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內地醫病難 人人都叫苦

<轉載自20141017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北漂觀微 撰文: 余子遊 北京金融投資經理>
港人北上生活在衣食住行上開始時不適應,不到幾個月通常都能順利融入,但一旦生病就痛苦了。對內地醫療系統不了解以及跟香港水平的差距,立即提醒了我仍然是外地人!
筆者最近陪朋友去北京公立醫院求醫,就碰上不順利經歷。
友人急性盲腸炎發作,習慣了在香港私家診所隨處可見,但在北京則寥寥可數,怕事怕麻煩便一直不到醫院檢查。過了三天「爆腸」終於不得不爬到附近公立醫院急診室,猶如進入迷宮。
醫院人滿之患 做手術折騰多
內地醫院分一到三級,每級再劃分為甲、乙、丙三等,在北京這種大城市,三甲醫院人滿之患不亞於早上地鐵!醫生、護士和醫務人員水平是不用質疑的,但問題是中國人都「追求完美」,大病小病都往三甲的奔。我們在急診室排在前面的老人是十天前摔倒的(真需要佔用急診室資源嗎?)。
內地醫院病人經常「走數」,所以從門診到每個檢查項目都要先交錢後進行,我們從不同檢查室到收費處來回跑了好幾次,對行動不便的病人很是折騰。(為甚麼不能推廣微信支付?連按摩店都推廣了。)病人多護士少是毛病,病人自己拿着幾個打點滴的瓶子上樓自己操作,我還是頭一次見。
經過幾小時檢查後外科大夫出場,他說朋友病情嚴重必須動手術,心理準備好後大夫卻淡淡然道出:「我們沒有床位!」朋友差點兒暈過去,一兩小時後托關係去了一家二級醫院,跟盲腸一刀兩斷保住了命。
「沒有床位」此話怎樣解讀?另一個北京朋友面帶「你懂的」表情說道:「君不見大堂最中間就是提款機嗎?」我楞了。作為香港人不諳潛規則可以理解,同時也引發了我的其他思考。
在北京遇到的老人在摔倒後十天去醫院看急診,本人對於這做法真不敢苟同,但老人也可能沒辦法。這情況凸顯全科醫生(GP)的重要性,起到了便利、分流和提供第二意見的作用。英美醫療系統有「社區醫療」建立,全科或家庭醫生是第一道防綫,內地適宜引入。
筆者在英國唸書時候,一開始也很驚訝為何學校診所早上沒有醫生只有護士。後來看診後才了解專業護士知識和經驗都豐富,小病情他們夠資格處理,大事才轉給醫生,體現了亞當史密夫的分工理論。當然,成功前提是社區醫療前綫人員須受到信賴及尊敬。
醫生「收紅包」腐敗 損醫療形象
談到對醫療人員的尊重,在北京每當上公共衞生間時看到的全都是「尿頻?分叉?你有前列腺炎!」(必有童顏巨乳「女護士」照片)這類廣告,那是空談的。低質私立醫院以「過度醫療」謀取暴利(吊鹽水治療感冒,在香港真是難以想像。),削弱醫務專業形象同時也製造不良保健信息,誠非老百姓福祉。能否效法英國、香港般限制醫生氾濫賣廣告?治療信息對普通人嚴重不對稱,而多數病人對某疾病都是「一次性消費」而不是回頭客,粗放式廣告宣傳容易產生經濟學上所謂的「檸檬效應」。
在內地,這幾年所謂「醫患關係」陸續成為媒體焦點,有不少病人或家屬拿刀砍醫生的個案,嚴峻矛盾往往是制度造成。工作量大但工資少導致士氣低落,也是醫生「收紅包」腐敗原因,貶低了醫療專業形象。
目前社會風氣,大學生都想當公務員、當官,我就聽過不少醫學生都感覺自己選擇錯誤。其他專業行業也一樣,在香港很受尊重的律師、教育、新聞行業,在內地都吃力不討好。筆者看目前中國社會走到了拐點,中產階級迅速形成,要全面進入小康社會時代就必須對專業行業體制提升,通過薪酬水平、激勵舉措、媒體宣揚等推進。
當然除了政府那隻手,還有市場那無形的。價格高昂的高質量私立醫療服務在內地大城市受到追捧但未成氣候,一般老百姓沒有私人企業(如外企)提供私人醫療保險的自然不敢碰。私人醫療保險是否值得多對個人推廣?在超貴私人醫院和超載公立醫院中間,是否存在未開發市場間隔,如公私合營模式(PPP)?香港醫療人才在這方面動腦筋的估計不少,香港經驗和專業性有借鑑價值。
這幾年內地熱鬧討論醫療改革但還沒見大刀,筆者不是專家也不知道改革需要打點滴還是吃重藥,但還是對此翹首以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