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

千億永暑造島 三大戰略目的

<轉載自20141031 明報 中國版 撰文:梁國樑 香港軍事評論員>

中國正在南沙群島的永暑礁進行一項龐大的造島工程,其規模之宏大可與上海洋山港工程、渤海南堡曹妃甸工程等量齊觀,其戰略價值、軍事價值更是無可估量。工程費用預計達千億,接近上述兩項工程的費用,人們最終還能看到,一座宏偉的城市將矗立在浩瀚的南海之中。

近日,澳洲發表了香格里拉對話亞太安全高級研究員(Shangri-La Dialogue Senior Fellow for Asia-Pacific Security)內爾(Alexander Neill)的文章,講述他乘坐美國航母「卡爾文森號」從關島到新加坡的經過。文章稱:「在關島演習後,卡爾文森號穿過蘇里高(Surigao)海峽進入南海,橫切(經南華水道)中國宣稱的領土(指南沙群島),經過中國正在建造的島嶼和機場(指永暑礁),經印尼納土納島抵達新加坡。」

上述是美國航母經常走的最便捷和安全的航線。美國航母也可由巴士海峽進入南海,經南沙群島北面到新加坡,但繞了彎路,且在中國反航母導彈射程內。

可切斷關島與新加坡航線

菲律賓米沙鄢群島與棉蘭老島之間的保和海(Bohol Sea),東部入口就是蘇里高海峽。二戰初期,日、美海軍在此打了一場大海戰,美軍失敗,從而退出菲律賓。保和海西部與蘇祿海相連,穿過蘇祿海西部的巴拉巴克海峽(Balabac Strait)便進入南沙群島,穿過南沙群島中部東西向的南華水道,便進入南北向的南海主航道,永暑礁扼在十字路口,有中國駐軍的華陽礁、赤瓜礁在南華水道南北,與永暑礁成品字佈局。
南華水道將南沙群島劃為南北兩塊,南沙群島暗礁密布,是航行禁區,中國千多噸的護衛艦也曾在此擱淺,唯獨南華水道沒有暗礁,而且很寬闊,水深過千米,便於核潛艇航行和埋伏,中國控制此水道便能切斷關島和新加坡兩大航母基地的聯繫。還可反過來利用這條航線,突破第一島鏈到達關島,從後將美國一軍,這就是永暑礁建島第一大戰略意義。永暑礁令中國大型海空基地往南移了1000多公里,更靠近印度洋,成為「海上絲路」戰略的重要支撐點。

1016日永暑礁造島已達1平方公里,為太平島一倍,成為南沙第一大島,短短11天後的27日,衛星圖片顯示又長了一倍,一條約3500米的跑道已成形,並開通了與西南角原礁堡的陸上通道。

可泊航母編隊核潛艇

永暑為一環礁,狀似欖形,中央潟湖計劃闢為大海港,面積約36平方公里,南部軍港和北部民港約各一半,僅軍港面積便已超過青島海軍基地,可停靠航母和一個驅逐艦支隊、一個潛艇支隊和數艘核潛艇。北部民港可泊大型貨輪和漁船,並駐守海監南海總隊一個支隊和漁政支隊。

潟湖的南北為陸地,透過吹沙造陸可獲68平方公里土地,南部略小,為軍事區,計劃建一個軍民兩用機場,可駐守逾百架各型軍機。北部也建一個民航機場,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客機。北部46平方公里留作城市用途,其餘30多平方公里用作農地,專家估算所產糧食可夠8萬人1年食用。島上有3個合共6平方公里的淡水湖,蓄水6000萬立方米,相當於北京十三陵水庫容積。九成水可供出口,估值60億人民幣,每年有數萬艘船經過南海,順道帶到缺水的中國北方,可解決一兩個城市用水難題。

永暑礁建島的第二個戰略目的,是成為大型海洋漁業基地,集漁業生產、加工、科研於一身,從而改變和優化中國人的食物鏈。

遠離大陸建海洋基地助培訓

中國建設海洋大國和海洋強國,人才是關鍵一環,一個遠離大陸的海洋基地,對訓練軍人、大中學生有莫大幫助,這是永暑礁建島的第三個戰略目的。日後可以看到搭載軍人和學生的訓練艦,一艘接一艘來往於大陸和永暑礁基地之間。

目前中國嚴密控制下的南沙島礁超過30個,控制海域面積超過南沙的一半,中國並不急於開採當地油氣資源,這是為子孫後代的長遠利益打基礎。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卜睿哲:習馬會並非不可能

<轉載自20141029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據《中國時報》報道,馬英九總統日前宣布由前副總統蕭萬長擔任亞太經合會(APEC)特使出席領袖峰會,習馬會確定破局。美國在台協會(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28日表示,習馬會並非不可能,而是取決不同議題的共識,包括舉辦場所是國內或國際,是否黨對黨、領袖對領袖會面,雙方如何稱呼,及透過對談的目的。

卜睿哲28日出席「2015年台灣內外政策環境的展望」研討會,針對兩岸政治對話,卜睿哲認為,不太可能發生,因台灣民眾還沒準備好接受政治對話,加上雙邊在台灣議題有概念上的不同。

盼北京予台灣更大空間

談及台灣國際空間,卜睿哲呼籲,希望北京在2015年能給予台灣更大空間,不要限制台灣的國際合作範圍,不過根據過去6年發生過的事看來,他對此不太樂觀,但他仍強調,北京若能更尊重台灣國際空間,更能贏得台灣民心。

卜睿哲先前曾到香港親眼見證「佔中」,他說,香港面對的內部挑戰與台灣類似,包括經濟不平等、貧富差距、年輕人就業等問題,港台面臨同樣的公民運動興起,將大幅改變國內政策,北京對港態度可提供長期資訊,他希望港府不要採取激烈手段對付學生。

卜睿哲上月在美國出席研討會稱,對2016總統大選,美國不會默不吭聲,會提醒台灣選民美國的利益,此話遭民進黨立委批評替國民黨助選。

卜睿哲28日受訪說,若他與前AIT台北辦事處長包道格的發言能影響台灣選舉,這值得政治科學界好好研究。卜睿哲說,還需進一步了解民進黨朋友的說法,但自己從沒試圖告訴台灣選民如何投票,目前他並不知美國政府會怎麼做,因離大選還很遠,不過,他強調,美國政府不論做任何動作都不是為了支持特定政黨。

卜睿哲舉他在1999年大選期間代表美國政府發聲明為例,他自認聲明中立,但另一方卻認為美方選邊站。

卜睿哲表示,美國過去曾在台灣選舉前發言,未來2016也會做類似的事情,不過對美國而言是處於兩難,美國一方面認為台灣選民應自己選出領導人,但新政府的政策會影響美國利益,所以美國會希望台灣民眾能將此納入考慮。

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北京報復馬英九

<轉載自20141028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北京昨日高調公布台灣情治機構策反在台陸生的「間諜案」,有人說是為報復台方揭發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被指向大陸泄密的共諜,這種說法顯然是不了解大陸在兩岸諜戰史中的慣常做法,即多數情下「只做不說」,一旦大張旗鼓,必有對台北不滿的政治用意,這一波高調的間諜案曝光,顯然是衝馬英九總統的「雙十講話」而來的。

馬撐佔中的雙十講話

在今年的「雙十講話」中,馬英九打破慣例,大篇幅談論兩岸四地的民主政治,尤其對香港的民主運動公開表示支持。

此舉顯然引發了北京的不滿,國台辦罕見地兩度發聲,指摘馬「說三道四」,加上馬英九連番在「習馬會」上做文章,又表態支持美國重返亞洲的「再平衡」戰略,都令北京不悅。

大陸利用曝光台灣間諜來表達對台灣當局的不滿早有先例。1999年李登輝拋出「兩國論」,令兩岸兩會商談中斷後,北京就高調宣布破獲解放軍中的台諜劉連昆少將案;2003年陳水扁宣布翌年將舉辦公投,「改寫歷史」,又提出「一邊一國」的口號後,年底北京就公布了8名台灣間諜在大陸落網。此次情,與前兩次極為類似,北京都是藉台諜案來「敲打」台灣執政者。

當然不是說兩岸關係無大事時,大陸就會放任台諜任意作為,而是引而不發,採取低調警告、限制、驅離,即使拘捕也只做不說,大家心照。

報復一石數鳥 衝擊不大

大陸當然也理解馬英九近期的言行有為年底選舉所迫的不得已,但與過去為求兩岸關係平穩而委曲求全的做法不同,適當的報復,既「成全」了馬英九營造「不親中」形象的需要,也適當向國民黨敲響警鐘,更向台灣未來執政者立下警示,可謂一石數鳥。

當然公布台諜案並不會對兩岸關係造成太大衝擊,北京對台仍是一手軟,一手硬,因此,「習馬會」雖然破局,下月的APEC峰會,還是首次允許台灣代表蕭萬長的華航專機進出北京機場。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黨大法大未有定論 依法治國易成空談

<轉載自20141027 明報 社評>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閉幕,這次會議由始至終受到注目的原因,是會議重點是「依法治國」,綜合會議公報內容,這次全會就依法治國提出了六大任務以及具體做法。六大任務當中,包括了加強憲法實施、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加強法治隊伍建設,以及最受注目的中共「黨的領導」。前五項若能按此目標切實發展,當是內地法治觀念抬頭的彰顯,對內地人民更是好事;但是「黨的領導」這一環若仍未釐清中共與司法機關的關係,即未能做到司法獨立,前五大任務做得如何出色,依法治國仍然可能是空談。

四中全會新聞公報列出一些以前未見的內容,包括健全憲法實施及監督制度,內地法律學者認為,這可以視為較過去更重視憲法實施,未來人大有望通過監督制度,以助判定某些法律是否違憲。此外,公報中也有提及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紀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於實際司法工作而言,這些安排至低限度在司法工作層次可能起到某些作用。過往內地地方部門書記兼管政法的做法亦在扭轉當中,結合上述的新內容,如果能夠切實執行,對法治工作有一定提升。
四中全會受到注目的原因,是因為中共在打貪運動後的一次全會,一般認為會就中共中央政治局前常委周永康案有所提及,但上周四發表的會議新聞公報沒有提到周永康,這可能是周案仍在調查當中。然而即便如此,周案到底涉及的罪行以及未來的司法程序,仍是內地政治的大事,中共切不可以為可以輕易走過場,否則的話,民心不服,對未來推動法治的努力事倍功半。

政法委高於「兩高」黨大於法彰彰明甚

不過,周永康案畢竟已經展開調查,只差在調查及審訊會否有透明度,讓內地社會從中汲取教訓:像周永康般以「維穩」為名而上下其手,炮製獨立的司法王國政法系統,耗用幾千億維穩經費搞得全國上下緊張兮兮,像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的嚴苛保安措施,北京卻因此變了鐵桶般密不透風。

中央政法委不屬於國家行政部門,是中共黨內一個機關,現任書記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孟建柱,委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健明,兩個本應獨立的法檢系統負責人,都在政法委書記麾下,這種以黨代政的做法,最好在依法治國方針之下清除淨盡,這樣法治才可以全面開展。四中全會之後接舉行中紀委全會上,公開報道並未提及周永康案,未來發展值得留意。

以黨治法現象的出現,客觀上與中共仍未解決「黨大抑或法大」的老問題有千絲萬縷關係。這也是一個延續近30年仍未解決的司法發展死結,「黨大抑或法大」的質疑首先出現於1985年,時任人大委員長彭真被香港傳媒問到這個問題時,坦率表示「我也不清楚」。當時中共剛經歷文革,百廢待興,改革開放才起步,若那時未能就此釐清情有可原;惟是已近30年後的今天,四中全會的新聞公報仍未有就此說明清楚,而仍是強調「黨的領導」,「力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黨的排名高於其他,恐怕這一討論此刻不可能有清晰結果。

法治教育長年匱乏 地方官員干預司法

內地的法治多年來一直予人詬病「有法不依」,個別地方上的情更是惡劣,這與法治教育不彰有關,但長久以來的官僚架構更是促成情惡化的主要成因之一。黨政官員兼任政法工作,造成干預司法情普遍,如此之下,不要說監察司法,連司法系統不受干擾也難以做到。今次四中全會受到注目,便是人們對「依法治國」能夠徹底落實,並且做到真正司法系統獨立的期許。習近平上台以來,在打貪方面展現強勢,貪官手到拿來,但如今「依法治國」所面對的是幾十年來的黨大於法的迷思,能否有所成,是國人目光所在。

Is Party above law?

THE CURTAIN has been brought down on the 4th plenu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t drew attention as long as it lasted because "running the count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was high on its agenda. The communique of it says it was decided at the plenum that the Party should accomplish six tasks: to enforce the constitution more vigorously, to speed up building a law-abiding government, to increase judicial credibility, to raise the people's awareness of the rule of law, to make efforts to put together a force of law officers and to ensure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The sixth task has drawn more attention than any of the other five. However, unl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judiciary is exactly defined, there can be no judicial independence, and it may be idle to talk about "running the count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however splendidly the first five tasks may be accomplished.

The Committee of Political and Legislative Affairs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is a Party organ rather than a government department. Meng Jianzhu, who sits on the Politburo, is now Secretary of it. Its members include President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Zhou Qiang and Procurator-General Cao Jianming. Though the judiciary and the procuratorate are supposed to be independent, their heads are under Meng's command.

The Party controls law officers. This actually has to do with the fact that the Party has yet to make it clear whether it is above the law or subordinate to the law. This question has long remained unanswered. In 1985, a Hong Kong journalist put it to Peng Zhen, who was then Chairma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He said frankly, "Even I am not sure." Nearly three decades has now elapsed, but it is not clearly answered in the communique of the 4th plenum. The communique just stresses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d says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ort to put together a force of socialist law officers that are loyal to the Party, the country, the people and the law. As the Party comes before any other, nothing clear is likely to come out of any discussion at this moment.

The mainland authorities are supposed to uphold the rule of law, but they have over the years been criticised for not abiding by the law. Things in certain localities are particularly bad. This has to do with the fact that little has been done to educate the people about the rule of law. However, a main reason why things have rapidly worsened is that the bureaucracy has remained as it was a long time ago. Party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control organs of the law. That is why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has often been interfered in. This being the case, it is hard to protect the judiciary from interference, still more supervise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The 4th plenum drew much attention because people hoped the country would actually be ru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nd the judiciary would become truly independent. Since he took office, Xi Jinping has seemed vigorous in cracking down on corruption. Corrupt officials have been caught. However, though the Party keeps talking about "running the count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it is faced with a myth that has been in existence for decades - that it is above the law. Let Chinese people watch if it will succeed.

黨大法大未有定論 依法治國易成空談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閉幕,這次會議由始至終受到注目的原因,是會議重點是「依法治國」,綜合會議公報內容,這次全會就依法治國提出了六大任務︰加強憲法實施、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加強法治隊伍建設,以及最受注目的中共「黨的領導」。若仍未釐清中共與司法機關的關係,即未能做到司法獨立,前五大任務做得如何出色,依法治國仍然可能是空談。

中央政法委不屬於國家行政部門,是中共黨內一個機關,現任書記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孟建柱,委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健明,兩個本應獨立的法檢系統負責人,都在政法委書記麾下,這種以黨代政的做法,最好在依法治國方針之下清除淨盡,這樣法治才可以全面開展。

以黨治法現象的出現,客觀上與中共仍未解決「黨大抑或法大」的老問題有千絲萬縷關係。1985年,時任人大委員長彭真被香港傳媒問到這個問題時,坦率表示「我也不清楚」。已近30年後的今天,四中全會的新聞公報仍未有就此說明清楚,而仍是強調「黨的領導」,「力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黨的排名高於其他,恐怕這一討論此刻不可能有清晰結果。


內地的法治多年來一直予人詬病「有法不依」,個別地方上的情更是惡劣,這與法治教育不彰有關,但長久以來的官僚架構更是促成情惡化的主要成因之一。黨政官員兼任政法工作,造成干預司法情普遍,如此之下,不要說監察司法,連司法系統不受干擾也難以做到。今次四中全會受到注目,便是人們對「依法治國」能夠徹底落實,並且做到真正司法系統獨立的期許。習近平上台以來,在打貪方面展現強勢,貪官手到拿來,但如今「依法治國」所面對的是幾十年來的黨大於法的迷思,能否有所成,是國人目光所在。

當年今日﹕Police-ICAC clashes

<轉載自20141027 明報 加東版 港聞版>

On 28 October 1977, thousands of police officers and their relatives held an angry demonstration against the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 (ICAC). Some of them even stomped into (憤怒地踏入) the ICAC building, injuring several ICAC officers.

1. Background

Corruption was rampant (猖獗的) in Hong Kong in the 1960s and 1970s. For instance, people who needed medical treatment might not get it if they would not tip the ambulance crew, and citizens had no choice but to offer bribes when they applied for public housing or school places.

But it was police officers that were most unscrupulous (肆無忌憚). Lowly-paid police officers on the beat demanded bribes from shops and stores, while their superiors amassed great fortunes by putting up police positions for sale.

2.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CAC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CAC was triggered by the furore (騷動) over Peter Godber (葛柏), who was a Chief Superintendent (總警司) of the Royal Hong Kong Police Force. Discovered to have amassed no less than HK$4.3 million, he fled to Britain to the outrage of Hong Kong citizens. To address their anger, Murray MacLehose (麥理浩), who was then governor of Hong Kong, set up the ICAC to handle complaints about corruption.

That led to discontent among police officers, as corruption had been so widespread among them that basically policemen of all ranks could be convicted. The two sides increasingly came into conflict, as ICAC officers repeatedly made high-profile arrests in police stations, much to police officers' anxiety. This culminated (到達最高點) in the 1977 clash.

3. The clash

Around 5,000 people who were police officers or their relatives descended on the Hong Kong Police Headquarters on 28 October 1977, demanding that Brian Slevin (施禮榮), who was then Commissioner of Police (警務處長), address the "low morale" among them resulting from the ICAC's actions. About two hundreds of them made their way to the provisional headquarters of the ICAC in Admiralty. They clashed with ICAC officers, injuring five of them.

4. The decision of pardon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was faced with a tough decision. Should the ICAC press on with (繼續) its investigation of corrupt police?

Immediately after the clash, Governor MacLehose convened an emergency meeting with Jack Cater (姬達), who was then ICAC Commissioner, and some senior officers of the police and the British Forces in Hong Kong (駐港英軍). MacLehose reportedly thought of having the forces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But the military disagreed, arguing that it would do Hong Kong no good to pit the military against the police.

Having weighed up the pros and cons, MacLehose announced on 5 November 1977 that all those who were suspected of bribery but had not been charged as of 1 January 1977 would be pardoned (特赦). The police were appeased, at the expense of the morale of ICAC officers.

5. Later events

Many years later, after Hong Kong's handover, the police clashed with the ICAC on several occasions. In 2002 ICAC officers arrested Sin Kam-wah (冼錦華, shown in picture), a senior superintendent, accusing him of bribery. That led to a strongly-worded rebuttal (辯駁) from the police. The ICAC later dropped most of the serious charges against Sin.

In 2010 police officers from the Commercial Crime Bureau (商業罪案調查科) entered the ICAC building, arresting three ICAC officers for manipulating a witness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a fraud case. They were subsequently convicted of perverting the course of justice (妨礙司法公正) and misconduct in public office (公職人員行為失當).

知識增益﹕警調查投訴 再交監警會

<轉載自20141027 明報 加東版 港聞版>

市民如發現警察行為不當,可向警務處投訴及內部調查科投訴,投訴科完成調查後會交由監警會審核及通過。

1. 警務處投訴及內部調查科

警務處投訴及內部調查科設有投訴警察課和內部調查課,市民對警隊成員的所有投訴,均交由投訴警察課監督調查和解決;內部調查課則負責調查及監察對警隊人員涉及嚴重失當行為及貪污活動的指控。

投訴及內部調查科隸屬警務處監管處服務質素監察部,由不同級別的警務人員,以及文書和行政職系人員組成。當接到投訴,高級警務人員會聯絡投訴者了解事件,如投訴者決定正式投訴,投訴科將作全面調查,完成後個案會呈交監警會審核。

2. 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

監警會是根據《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條例》而成立,成員由行政長官委任,主要監察和覆檢警隊在工作常規或程序中的缺失,並向警務處長及行政長官提出意見。

個案由投訴科調查後,交由監警會秘書處審核,再由監警會小組成員審核報告,予主席審核。

監警會委員張達明談及監警會投訴程序時說,監警會和立法會一樣,不獲法定調查和傳召證人等權力,即使監警會邀請任何人提供資料,對方也不一定要來,而警方亦非必須聽取監警會的意見。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不換腦袋 連勝文難逃敗選命運

<轉載自20141024 明報 中國版 撰文:王彥晨 台灣資深傳媒人>

原本挾黨內初選人氣旺盛一路向台北市長寶座猛衝的連勝文,現在敗象已露!連日來諸多輿論都不看好他,其中以《聯合報》日前披露的民調最具殺傷力:柯文哲以42%的支持度領先連勝文的29%;40%選民看好柯當選,比率也高於連勝文的31%。

《聯合報》偏藍屬性令這份民調更受重視,因此這份民調顯示連勝文落後頗多,也就被認為合乎實情。

連勝文由初選出線而到今日苦苦追趕,選情難見起色,最該怪的是他自己;連營總幹事蔡正元說,選民對連勝文個人印象模糊,其個人特質不夠強烈,這充分說明,「丐幫說」、「大明王朝」只是小連在馬英九一度危及連家利益時的暴衝,總體而言連勝文無力衝撞出個人天地,沒有「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魄。在黨國體制、大老舊臣的環繞約制下,也就退回到束手綁腳的局面。

如抬轎者代表 個人特質不強

說穿了,這就是國民黨的包袱。為什麼有包袱?因為龐大的人情、利害相關,自己不再是自己,而是諸多抬轎者的代表和父輩兩岸黨政權力延續的象徵。被選民看破馬腳,支持度也就一路下滑,終至於此。

連勝文和帝寶權貴的連結,並不因他遷出帝寶而切割,反因「巢運」兵臨城下,以及頂新魏家餵台人吃餿油,巧取豪奪、民怨沸騰,這種負面痛感若有似無地和帝寶串在一起。看在民眾眼中,連家富可敵國、亦官亦商、代代相傳,現在還要大家選連勝文當台北市長,豈有此理!

與帝寶頂好魏家關係千絲萬縷

WORKING STAY」聊備一格,成為花絮,選戰文宣又未得分,負面攻詰雖令柯文哲因MG149帳戶疑雲,陷入解釋不清的窘境,但頂新爛油案一起,完全掩蓋住柯的進退失據,反令連家和魏家的富豪交情成為關注焦點;金錢、兩岸、政商關係,很多藍軍心裏不是滋味。

連勝文不斷跑場子,到各種場合拉票。但選舉能接觸到候選人的選民畢竟少數,多半還是公眾形象,連勝文拿不出殺招,突顯不了自己,等於無法給一個令人投票給他的理由,而不爽卻慢慢發酵;「含淚投票」說的是藍軍支持者即使不喜歡連勝文,但認為柯文哲選上更糟,現在的「含淚不投票」則是柯文哲雖讓藍軍不能接受,但連勝文這一票怎樣也投不下去。可悲的是,為什麼選民結構藍大於綠的台北市民,橫豎都得「含淚」!

選戰已到最後關頭,連勝文不能再保守下去,否則只有接受敗選。有人認為國民黨的組織動員「陸戰」相當強,不容小覷,但要翻轉局面,非得有冒險犯難的決心。現在連、柯雙方因技術性問題而談不攏辯論程序,連勝文若無法激起藍軍支持者對柯執政帶來的危機和文化衝突恐懼,又提不出一個說服票得投他的好理由,則台北市再次「政黨輪替」已是指日可期。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滬港通開通 利港更利中國

<轉載自20141023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麥萃才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
本來預期滬港通會在1027日開通,但現時還沒有真正開通日子的消息。有人會認為是佔中的問題,缺乏良好氣氛去實行滬港通,甚至有人害怕滬港通會因為佔中問題而被擱置。
但其實滬港通的開通,不單是對港有利,對於國家整體金融發展,更有着重要意義。
滬港通的構思,在今年410日時提出的,當時恒生指數是23186點,而上證指數則是2134點。當滬港通各項措施及交易方法開始落實,香港股市與A股的反應截然不同。到了現在(以1020日計),恒指還微跌了0.5%23070點);而上證指數則上升了10.4% 2356點)。從市場反應可見,內地對滬港通的反應是較香港正面的。
內地散戶 愛投資市值小股份
上海A股市場,2014年年中的世界排名是全球第七大,僅次於香港。但論及股票每天成交金額以及轉手率,卻遠勝香港。究其原因,是因為市場結構使然。內地A股市場,以散戶為主,佔市場交易八成以上。因此股價表現多反映內地散戶興趣。
一般內地散戶,以投機或短期投資為主,因此較喜歡市值小,容易大上大落的股份,多於一些具投資價值但市值大的股票。參考恒生AH溢價指數便可知道,現時平均內地A股比對H股是存在折讓的,亦即計算了滙率,內地A股整體比H股便宜。
內地A股大市值,但價格偏低的股份,主要是內銀股,包括四大國有銀行。這些股份因為市值大,因此被內地散戶認為缺乏炒賣因素。而這些股份,H股價格往往比A股貴。以工行、建行及中行為例,三間公司佔上證180指數的比重為33%,而市盈率大約4.1倍左右。而三間公司的H股,佔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40%,而市盈率則由4.34.7倍不等。明顯地,這些內地銀行股的H股估值較高;而且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對於這些內銀估價的敏感度較大。
開通初期 H股跌A股升
相信當滬港通開通之後,市場首先會進行AH股套戥活動,在較便宜的市場買入股份;而在較昂貴的市場沽出股份。從現時滬港兩地的內銀股股價表現來說,因為H股比A股貴,因此應該沽H股而購入A股,最終使滬港兩地同一隻股份,折合滙率之後售價應該相若。換句話說,應該沽H股而買入A股。因此,如果人人都這樣做的話,在滬港通開通初期,H股是有機會下跌,而A股則有望升!
這亦解釋了為何滬港通宣告以後,A股升幅遠比H股多!其次是,既然預計A股會升,春江鴨便在市場購入大量A股的ETF,當措施落實後,投資者便能從中得益。
這些大型金融類國企A股,是有投資價值的,但因內地機構性投資者仍佔少數的關係,所以估值偏低,令到內地股市未能進一步發展。滬股通,就如南水北調,香港及國際投資者,透過滬股通的平台,購買上海A股,把國際的估值模式,引入內地。如果計劃成功的話,就能拉動A股,使A股股價及市值上升,上海股市世界排名有望更上一層樓。
A股重拾升軌 吸引市民消費
如果A股真的能夠重拾升軌,股市低迷、企業缺乏融資渠道的問題便有望解決。假如股市市值上升,市民從股市中能賺到錢的話,會產生正面財富效應,吸引市民去消費,為經濟帶來增長的動力。
AH股差價,也有小部分是A股比H股價高的,截至20141014日,存在最大溢價的A股首五大是:洛陽玻璃(141%)、一拖股份(129%)、重慶鋼鐵(122%)、北京北辰(102%)及京城(99%)。如果認為買H股,博這些股份升值的便要小心;因為這樣做,便間接承認港股A股化的可能。
如果同一股票在兩個市場售價不同,通過套戥,兩地股價最終會相若。而調整方式,如果認為這些大幅折讓的H股必升,只可能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另外一個調整方式,是A股跌至H股水平!如果H股跟A股升,便接近港股A股化的說法;如果A股跌至H股水平,便算是A股港股化。因為港股有七成的交易是來自機構性的投資者,其中不乏國際企業,估值偏向企業盈利質素。而滬港通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引入國際性的估值到A股上,使到A股市場更加規範及國際化!
為何滬港通必定選取香港,而不是倫敦、紐約或新加坡?因為過去十多年,不少內地公司到海外上市。但總結了多年經驗,香港的H股表現,無論在集資金額以及成交方面,比起其他地方優勝。
而且,現在已有多隻重磅的企業,同時有AH股上市。單是滬港通之中,AH股因為價差而進行AH套戥,已能確保滬港通開通初期,會有一定的成交出現。而香港的估值模式,必定透過兩地的交易,反映在A股的估價上。因此要把內地A股國際化,合理化,香港較有優勢。假如不選取香港,而選其他國家,那麼缺乏AH套利的情況,開首交投未必夠活躍,振興A股的工程,可能事倍功半。
滬港通開通之後,除了能改善A股投資者結構,估值貼近國際水平外,使到人民幣國際化,開放資本帳也是一個重要的國家目標。
准外資買賣A 開放資本帳
現時香港仍然是離岸人民幣全球存量最多的地方。而過往離岸人民幣的投資模式,只限於少數的投資產品,例如存款或人民幣債劵,以及少量的人民幣計價基金。但滬港通開通之後,投資者多了高風險但潛在回報較高的A股投資,大大增加人民幣應用的途徑。股票屬於資本投資,容許外資透過滬港通買賣A股,等於開放了部分的資本帳,使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邁進了一大步。

根據滬港通的規定,每日滬股通的額度是130億元人民幣;而港股通則是105億元。而這些限制是淨額度;只要每日兩地股票有買有賣,累計的成交金額是可以超越上述每日額度。而在結算之時,會涉及資金的往來,那麼中港兩地的銀行,也會受惠於滬港通的開通,大量資金會在中港兩地流轉,可以強化香港作為金融中心,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而內地的金融系統可以進一步發展及優化,增加內地股市融資的能力。(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反腐擠泡沫 奢侈品消費兩極化

<轉載自20141023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北京觀察 撰文: 林美芬>
中國人沒以前那麼追捧奢侈品了。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路易威登(LVMH)前三季度財報僅增長4%,主要原因中國市場放緩拖累。
奢侈消費跌2% 10年首負增長
在內地反腐和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中國奢侈品消費增速大幅放緩。國際諮詢公司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上周發布的調查報告預計,以當年滙率計算,今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將下跌2%,這將是10年來的首次負增長。
貝恩公司去年預測,2013年中國銷售按年增長7%
隨着反腐持續,加上消費者趨於理性,以及內地消費文化發生了變化,奢侈品消費市場出現委靡,中國消費者在本土和境外的消費,都出現了減少的迹象。
世界奢侈品協會日前發布的《2014「黃金周」華人境外奢侈品消費報告》數據結果顯示,在2014101日起至107日的7天長假內,中國內地居民境外消費奢侈品累計約3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41億美元下降21.95%,其中,在港澳台地區下降幅度最為明顯,跌幅接近7成。
消費群從官商轉至年輕人
從中國消費者境外的消費商品看,皮具、時裝、化粧品和香水、名錶等4大類商品,仍然是內地消費者的最愛。
值得注意的是,在內地反腐成為新常態後,奢侈品的消費群,正從官商逐步轉移到年輕人特別是年輕女性。
跟其他地區的市場不同,中國的送禮文化,造就了「奢侈品剛需」,過去10幾年,饋贈是重要的中國奢侈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貝恩公司此前的研究稱,在2010年與2011年,送禮主導的消費佔中國奢侈品消費的份額超過30%
而世界奢侈品協會在2013年初的調查結果則稱,平均奢侈品消費的75%用於禮品市場。
因此,2012年以來的反腐,令奢侈品市場受到嚴重的衝擊,其中以高價男士手錶和服裝所受的衝擊最大,因為一塊動輒10萬、甚至幾十萬元的名貴腕表,主要是用於官場商務饋贈,但接二連三有官員戴名錶而被揭貪污腐敗案件,導致名貴手錶的銷量大幅下降,價格愈高的腕錶,下降的幅度愈大。
貝恩的數據顯示,20102011年,在中國銷售的腕錶,復合年增長率達40%20112012年驟降至-5%20122013年的跌幅,則擴大下跌11%
送禮變自用 重品牌內涵
除了手錶外,奢侈品牌的皮具,以至貴價名酒「拉菲」(Lafite),也賣不動了。
路易威登剛剛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皮具部門的銷售僅增長3%,而葡萄酒和烈酒部門的銷售,則下跌7%。但在2012年,路易威登葡萄酒和烈酒業務增長17%,珠寶、鐘錶的銷售增長達46%
中國反腐,擠出奢侈品市場的水份,加上海外代購盛行,以及消費心態趨於成熟,奢侈品品牌的日子難過。事實上,內地年輕消費者對奢侈品不再盲目崇洋,開始對西方大牌說不,這讓大品牌感到焦慮。
奢侈品進入中國多年來,經過沉澱後,富人開始告別土豪消費文化,更重視品牌內涵的消費文化。
中國奢侈品市場的核心消費群,主要是企業家、企業高管、富太、富二代、政府官員,但反腐擠出了市場泡沫,送禮的減少了,但自用的多了,而奢侈品消費群也從社會上富人精英官員高管,逐漸轉向中產階層、白領特別是年輕女性的趨勢。
有研究稱,1995年,中國的奢侈品消費中,女性消費僅佔1成,但是,到了2013年,這個比例已上升至5成。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中國消費者對奢侈品消費呈現出兩極化趨勢,即消費向「入門級」奢侈品和「頂級」奢侈品這兩端集中。這造就了二、三綫牌子的崛起,奢侈品牌出現了的大眾化和時尚化的趨勢。
小眾且個性化 漸受青睞
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他們可能更青睞一些小眾而個性化的設計師品牌。
貝恩的研究指,剛進入中國市場且目標客戶群較為年輕的入門級奢侈品牌,正在不斷壯大上層中產階層所鍾愛的奢侈品細分,預計2017年此類品牌的市場規模將翻一番。

中國內地反腐進入了新常態,這也為奢侈品消費帶來新常態,隨着消費趨於理性,泡沫擠走了,消費模式變了,市場將更加細分了,而奢侈品消費群,出現了從官商逐步轉向不斷壯大中的年輕中產階層的趨勢,特別是年輕女性消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