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9日 星期五

中國成就億萬富豪 還要實現共同富裕

 <轉載自20201011 明報 社評>

瑞銀最新公布全球富豪榜,近四成億萬富豪來自中國,擁有全球16.4%的財富,而且增速極快,過去10年增加了9倍,我們對誰成為億萬富豪不感興趣,但需要研究製造富豪的因素,包括政府政策、營商環境和科技創新等等,還有是政府如何縮減貧富的差距,使得中國成為能夠製造億萬富豪的地方,同時能夠為共同富裕創造空間。

國際財富大轉移,往往是發生世界級重大事件的結果,二次世界大戰、石油危機、金融風暴等等,這份調查的時間緊貼新冠病毒疫情,發現從疫情開始到7月底,中國的億萬富豪從389名增加到415名,很明顯反映中國最早跳出疫情打擊經濟的泥沼,當很多歐美國家還在疫情漩渦中掙扎,更有此消彼長的效果。

億萬富豪從事行業 最多來自科技醫藥

疫情只是偶然因素,實際上,中國富豪的財富迅速增長的原因遠非偶發。2009年,內地億萬富豪的總財富僅為1349億美元,10年後增加到1.19萬億美元,而在一年內,又增加到1.68萬億美元,短短10餘年時間,中國的億萬富豪人數僅次於美國,佔全球38%。究竟是什麼因素可以造就這麼多的億萬富豪,不但其他國家會感興趣,也值得國人認真研究。

從全球的情况看,財富增長最大的行業,是科技和醫療健康,而在中國,從事科技行業的富豪由10年前的68名,急升到今年的234名,醫藥健康行業從48名增加到167名,是億萬富豪總人數的絕大部分,說明中國的發展跟世界潮流同一方向與步伐。當今的科學家,他們的發明與創新,無論是在研發新產品,還是對原有的生產方式改革,為整個工業體系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其幅度與速度,都是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中國能夠把握住這個浪潮走在國際前端,值得驕傲,但不能自滿。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之初,財政極度緊絀,但仍堅持大力發展科技和教育,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而今在航天科技、通訊科技等等領域已躋身全球前列,帶動其他領域的科技,以及為商品製造業和服務業鋪墊。提出並切實執行這個高瞻遠矚政策的幾代領導人,功不可沒。這個政策至今沒有改變,而且還重提重視基礎學科,國家投放在科研的資金,有增無減,問題是能否做到用得其所的高效率。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過去有科學家濫用科研經費,而今的杜絕貪污浪費政策,則變成矯枉過正,對每一筆費用的開支,沒有半點靈活性,使得科學家在應付政府審計時疲於奔命,浪費精力。

中國是全球每年培養最多工程師的國家,高中畢業生也能迅速掌握生產技能而成為熟練工人,這些因素成就中國的製造業一枝獨秀,一度成為世界工廠。而今電子商貿、社交媒體、通訊科技造就服務業成長,而教育體制是否跟得上這個轉變,事關重大。教育部最近宣布改革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培養制度,區分為就業與學術研究做準備的不同課程,並且對大學教授的行為規範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方向值得肯定。但如何具體落實,還有待觀之,特別是美國開始限制從中國招收高端科技的研究生,內地大學要自力更生,改革研究生學制和改善科研氛圍,更是刻不容緩。

營商環境可能受挫 行善積德不能或缺

自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內地的經營環境更加制度化,對適應國際經營環境也更加規範,這些都是讓中國商人在國內與國際市場上大量迅速積累財富的原因,而今美歐國家抵制中國企業,中國商品與服務的擴展空間將會受到限制,將來的國際經營環境將不如從前。

然而,電子商務、金融科技和社交媒體等等科技與創新,是互惠的,金融科技協助融資支持研發,科研成果可以創新產品,社交媒體幫助促銷,電子商貿將貿易伸展到更遠的市場,這些因素不但沒有改變,還在愈趨成熟,將會為更多中國人帶來更多的財富。

中國是過去10年製造億萬富豪最多的國家,鄧小平說過,希望有些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這個遠大的目標,起碼第一步已經實現了。但先富如何帶動後富,讓沒有機會先富的人得到生活和學習機會的保障,僅僅依靠政府設計的稅制進行二次分配是不足夠的,中國歷史上提倡積德行善,現代的西方國家提倡慈善,其實都是希望富起來的不要逃避幫助弱勢社群的責任,但慈善不是制度性的,現代企業應為有志向和能力但因為各種原因不具備機會的人,提供獎學金和實習機會,讓他們實現夢想,這樣才能從機制上做到先富帶動後富,如果大家都對社會責任有承擔,最終共同富裕也不是空中樓閣。中國能夠製造億萬富豪,也應該成為全體國民可持續發展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