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3日 星期四

北京妥處港局 是應對蔡當選最佳起步

<轉載自2020123 明報 觀點版 撰文:王彥晨 台灣新聞工作者>

台灣過去總統大選從未有過如這次般受到香港因素影響,民進黨蔡英文狂取800多萬票,不但國民黨韓國瑜陣營大吃一驚,不少名嘴評論人都跌破眼鏡。選後蔡英文的首場中外記者會,外籍記者半戲謔問她是不是該感謝習近平的「助選」,蔡非常嚴肅地回應,說明她不在兩岸關係上開玩笑。

的確,香港「反送中」由去年中起一連串的演變,深深影響了台灣民心,完全將去年初習近平提的「兩制台灣方案」送入廢紙堆,「一國兩制」的香港先例,讓任何人試圖在台為「一國兩制」行銷都必然徒勞。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說反送中效應如同「海嘯」,實不誇張。

台灣這場選舉在選後出現幾項特徵,其一,投票率高達75%,蔡英文得票之高前所未見,選舉的正當性極高。其二,台灣民意明晰向「一國兩制」說不,國民黨信守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難以為繼。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如不翻修,再難取得多數民意支持。第三,這次大選後台灣受到的國際各方祝賀之豐沛,也史所未見。

解鈴還須繫鈴人,既然香港情勢深深牽動台灣選舉造成目前結果,北京如果不能解放思想,重新評估港台日趨緊密的連動性,從而先由香港着手,在新任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到任後,以全新的心態和開放的態度應對港人民意,重啟溝通大門,那麼北京不但在香港失敗,也會在台灣失敗。

換言之,北京在香港怎麼做,一定要想到台灣人都睜眼在看,直白地說,香港局面至今,外界始終不能明白北京的決策過程,而林鄭站在前面,後面有北京,前面有港警,所作所為,人民都看在眼中,國民黨因為息事寧人、模糊委婉立場,未能在反送中過程中清楚表態,台灣年輕一代不買帳,轉嫁對反送中的同情和對港府的憤怒,這也不是將一切歸於「港獨台獨合流」而能概括。

相反地,簡化了港人對自由民主的爭取,將民意推到對立面,這鑄下局面長期失控的敗因。另一方面,香港情勢的話語權在台灣則由綠營掌握,因為國民黨自甘沉默。北京在港愈硬,就等於不斷往民進黨蔡陣營送槍炮軍火。這場選戰熱火朝天,最終不能不說,北京在香港誤判也就間接造成痛失台灣。

客觀審視港人民意期待 好好回應

說「痛失」台灣並不為過,選後國民黨短期內難以中興,民進黨仍一黨獨大、完全執政(總統和國會過半),這是自兩蔣以來前所未有的權力集中,北京必須理解,由國台辦出面將立場宣讀重申,絕不能應對民進黨已經啟動的、取得台灣多數民意支持的新興民意「心靈契合」,反而是說一次,讓人討厭一次。正本清源之道,不妨趁台灣大選吸引多數目光,而香港情勢稍見冷卻之際,客觀現實審視港人的民意期待,好好回應,繫鈴之人妥適解鈴,「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港在台在大陸,道理都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