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

從林鄭身上學到的七件事

<轉載自2019626 經濟日報 國是港事 :李兆波 香港中文大學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課程(IBCE)聯席主任及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因《逃犯條例》修訂而鬧出大風波,更幾乎令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淪陷,其實她也不是一無是處,大家可以從她身上學到七樣東西,以後引以為鑑。

不了解社會 房屋青年政策無效

第一是驕傲,特首作為天主教徒,大概應該知道聖經的教導。聖經箴言第6章說:「耶和華所恨惡的有六樣,連他心所憎惡的共有七樣:就是高傲的眼,撒謊的舌,流無辜人血的手,圖謀惡計的心,飛跑行惡的腳,吐謊言的假見證,並弟兄中布散分爭的人」。

明顯地她有高傲的眼,撒謊更不用說了,當然會弄至焦頭爛額。很多家長甚至是前輩一定會教導年輕人切勿驕傲,因為驕兵必敗。人力資源管理的人一定知道,如果有兩位候選人,一位是聰明的,但驕傲、難以與人相處、自把自為;另一位沒有那麼聰明,但謙虛、肯學、肯問,很容易和團隊的人一起,接受意見,不用說,一定會選後者而不是前者。

她不了解環境,這和不少AO畢業後便當官有關。每天有政府車輛接送,不明白上下班時港鐵的擠迫,更不懂使用八達通。616日星期日200萬人大遊行那天的早上,已有人利用網上資訊的大數據算出會有百多萬人出來,作為特首似乎看不見。更甚的是出來遊行的大多數是年輕人,一些平日默不作聲的、害怕被太陽曬黑的也出來遊行,為甚麼呢?除了是《逃犯條例》外,政府多年來在房屋及青年政策上可謂一無是處。

她不了解歷史及環球的形勢,現時正值中美貿易戰的多事之秋,爭議的事最好少做,而今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也是64事件30周年,前者本應是普天同慶的日子,但在香港卻竟然發生暴力清場,示威者血流滿面的場面。如果特首知道這些日子的敏感性,應該小心行事才對。再者,陳同佳事件涉及台灣,幾代領導人以至台灣及美國的總統也是以較為模糊的政策來應對,區區一位香港的特首當然沒有智慧去解決。

不納諫言 收錯情報致亂局

她沒有用人唯才,很多時候,說相反話的人其實是說出了事實。這次無論是資深的大律師、議員、學者皆進諫,這次那麼多的年輕人出來,顯示了政府的青年政策出了大問題。甚麼委員會似乎發揮不了作用,而一些成員更是離地,絕對不了解年輕人的想法。試想想每年收取數以十億元計的股息,其想法肯定和年輕人有很大的落差,以戰爭的角度看,這些情報大錯特錯,才會弄致亂局。

還有是有些司局長,特別是保安局局長,觀其在立法會的表現,不但沒有承擔,而且言詞笨拙,絕對和負責一個國際金融中心保安政策的人不相稱,可以說,大學內神科的一年級學生無論在內容及簡報的水平也比他好一萬倍,有人更懷疑當年他是如何考到見習督察的。

她絕對是沒有謀略的人,有謀略的人懂得以退為進,不會只是好打得,因為好打得沒用,隨時被人跣了一腳後便全軍覆沒。原本只是陳同佳案,很容易便解決,她卻發展成為一個全方位的移交逃犯框架,當然遇上重大的困難。有管理經驗的人一定會懂得,階段發展的道理,如發展一個資訊系統,一定由最簡單的開始,跟着才碰複雜的東西。

她不懂得面對失敗,年輕時成績優異固然高興,但也要學會團隊的運作,以及從失敗中學會成長,從未失敗的也不會成功,因為人生總會有不如意的事,最好是在年少時遇上逆境甚至是失敗,這才會步向成功。林鄭考試高分不代表整個人高分。大企業在聘請見習管理人員(MT)時,很多時要求到不同的崗位,甚至是去前綫工作一段時間,目的是拓寬視野,有了這些經驗便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作決策時便可以減少失誤。

管理學政治學上 視作負面教材

她不了解市民的心聲,特別是年輕人的心聲。他們出來遊行,除了表達不滿外,也有點像參加派對的氣氛,朋輩去了以及在社交媒體貼上照片,他們也有點壓力,當然和暴動談不上關係。我以一個比喻,有養狗的人會知道,主人離開單位時,狗狗大多會拍門、大叫,回來時也大跳、大叫,不明白狗性情的人可能以為狗狗在發惡,想咬人,原來牠是不捨得主人離開及歡迎主人回來。政府官員使用「暴動」這詞彙前,不妨從字典看一下。根據國語辭典修訂本,暴動是指「群眾共同實施不法的暴力行為,其所用方式有威脅、打鬥、破壞等,以致造成險惡事情,嚴重破壞社會秩序及安寧。」看看612日的情況,不至於「群眾共同實施」及「嚴重破壞社會秩序及安寧」,否則已宵禁。

在《逃犯條例》修訂前,其實林鄭頗受年輕人歡迎,如在社交媒體展示合照,邀請其作典禮嘉賓等,他們以此為榮。事件後,相信很多人也會不認她,最好不要參加其他人舉辦的活動。歷史上有彼得不認耶穌、猶大出賣耶穌,相信林鄭無論在管理學、政治學、神學以及子女教育,都是很好的負面教材:不要學林鄭月娥的剛愎自用、目中無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