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習馬會」意在佈局「5.20」後兩岸關係

<轉載自2015119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林泉忠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突如其來的「習馬會」為何成局?坊間媒體大多把焦點放在對正在進行的台灣總統大選的影響上。然而這種思路,未免小看了中南海的智慧,筆者以為北京的整盤棋是為了佈局明年520日台灣新總統就職後的兩岸關係。
誠然,什麽都不做而坐視蔡英文優勢的選舉迎來兩個月後的投票日,並不符合大陸的一貫思維。自1996年台灣開始實施總統直選以來,北京主要採用了兩種方式,一硬一軟來試圖左右台灣的總統大選結果。
其一,1996年在台灣海峽舉行飛彈演習,試圖阻止李登輝當選;而2000年投票前夕,朱鎔基聲嘶力竭地恫嚇「台獨」,都是硬招的表現,然而效果都適得其反。前者讓李登輝高票當選,後者使陳水扁「意外」地入主總統府。
其二,其後北京轉出軟招,一方面動員台商回台投票,另一方面向台灣經濟界的頭面人物着手。上屆總統大選前,王雪紅、郭台銘等商界巨頭紛紛在投票日前夕,挺身而出表態支持馬英九接受的「九二共識」,而這次則產生了一定的效果。
重點是,去年「太陽花學運」爆發後,馬英九的兩岸路線受到台灣社會的質疑,過去在大選中向來是「正面因素」的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如今甚至成為「負面因素」。加上「九合一選舉」後,國民黨的頹勢一蹶不振,經濟界也普遍看好民進黨的選情,因此也不太願意再次全體出動,支持國民黨候選人。
未必能扭轉「蔡強朱弱」趨勢
因此,在北京左思右想下,終於出爐了「習馬會」這盤絕棋。不過,在選舉只剩下兩個多月的情况下,北京也知道,即使「習馬會」的震撼力也未必能有效扭轉「蔡強朱弱」的大趨勢。然而,倘若什麼都不做,北京恐怕會後悔,當今的領導層日後也恐怕會被追究責任。
如今,中南海的棋局不僅早已跨越了116日的投票日,且將重點放在明年520日台灣新總統就任後的佈局。
「習馬會」的兩步絕棋中,第一步是框住蔡英文。習和馬在會中共同謳歌的焦點仍是蔡英文死都不跟隨的「九二共識」。這次透過舉世矚目、象徵着兩岸和平指數達到最高峰的「習馬會」來為「九二共識」配上新的樂譜,雖然難免被貼上「國共共舞」的標籤,卻也着實為選後的蔡英文帶來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如何維持兩岸和平的巨大壓力。
另一步棋則是,中南海在思索明年「520」後,取代連戰作為兩岸的橋樑,並有效牽制蔡英文的人選。
馬演兩岸積極角色 可能性大增
連戰是2005年國共破冰之旅的重要推手,即使在2008年馬英九主政後仍穿梭兩岸,成為中南海最信任的國民黨元老。然而,連戰年近80歲,且因出席北京「九三閱兵」而在台灣成為衆矢之的,影響力日益低下。因此,北京急於尋找替代人選。
另一方面,馬英九在過去兩年積極為「習馬會」作準備,不過中南海並不在意,以至去年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習馬會」破局,馬內心失望,不難想像。如此情况下,馬不可能在「520」後,以卸任領導人的身分前往大陸,穿梭兩岸。但是,如今「習馬會」成局,馬在2016年後扮演兩岸之間的積極角色可能性大增。
誠然,即使馬有可能在2016年開始的「蔡英文時代」成為兩岸舉足輕重的重要橋樑,然而由於性格、信念、對中共的理解與連戰各異,馬英九是否會就這樣成為中南海意屬的「連戰第二」,則是另一回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