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

建軍節閱兵 習近平的嚴格考試

<轉載自201789 明報 觀點版 撰文:關慶寧 資深傳媒人>
八一建軍節前夕,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位於內蒙古草原的朱日和訓練基地檢閱解放軍部隊,這是繼1981年鄧小平的華北大演習閱兵後,時隔36年軍委主席再次在天安門以外地區舉行演習式閱兵。
這次閱兵在沙場舉行,沒有民眾參觀,中央其他領導人也沒出席,習近平身穿迷彩軍服,在軍方將領簇擁下現身。受閱官兵人數1.2萬,規模為30年來之最,還展示一批從未露面的新式武器。除閱兵外,還有紅藍兩軍對壘、實彈實兵,是一場多軍種聯合作戰的大規模演習,與1981年鄧小平在華北的大演習閱兵異曲同工。
這是中共建政後首度在建軍節閱兵,引起國際輿論界高度關注,對閱兵的動機眾說紛紜。有人說是為了突顯軍方對習近平的絕對忠誠,警告黨內對手不要妄動;也有人說,是北京當局向國際社會展示大國實力,警告外國勢力不要危害中國主權、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
兩種說法都不無道理。一方面,中共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舉行,中央領導層人事安排正在緊張進行,各派勢力正在最後討價還價。軍權在握是習近平的一張王牌,展示一下也不足為奇。另一方面,中國周邊戰雲蓋頂,南海之爭愈演愈烈,朝鮮半島劍拔弩張;更令人憂心是中印邊界,兩軍對峙已達一個多月。在此形勢下,中國宣示實力,警告有可能來犯之敵,再正常不過了。
「檢驗軍改效果」說法較可信
不過,筆者認為,上述都不是主要原因。用軍事手段解決黨內矛盾會失人心;即使迫不得已要動用武力,也不會用上東風31飛彈。當年「四人幫」飛揚跋扈,也只動用中央警衛團的小量部隊。至於對外宣示軍事實力,目前中印邊境兩軍對峙,只要解放軍設法把印度軍隊趕回邊境的另一側,就足以向全世界宣示北京當局維護主權的決心了。
有一種說法比較可信,就是此次閱兵式軍演是為了檢驗軍方改革的效果。前年中國軍方在習近平的直接主導下舉行了堪稱「史上最強」的體制改革,其重中之重是軍隊領導指揮體制改革,改變了長期實行的總部體制、大軍區體制、大陸軍體制,構建「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體制,形成「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和「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系,強化軍委集中統一領導。這是1949年以來軍隊領導指揮體制變動最大的一次,觸及利益之深、影響範圍之廣前所未有。
改革後,原來擁有重權的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裝備部、總後勤部,都改成中央軍委的執行機構。過去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某某部」,是某個方面的領導機構;現在叫「中央軍委某某部」,就明確了它們作為中央軍委從屬機構的地位。「總」只有一個,就是中央軍委。這樣就形成高度集中統一的軍事決策領導機構。
例如,過去總參謀部負責指揮作戰,現在改為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主要履行作戰籌劃、指揮控制和作戰指揮保障,研究擬制軍事戰略和軍事需求,組織作戰能力評估,組織指導聯合訓練、戰備建設和日常戰備工作等職能,是個名副其實的「參謀」機構。而戰爭的決策權和指揮權則收歸中央軍委。鑑於中央軍委實行主席負責制,軍委主席就成了軍隊作戰的最高指揮者,不但要在軍事上下最後決心,還要具體指揮。這樣一來,戰爭勝負就更取決於軍委主席的素質和能力了。
習利用閱兵初試牛刀
兩名前軍委主席江澤民、胡錦濤都沒有軍事經驗,他們統率軍隊行動的經驗限於華東大水災或汶川大地震等救災行動。相比之下習近平大學畢業後曾給時任中央軍委秘書長耿飈當過3年秘書,有機會了解軍方總體情况和運作模式。但是作為戰爭的最高決策者和指揮者,這些經驗是不夠的,因此習近平充分利用這次演習式閱兵的機會初試牛刀。
要當統帥、領袖並不難,因為中國最不缺的是轎夫;但一旦發生戰爭,打起仗來,敵方不會給你抬轎,真刀真槍和你幹。作為一方的最高統帥,打贏了就能鞏固自己的地位;打輸了,地位就難保,因為現代戰爭不是小打小鬧,一旦戰敗,國家和人民將遭受巨大損失。阿根廷前總統加爾鐵里就是一個明顯例子,他獨攬大權,無人敢挑戰;但馬島一役(福島戰爭)阿根廷軍被英軍擊敗後,他便黯然下台。
箇中利害,習近平必然心中有數。正因為如此,他在掌控軍權後,並沒有掉以輕心,反覆強調軍隊要能打仗、打勝仗,也因此才會有這次沙場閱兵。其實「戲肉」在沒有對外公開的演習部分。網上有視頻披露部分鏡頭,其規模之大、「戰况」之激烈,絕不亞於1981年華北大閱兵。指揮這一盛大演習,對習近平這名「新科總指揮」來說,委實是一場嚴格的考試。
(編者按:文章標題為編輯所擬;來稿原題為「習近平戎裝閱兵目的何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