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陳光誠事件 華媒自欺欺人

<轉載自2012521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賈西津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光誠赴美,事件告一段落。從他進入使館,到各方默契達成,飛離中國,這結果不算壞,畢竟「依法通過正常途徑」,光誠以中國公民身份赴美訪學。未來是開放的,保留了一切可能性。
正常訪學,就一定要回來。彼時的可能,需要現在——危機事態平息之後,去反思和總結。我以為反思有二。第一,媒體的功能是甚麼?
內地媒體 只懂唱好不說實話
在陳光誠事件中,外媒即時追蹤資訊、對本國官員深挖根掘質詢,有些媒體還深入剖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中國媒體前期無聲、後期嘲弄。哪一個好呢?國情不同、文化不同,傳媒有自己的理論。但我們可以探討一下媒體的核心功能︰是傳播資訊、還是「宣講」?
518日,《北京日報》刊發「唱響主旋律是中國媒體的社會責任」。這篇署名「長石」的文章說,社會問題、負面新聞是媒體「看不到好人好事」造成的錯覺;是受了西方新聞自由的蠱惑;「我們的媒體『理應』以積極的態度去促進社會的正向發展,營造出積極、鼓勁、向上的輿論氛圍」,以及「中國媒體要唱響主旋律」。
而外媒的定位是作為「資訊」的捕獲和傳遞者,透過專業化渠道,追求資訊的真實和分析精準,讓讀者判斷取捨。
媒體到底是「唱」的還是「看」的呢?社會需要資訊,尤其在資訊社會,人們不斷提升對資訊的需求。如果媒體不傳遞資訊,而是實現「唱」的功能,社會上的資訊需求不能通過媒體獲得滿足,只能通過其他途徑獲得。
主流傳媒缺位 微博起而代之
中國的互聯網發言率在世界最高,中國微博的社會參與度遠高於各國,去年一年中國的公共事件全部由微博引起。各種資料說明,中國社會的資訊途徑已經透過傳統意義以外的媒體傳播;再把媒體限於「唱」的功能,媒體怕會失去民眾最後的信任。官方可以取消微博,但客觀的資訊需求不會回歸「說唱」的媒體,而會另闢其他蹊徑;若所有資訊需求皆被遏制,媒體產生資訊惰性,社會則將導向盲目和不可預知的危機爆發。
59日《華爾街日報》發表了哈佛大學教授Joseph S. Nye Jr。的文章「中國的軟實力赤字」。文說,軟實力不靠強制或購買,而是吸引和勸說別人來給你所欲的能力。中國經濟與軍事快速增長,以至於鄰居們心存悸詰要去遏制,為甚麼亞洲國家總想聯合美國遏制中國,而加拿大和墨西哥從沒想過要聯合亞洲遏制美國?偉大的國家會用文化和表述提升國際軟實力,不過若與其國內現實不匹配,只能費力不討好。比如,在奧運會盛大的場面空前絕後時,國內的人權活動者受到遏制;上海世博會吸引7,000萬人參加,隨後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入獄,他那把在頒獎會上空着的椅子是比之前舉動都強有力的象徵。
中國斥資89億美元搞海外宣傳,當新華網和CCTV力圖與CNNBBC在國際市場競爭時,有多少海外聽眾願意從那些宣講中獲取資訊?
中國思想貧困 軟實力難建立
中國軟實力提升的困境不在國際宣傳。「思想貧困」是真正軟實力的缺陷。中國要實現自己所強,政治必須釋放公民社會的才智。
第二,光誠事件前期有了「烏坎危機」的開頭,為甚麼「烏坎機遇」沒有再現?
廣東的「烏坎危機」,從問題到衝突,以致統治危機,國際關注;它的解決,則是多方協同的妥協︰這包括村民理性,不上升為政治訴求;省政府直面承認訴求合理、解除敵對勢力說、依法而查介入;公民社會搭台,包括學者、專家、公眾人士,積極做平臺,推動理性對話,在封鎖對峙的村莊與外界之間保持資訊通達,游說增添政府的理性,促進最後妥協。其間也諸多曲折,但是最後找到共識的依法選舉、村民自治,成了治理創新。對廣東乃至全國社會和政治發展而言,危機變成了烏坎機遇。
陳光誠事件具備了理性訴求、地方問題、不上升政治、不啟動國際避難的條件,是類似人權事件中比較具有理性解決可能性的事例。開始的中美雙方低調處理,為後續留了餘地。可惜的是,中國官方表達自發聲起,就奠定了以權壓理的氣勢;北京也還沒有廣東那樣行動自如、理性對話的公民社會生態;國內媒體,因禁聲而失聲,失去了表達作用,也喪失了社會參與的可能;至於美國政府,本國利益最大化為重,原本無可厚非,畢竟他們不是中國的信訪辦,談判者經驗較淺只能說是個不確定因素罷了。無論如何,烏坎機遇沒有重現,是個遺憾;不過,盡管宣傳表達失之千里,事態處理卻留了餘地,「依法正常」赴美訪學,或可以認為只是將結局留給了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