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習馬破僵局 兩岸統一倒數

<轉載自20151117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翟慧霞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特邀撰稿人/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117日,兩岸領導人習近平和馬英九在新加坡舉行了歷史性的會面,在會面時,兩岸領導人再次重申了堅持「九二共識」,習近平提出了「四點建議」,馬英九提出了「五點主張」,兩岸領導人表示將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兩岸共同繁榮。此次是自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無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然而在巨大的象徵意義背後,我們應該看到的是此次會面沒有發表聲明,沒有簽署協議,其象徵性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兩岸關係的堅冰遠未溶化。盡管如此,此次習馬會的背後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以此次習馬會為標準,兩岸關係新的時代也正在啟幕。
搭大陸經濟快車 保台發展
習馬會所開啟的第一個時代已經來臨,這是台灣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離不開大陸的時代。經過近30年的民主化浪潮,台灣與大陸的經濟差距具有諷刺意義的不斷加大。台灣GDP佔大陸GDP的比重從90年初期的40%,發展為當前的6%,從經濟體量上台灣又回歸了一個省一級的體量。
30年間,台灣以民主的名義大行民粹主義,不僅在政治社會領域嘗到了政黨仇恨增加、族群對立嚴重、政治道德缺失、缺乏理智的兩岸戰略等惡果,更導致了在經濟民生領域的發展緩慢和錯失良機。根據台灣「行政院」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經濟資料,台灣地區生產總值較2014年同期增長減少1.01%,是近6年來首次出現季度GDP負增長。與此同時,台灣失業率攀升至3.79%,也創近年來新高。內需不振,外資撤離以及傳統依賴的出口貿易衰減,都造成了當前台灣的經濟頹勢。經濟發展是講究效率和速度的,在台灣民粹主義氾濫的情況下,原本的社會經濟領域也高度的政治化,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貿易談判等經濟話題可能陷入「黑金政治」的醜聞或是無休止的黨派鬥爭之中。
在這種情況下,大陸幾乎成為了拯救台灣經濟的唯一稻草。馬英九上台以來,兩岸簽署了23項協議,2014年兩岸人員往來已經達到了940餘萬人次,貿易額接近2,000億美元,正是大陸巨大的市場和對台灣企業的種種優惠措施才避免了台灣由於民主化而出現經濟休克。大陸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隨着「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中國製造2025等戰略的推行以及RCEP、亞投行、金磚銀行等新型國際貿易金融機制的建立,大陸正在成為新的全球經濟中心。作為人口老齡化、島內市場規模有限的台灣,只有與大陸合作,利用其廣闊的市場,搭上大陸經濟發展的快車,並形成新的分配機制,將與大陸的經濟合作成果普惠於民,才能保障經濟發展和民生的需求。
兩岸棄「恩仇」 正面解決問題
習馬會開啟的第二個時代是兩岸關係最終解決倒計時的時代。長期以來,兩岸關係維持着既不統,又不獨,既不動武,又不簽和平協議的所謂「現狀」。然而,從世界歷史上看,還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世界第二大國無法完成國家統一的情況。所謂「不統、不獨、不武」不過是一個巨大的歷史虛無主義的泡沫。
此次習馬會,兩岸領導人摒棄了以往所謂的「國共恩仇」,也打破了長期維持的「現狀」,無疑為戳穿這個巨大的歷史泡沫邁出了第一步。2016年台灣即將迎來大選,盡管馬英九所在的國民黨剛剛經歷九合一選舉的失敗以及「換柱風波」,看起來前景不妙,但不管是哪位台灣領導人上台,兩岸關係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1996年台海危機已經將近20年的時間,中國大陸的國際地位、經濟和軍事實力與20年前有天壤之別,所謂「中華民國」如今只剩下20多個小國承認。「一中各表」的背後是中國大陸的表述佔據絕對的主流,台灣的表述已經退居邊緣。在兩岸人員往來不斷頻繁、台灣對大陸經濟依賴不斷加深,兩岸實力對比愈拉愈大的趨勢下,兩岸問題已經到了需要正面面對加以解決的歷史時期。
參照港模式 予台寬鬆政策
中國大陸的經濟實力將在一代人的時間內超過美國,大陸的軍事實力也已經穩居全球第二,投送能力遠超台灣海峽,即使台海終有一戰,這一戰的影響也不會像20年前設想的那樣會徹底打斷改革開放進程,甚至使大陸退回到改革開放前的水準。大陸已經通過《國家統一法》,實現國家統一關係,中國的核心利益不受任何國際形勢和國內政治環境的左右。
作為世界第二強國,國家統一的進程不會無限期地推遲。在大陸與台灣經濟、社會日益緊密聯繫的前提下,通過給予台灣更寬鬆的政策(比如保留政治制度,保留一定規模的軍隊),參照香港一國兩制的模式最終解決台灣問題並非遙不可及。此次的習馬會打破了長期的僵局,也預示着最後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的倒計時已經開始,未來幾十年解決台灣問題是可以預期的。
習馬會開啟的第三個時代是大陸打台灣牌的時代。長期以來,台灣一直是中美關係的核心話題,打「台灣牌」成為了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手段。然而隨着1996年台海危機之後大陸軍事實力持續20年的發展,美國人突然發現,台灣這條「不沉的航空母艦」原來是開不走的,以往寬闊的台灣海峽如今在先進的軍事技術面前變成了淺淺的水灣,所謂「不沉的航母」在高強度的戰爭面前只是靶子而已。
大陸打「台灣牌」 向國際表態
技術的進步為不變的地理帶來完全不同的政治意義,而大陸經濟實力的快速發展和兩岸經濟的深化合作也為兩岸關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聯繫紐帶。在這種情況下,任何有常識有良知的人都清楚,台灣作為美國對華戰略一張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借助台灣與大陸對抗,或者借助美國幫助台灣實現獨立,不過是押上全台灣2,300萬人的身家性命的政治幻想,連賭一把的本錢都不夠。

反之,大陸正在開創一個全新的國際體系,一帶一路戰略、亞投行、RCEP、國際產能合作、製造業升級等戰略都與台灣未來的發展以及全民的福祉息息相關,歷史已經發展到大陸不再通過口號式的政治宣傳,而是通過務實的合作向國際社會大打台灣牌的時代了。此次會面後,國際輿論對之的反應罕見的沒有雜聲,連美國、日本的媒體都表示樂見其成。由此可見,習馬會開創了大陸以主動的戰略向全世界說明兩岸關係的時代。當全世界都清楚台灣的發展離不開大陸,台灣只有與大陸和平統一這一條路可走之後,一個寬鬆的國際環境反過來也會促成兩岸統一的盡早實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