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

吳敦義需要超越馬英九路線

<轉載自2017823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柳金財 台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國民黨新任主席吳敦義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兩岸現狀。基本上這是維持前總統馬英九兩岸政策路線,頗有「馬規吳隨」之意味,兩岸路線是在馬英九既有基礎上延續發展。吳敦義領導的國民黨為強化與大陸當局的對話空間,釋出兩岸互動基本準則「堅決反對台獨」,這與大陸當局對台政策主軸「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看似並無衝突之處。
國民黨「馬規吳隨」的兩岸政策路線
然因大陸當局對以「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產生疑慮,恐認為吳敦義的兩岸路線開創性不足及欠缺政治善意。涉台學者批評吳敦義的兩岸論述「仍不清晰、混亂不清、存在矛盾、沒方向感」。問題是,馬英九執政時由於兩岸奉行「九二共識」作為政治基礎,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當時國民黨強調「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大陸當局雖無公開承認,也無公開否認,採取默認態度。
但當國民黨淪為反對黨後,隨着蔡英文當局採行「去中國化」措施,大陸當局有將「九二共識」硬化「一中原則」趨勢。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與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會面時特別強調「九二共識」的核心是「一中原則」,這無異是排除對「一中各表」認可或默認,對國共兩黨交流預先設下清晰前提或框架,希望吳敦義多談「一中原則」少談「一中各表」,提高對國民黨兩岸政策路線標準。
換言之吳敦義若只是簡單繼承馬英九路線,顯然是無法獲得大陸當局的認可,這將重蹈馬英九覆轍。儘管各界普遍認為馬執政8年兩岸關係呈現既穩定且和平局面,執政時期終止前總統李登輝「兩國論獨台路線」、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台獨路線」。但馬「不統、不獨、不武」主張,加上言必稱「一中各表」,被抨擊為將兩岸「分而不獨」的狀態固定化、永久化,及不應附和民進黨的台獨分裂主張,導致具濃厚分離主義色彩的「台灣主體意識」揚升,馬的兩岸作為傷害兩岸政治關係。
吳繼承馬主張 是善意政治表達
首先,吳敦義繼承而非揚棄馬英九執政時所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應該是一種善意政治表達,馬執政8年是兩岸最和平時期。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合作交流,建立兩岸和平穩定關係框架,兩岸共享和平與經濟紅利。一般普遍觀點以為,馬英九治理政績以兩岸關係最為醒目,主張「維持現狀」即「不統、不獨、不武」;即使蔡英文執政,亦必須宣稱「維持現狀」的承諾。若是吳敦義重新提出馬英九路線,將能重啟接軌兩岸和平發展基礎,同時給予台灣民眾恢復對國民黨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的信任感。
其次,吳敦義繼承馬英九執政時期主張「不統、不獨、不武」,未能深化建立兩岸政治談判的政治基礎。大陸涉台學者痛批馬執政8年主張「不統、不獨、不武」和「只經不政」的政策路線,迴避兩岸政治談判,加劇台獨分離主義傾向;還批評在馬英九執政下,導致台灣社會本來對兩岸政治談判、簽訂和平協議和建立軍事互信具有高度共識的政治議題,最後反變成台灣當前的一大政治禁忌。簡言之,吳敦義仍繼承馬英九執政「新三不」政策,並無開創性,顯示其保守及局限。
最後,對和平協議立場轉趨消極。吳敦義在政綱中刪除前主席洪秀柱所設置「和平政綱」及兩岸和平協議,此立場與馬英九執政時期相同。2012年總統大選前,馬英九拋出「審慎斟酌兩岸簽和平協議」的議題。當時民進黨籍競爭對手蔡英文提出「四個危險」,包括讓台灣陷入「和平統一」政治框架;可能改變兩岸現狀,兩岸事務淪為「中國事務」;此舉「輕率冒進,不尊重民意」,徒增社會的爭議與對立;破壞處理兩岸問題的戰略縱深。
蔡英文強調堅持捍衛「主權」、「民主」、「和平」,任何協議都不能把「一個中國」當成政治前提,且任何協議都必須訴諸公民投票。然而馬英九提出「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的前提下始能簽訂和平協議,其支持立場轉趨於消極。相對而言,洪秀柱擔任國民黨主席主張「一中同表」、「深化九二共識」,設置「和平政綱」及簽訂兩岸和平協議,能為兩岸政治談判奠立政治基礎。因此,吳敦義繼承馬路線若無再創新及批判繼承,大陸方面批判馬英九路線的困境,也就是直指吳敦義路線的局限,顯然大陸當局更認同洪秀柱兩岸路線。
大陸方面直指吳敦義在兩岸關係論述時,很少見吳敦義正面表述「一個中國原則」及「兩岸同屬一中」這個共同部分,而是不斷重申和強調「一中各表」的「一中涵義」「異」的部分,大陸當局質疑這與蔡英文的兩岸論述有「趨近」現象,尤其是吳敦義表達「想當中國人可以回去大陸」,顯示其「中國認同」有問題;主張公民投票兩岸和平協議、新政綱中應否保留簽署和平協議、提出美方是否持續對台軍售也是考量因素。毋庸置疑,「公投和平協議」觸犯大陸當局的政治底線,深恐延伸至公投具台獨意涵的政策或議題。
大陸無法容許再倒退至「一中各表」
大陸學界對馬英九的兩岸路線批判是在其卸任後,這等於是重新反思馬執政時兩岸政策成效,雖然回到「九二共識」基礎,但主張「不統」反而導致台獨意識及「台灣認同」蔓延。馬執政時期國民黨宣稱「一中各表」,大陸當局默認;但現在台灣當局由蔡英文主政,雖主張「維持現狀」,但卻採取「去中國化」政策措施,「文化台獨」、「柔性台獨」聲勢蔓延。大陸對台政策轉向戰略清晰,民進黨當局必須接受「九二共識」及認同核心意涵;連帶吳敦義領導的國民黨,也必須立場鮮明回到「一中原則」軌道,無法容許再倒退至「一中各表」。
大陸操之過急 恐使國民黨邊緣化
然而,大陸當局對吳敦義領導的國民黨設定更嚴格、清晰標準及前提框架,是否會制約國民黨發展及重返執政的目標?國民黨是台灣內部主張統一及「願統」最大政治勢力,基於選票極大化目標往往會採取中間路線,具有相對包容性、模糊性,過於明顯的意識形態及政治準則恐使其政黨發展受限,趨向泡沫化,反而失去「願統」力量的凝聚及戰略伙伴、政治同盟形成。換言之,大陸當局過於堅壁清野、操之過急、欠缺彈性空間的兩岸政治基礎,恐使國民黨發展趨於邊緣化困境。

(編者按:文章標題為編輯所擬;來稿原題為「『馬規吳隨』下國民黨兩岸路線之發展與局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