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4日 星期四

外銷軍武比自用好 反而提升技術


<轉載自2019124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中國自1980年代起,對外軍售替經濟帶來不小的助力。但對外軍售的武器性能甚至比解放軍自用的武器還要優秀,解放軍分析家指出,主要當時中國軍隊處於戰略戰術皆忍耐時期,而且透過外銷比自用好,收益更多,反過來讓中國研發團隊有充足資金,最後把自用的武器性能全盤提升。

中國外銷的軍武比自用好,例子非常多。如1990代初期向巴基斯坦出口的85-2AP坦克,就是在中國WZ122坦克家族中第一款使用125mm滑膛炮、裝備焊接炮塔和複合裝甲的坦克,相對於當時大陸普遍裝備的5969,甚至是比較新銳的88式、80式坦克,都有相當大的優勢。在90年代初期的世界軍火市場上,性能優異的85-2AP可以說是閃亮的明星。以至於後來被當時有著迫切需要的解放軍看上,在其的基礎上,重新設計形成了88C型主戰坦克,即96式主戰坦克。

在戰機方面,199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初大陸一系列出口戰機專案中,隨便一個方案都比當時中國任何一款現役戰機性能優秀。無論是最初與美國格魯曼公司聯合巴基斯坦研製的「超七」戰鬥機(梟龍戰機的前身),還是後來珠海航展曾展出的殲7MF、殲7MG,其都是在大陸殲7戰鬥機的基礎上,持續深入改進的型號。

鳳凰網軍事報道,若要追究中國出口的武器反倒比自用的更先進的原因,實際上是因當時的軍隊「戰略戰術皆忍耐時期」的特殊國情所導致。部隊沒有多餘的資金去更新裝備,如果不向國外售賣軍火,就可能會有大量的軍工廠破產倒閉,這對中國的國防產業來說,將是巨大的打擊。

另一原因跟外貿軍品性質有關,比如85-2AP坦克上就應用一些西方的觀瞄設備,納萊頌恩級護衛艦除了中國產的艦殼外,雷達、武器都是純西方的。因為融入西方科技,有時候就會出現外貿產品比自用型號更好的情形。

出口武器比自用性能好,能爭取更多訂單,讓中國當時艱困的兵工廠得到相對充足的資金,保留下了技術團隊,有能力繼續研究新技術,並應用在產品上,形成良性循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