一間新加坡全球知名獵頭公司,在會場上人氣遠不如美團、知乎和大型國企。兩名部門主管說,雖然整體上外企薪資更高,但年輕人愈來愈喜歡國企。

「或者說,好日子已經過去,機會變少了」,其中一名主管說。即使北京依然是500強最多的城市,如今央企已佔據大半壁江山。如曾經的老牌外企摩托羅拉(Motorola)、蜆殼公司(Shell)等,現已悉數撤離。

「尤其經歷過疫情,哪家企業都受政策各種影響,然後可能中美關係等等(都有影響)。很多人不再去思考外企這條路,走不通了。而且在北京,解決戶口問題比買房子還難」。該主管表示,國企能解決戶口、不輕易裁員的特質,滿足了年輕人對職業的安全感需求。

位於北京五環之外的立水橋,是昌平、朝陽、海澱三區交界處,匯集大量的外來人口。在此召開的一場銷售類職位招聘會上,則是另一番景象。各公司團隊主管、人力資源部門開啟「搶人」模式,不放過任何一個路過自家展位前的求職者。招聘會由上午至下午2點結束,1點左右已陸續散場。記者採訪期間亦收穫數張宣傳單張,一路被招聘人員熱情邀請「坐下聊聊」。

「市場上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但是又有大把的公司招不到人,是非常矛盾的一個現象」,中國人壽的團隊主管譚女士說。當天她和團隊成員來招人,一上午枱面卻只收到了一份簡歷。

「經過大疫3年,很多人更傾向於穩定的、有編制的工作」。據譚女士觀察,很多年輕人「可以一直先不找工作,但要一直考公務員,即使好幾次都沒考過」。來自湖北的小賈畢業於英語專業,做了幾年外貿後,她發現身邊也愈來愈多同學開始走上考研和「考公」之路。「大家都不想『捲』,『捲』夠了」,她說。雖然曾經的工作和銷售相關,招聘會上沒有令她心動的崗位。

裸辭待業青年:沒合適工作續休息

裸辭後待業半年的小賈心態平和,「沒合適的就繼續休息」。說着一口地道京腔的本地人張先生更加悠閒,「我看這些招聘的時間,還沒有看邊上古玩店多」。職校讀計算機,畢業9年共計工作2年,內容是「幫學校看監控」。「就在家躺着」,他形容自己的日常生活,「沒意思的活兒不幹」。

就業不僅反映民生,也是宏觀經濟的重要指標。李強答問時說,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就業問題,最根本的一條「還是要靠發展經濟」。國家統計局昨發布12月就業數據,其中,青年失業率躍升至18.1%,即幾乎相當於每6人就有1人失業。而國務院去年底發布的就業工作情况報告指出,「十四五」期間16歲至24歲青年人口將達到1.4億左右,估算約2422萬青年處於待業狀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