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風災往往是英雄塚

<轉載自2017831 明報 筆陣 撰文:蔡子強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都說,風災往往是政府的英雄塚。
雖說是天災,但往往讓災情雪上加霜的,卻是人禍,例如未有及早預警、救援不力、排洪基建落後、「豆腐渣」工程等。民眾亦因而會遷怒到政府身上,讓官員成了眾矢之的,聲望大受打擊。
近年被風災弄得灰頭土臉的政府,例子包括2005年美國卡特里娜(Katrina)風災下的小布殊政府、2009年台灣莫拉克風災下的馬英九政府,以及今次澳門天鴿風災下的崔世安政府。
小布殊和馬英九都曾被風災「吹倒」
20058月,颱風卡特里娜橫掃美國新奧爾良,造成重大破壞和傷亡。風災最初發生時,小布殊政府各要員都掉以輕心,紛紛出外度假,一時間無人領軍。小布殊自己在得州牧場,副總統切尼在懷俄明州牧場,他的傳媒主任Nicolle Devenish正於希臘舉行婚禮,國務卿賴斯更被發現身在紐約購物。
結果,就是如此這般,錯過了救災最重要的首個24小時。這名粗枝大葉的「牛仔總統」,後來才急忙亡羊補牢,但軍隊、物資、燃料、車輛、水和糧食被送到新奧爾良時,已嫌太遲。救災善後,沒有權、沒有資源的地方官員站在第一線,而有權有錢的聯邦政府則遠遠落到了後頭,整個災區淪為地獄。後來新奧爾良的官員猛烈批評:「這4日來的救援行動全由小卒進行……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好像對颶風袖手旁觀」;「這是國家的恥辱」。
小布殊的民調和策略師Matthew Dowd,後來在這名總統行將卸任、蓋棺論定時便指出:「卡特里娜是一個『引爆點』(tipping point),總統毁掉他與公眾間的互信。當破壞既成,他再無法挽回要讓美國民眾聆聽他說話所需的公信力。」
20098月,颱風莫拉克蹂躪台灣,帶來世紀暴雨,讓台灣哀鴻遍野,造成大量傷亡,亦令馬英九政府的危機處理能力備受質疑。
先是,颱風吹襲、下起暴雨之初,馬去了參加婚禮,留了近一個半小時,之後才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且遲到近半個小時,於是便被傳媒批評欠缺危機意識,電視新聞更把有關的飲宴片段廣播和炒作。但在此之後,馬仍繼續優柔寡斷,一直沒有發布緊急命令,直到死亡人數達到500的第七天,才召開國家安全會議,又婉拒外國援助,但政府自己的救災行動卻遭各界批評過慢。
結果,馬的民望大幅滑落,滿意度由初上任的逾六成,大跌至一成六,民意蜜月期從此一去不返。
一場颱風,吹倒的不單止有樓房,更會吹走民心,甚至是一個政府。
澳門啟示錄:錢不該是用來派的
今次天鴿風災,亦對澳門造成重大破壞和損害,滿目瘡痍,導致廣泛地區斷電斷水供應,達兩三天之久;更造成嚴重水浸,多人溺斃。最後,共10人死、200多人受傷。
事後澳門政府遭痛斥,被批評的地方與前述兩個例子類似,也是欠缺危機意識,未有及早作出足夠預警,以及救災工作緩慢,讓民眾徬徨無助,最後甚至要勞煩到駐澳解放軍出動幫忙。澳門特首崔世安承認政府處理風災有不足之處,為此表示歉意。氣象局長馮瑞權更在輿論壓力下落台,成了代罪羔羊。
事實證明,澳門的基礎建設亟待改善,否則一旦遇上考驗,水、電、排洪、通訊、氣象、碼頭等,都未必能過關。那麼,為何澳門政府一直沒有這樣做呢?
但問題是,澳門政府並非沒有錢,至低限度,每年它都可以向每個市民派發數千元,讓大家皆大歡喜。但今次天鴿風災之後,人們不禁問,為何當初這些錢就沒有用在改善澳門的基礎建設之上?
我不是想幸災樂禍,更無意在傷口上灑鹽,但卻很想指出,如果我們想從歷史汲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就要看到:公帑要用得其所,政府若然有錢,不該是用來派的,而是應用來投資整個社會,締造一個可以讓人民安居樂業的環境。
公帑要用得其所
政府派錢,並不需要怎樣動腦筋,簡單計好一條數就可以;但相反,政府若要投資社會,那就麻煩複雜得多——先要有定好緩急先後的眼光,再要有執行落實的能力,最後更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那才是真的考功夫,那才真的考驗一個政府的良政善治。
年紀較長的讀者怕且都記得,二三十年前,新界北區水患嚴重,每逢打風落雨,北區都頓成澤國,在電視新聞都會看到北區嚴重水浸的畫面。19925月一場暴雨,曾造成1億元的經濟損失,促使政府痛下決心,進行了一項「雨水排放系統整體整治計劃」,做了大量的防洪排水工程,並持之以恒。結果,成效顯著,近幾年已不再見北區大面積水浸。據報道,過去20年共花了250億元公帑,而未來10年還會多投放120億元公帑。
這些防洪排水工程,並不像派錢般亮麗耀眼,可以贏得即時的掌聲,但卻「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長遠來說,真真正正可以讓人民安居樂業,造福子孫後代。成立大學、興建公屋、辦好醫院、修橋築路……莫不是如此。
今次風災之後,澳門政府又再派錢,以紓解民困、慰問災民。濟民之急,當然是無可厚非,但其實更重要的是,澳門政府有否痛定思痛、作出長遠規劃,把錢好好用在改善當地的基本建設,讓澳門長治久安。
近日我看了「端傳媒」一篇有關澳門是怎樣被天鴿吹倒的專題報道,當中有很多來自訪問澳門朋友的災後觀察和反省,值得向讀者推介,尤其是結尾的那一句:
「澳門應該趁有錢時,做一些有益於後世的工程!」

20多年前,我曾在澳門工作和居住過一年多,留下過一段美好的回憶。我真心希望澳門同胞能夠安居樂業,希望澳門政府可以從今次汲取到教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