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9日 星期日

從劉欣Vs.崔西辯論 看中美新冷戰


<轉載自201969 明報 觀點版 文:林泉忠 東京大學法學博士、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前副研究員>

正當中美貿易戰打得如火如荼之際,一場別開生面同時也是史無前例的中美當紅女主播之間的「電視辯論」,在萬衆矚目下於530日開打。兩人在這場電視辯論的設定及辯論過程中的精彩過招,似乎恰如其分地折射出當下中美兩國在呼之欲出的「中美新冷戰」格局中各自所處的地位。同時,這場辯論也揭示了作爲挑戰者的中國,在經濟總量即將超越美國前夕,無可避免地面臨兩大課題----「改革開放」及引進市場經濟40年以來一直面對的「國際接軌」問題,以及「崛起」後尤其正在積極推動的「一帶一路」國際戰略下,成就經濟飛躍、國力迅速增强的「中國模式」能否擴展、如何「外溢」的問題。

這場電視辯論,是由美國福斯商業網(Fox Business)女主播崔西(Trish Regan),向中國央視旗下環球電視網(CGTN)主播劉欣下戰帖的形式而展開的。如此的設定,即「主場—美國;挑戰者—中國」的格局,正是21世紀初期當下中美兩國在國際秩序中各自地位的寫照。辯論由翠西主動邀請,也象徵著華府已經承認中國作爲21世紀美國最大也是最難應對的挑戰者地位。

美國承認了中國的挑戰者地位

歷史上,新興大國的崛起與舊有區域霸權之間發生摩擦乃至於衝突的緊張關係案例不勝枚舉。歐洲在大航海時代後先後經歷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等新興帝國的崛起,到了19世紀則形成了大英帝國獨霸天下的世界格局。19世紀後半葉興起的德意志帝國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運籌帷幄下統一了全德國,「實現了德意志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此歷史脈絡下,崛起的德國遂逐漸成爲在世界叱吒風雲的大英帝國不二的挑戰者。

當世界的殖民地已幾乎被大不列顛帝國等瓜分完畢之際,新興德國國力的「外溢」,構成了德國搶奪其它殖民帝國屬地的新格局,結構性地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儘管俾斯麥並不傾向輕易「外溢」,然而在國力急速膨脹的情勢下,殖民主義思潮在德國的萌芽已無法阻擋。事實上,在1884年至1885年之間,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德屬東非、新幾内亞東北及周邊島嶼(後稱「俾斯麥群島」)就是在俾斯麥治理下,成爲德國最早期的海外殖民地,也為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在歐洲殖民地競逐遊戲中成長起来的美國,自然是熟悉如此新舊帝國更替的歷史演變。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自身蛻變為20世紀的世界新霸主,在經歷了二戰後冷戰時期挑戰者蘇聯的興衰後,映入山姆大叔眼簾的,是隨後中國崛起的新態勢。換言之,之於當今的美國,新舊霸主的競逐與更替並非只是歷史記憶,更有親身經歷的切身體會。而當美國開始意識到「中美新冷戰」來臨之際,近年來中國在南海的强勢作爲及波及區域廣大的「一帶一路」國際戰略遂成爲中國國力「外溢」,即挑戰美國世界霸主地位的「挑釁行爲」。

劉欣的「此地無銀三百兩」

崔西在16分鐘的電視辯論中,一開始一副咄咄逼人的强勢態度,某種程度突顯了當下霸主對挑戰者缺乏足夠尊重乃至不肖一顧的自我中心主義神態。另一邊廂,雖然並非主場,非母語的劉欣卻以流利的英文應戰,神情不卑不吭,應對犀利有加,如實地反映了已具挑戰者實力的中國不輕易甘拜下風的自信。

另一方面,劉欣在兩方面的應對所出現的不自然反應,卻也暴露的崛起中國難以克服的難題。這是一場就公平貿易、智慧財產權、華為、關稅以及「國家資本主義」等議題進行了對話。崔西一開始「先入爲主」地將劉欣視爲統治中國的共產黨的一員看待,然而劉欣卻拼命地强調自己並非共產黨員、不代表中國共產黨。或許劉欣所言都是事實,似乎就像許多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或工作的中國人也並不樂意將自己與共產黨扯上關係,而是希望把他們個人與共產黨分開看待的想法一樣。

然而,劉欣的「過度强調」,卻使自己陷入了「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窘境。習近平在2016年主持召開的「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提出「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必須姓黨」的要求,因此「黨媒姓黨」已是中國官媒的基本原則。而此次劉欣以央視旗下媒體主播的身份參加電視辯論,恐怕也無可避免地需要得到中宣部的批准。中國如今熬人的經濟成就,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治理下達成的,爲何非要「撇清」和共產黨的關係呢?言下之意,莫非暗喻中國由共產黨治理不是一個正常的形態?

一言以蔽之,劉欣的「撇清」突顯了中國與世界恢復交流的這四十年來,在如何與「國際接軌」的議題上充滿矛盾的困境。一方面,中國在「改革開放」後,引進市場經濟的元素,大致正面看待中國人與世界的交流,並鼓勵中國企業打進國際市場,希望中國在經濟、科技等領域,與「國際接軌」。在此過程中,並不樂意强調中國的「特殊性」。

留給崛起中國的兩大課題

然而,基於統治合法性的原理,北京另一方面則强調中國今天的成就,恰恰是因爲共產黨治理國家有方所致。同時,北京拒絕中國在經濟起飛後,像其它國家和地區一樣,走向民主政體轉型的方向,並且將自身定位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爲了維護如此治理模式,不僅禁止國人瀏覽幾乎所有境外非北京控制下的新聞媒體,也堅持不開放中國人使用Google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世界常人使用的社交軟件。如此的治理方式,也成爲國際社會一直無法將共產黨治理下中國視爲「普通國家」看待的緣由。這也是產生翠西「偏見」的問題所在。

整體而言表現出色的劉欣在辯論中遇到的另一個難題,是當崔西問及如何定位「國家資本主義」時支吾以對、不知所措的時候。熟知西方語境的劉欣,不可能沒聽過「國家資本主義」,問題恐怕是聰明敏捷的劉欣已意識到一旦言及「國家控制資本、控制市場」等内涵時,將使自己在接下來與之密切相關的華爲及智慧財產權問題上陷入窘境。

近年來,尤其是始於中美貿易戰的「中美新冷戰」揭開序幕後,中國鼓勵官方媒體積極參與全球對話,以塑造國際話語權。劉欣勇敢接受美國主流媒體主播的辯論,正是在此中國與美國乃至國際社會關係發生新變化的脈絡下出現的。

只是,一方面在與「國際接軌」議題上欲走還留、無法跨越的内在矛盾下,又因國力的增强而迫不及待要在南海問題及「一帶一路」戰略展示世界影響力的「外溢」舉措下,穩居一個世紀的世界霸主美國如今已經決定「變臉」,中國作爲挑戰者要面對今後美國放長戰線的敲打、世界的質疑,「辛苦」的日子恐怕才正在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