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馬習會」的政治意義與歷史定位

<轉載自2015116 明報 觀點版 撰文:邵宗海 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

「馬習會」在過去7年馬英九總統任內一直傳聞很久,可是始終像是閣樓中的樓梯,只聽到樓梯響,但從沒見到有人真正走下。但是,117日這項傳聞終於最後落實。馬英九總統將在新加坡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晤面。
這項會晤在兩岸關係上比較具有政治意義的有下列幾項:
首先是雙方當局均擱置了過去多年對頭銜與場合的堅持,都同意以兩岸領導人的身分晤面。實際上,這不僅是突顯了台灣多年對「兩岸領導人會晤基於對等原則」的期待兌現。另方面,也提供了大陸始終要求「必須基於一個中國前提」的原則的落實。其次馬英九與習近平見面的另一種政治意義,則是當彼此都同意以兩岸領導人的身分與頭銜晤面時,也說明了兩岸執政當局基本上都默認了目前「台海現狀」的定位。雖然,台北與北京的政治定位尚未呈顯,但馬英九所說的此行是「維持台海現狀」已經出爐。最終是這個會議不管台北總統府方面再三強調,不會發表共同聲明,也不會簽署任何協議。其實,只要這兩位領導人在眾多國際媒體攝影機面前雙手緊握,就已經可以宣告兩岸自1949年以來敵對狀態在形式上及實質上已經結束,也應驗了馬英九在前往會晤習近平之前所宣稱的「鞏固兩岸和平」的承諾。
首創之舉 為後續會晤鋪路
再來則是分析「馬習會」涉及「歷史定位」的看法。我們先不論國際社會與媒體對這項兩岸自1949年分治以來的「領導人會晤」是如何的重視與正面對待,光是馬習兩人以「雙方實質領導人」的身分面對面的會見與交談,不論結果與成效到底如何,但在歷史意義上,這已是首創之舉。譬如說,這就是兩岸自1949年以來共計66年的分隔後雙方領導人的首次會晤,同時這也是兩岸自1978年開放改革共計37年以來,雙方具有實質而且是在最高位子的領導人進行晤面,當極具政治意義,甚至為後續的「兩岸領導人會晤」,有可能發表聯合聲明,以及簽署協議,鋪下了一條可以延伸的道路。再說得清楚,就像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198712月第一次訪美時,與美國列根總統簽署了《中導條約》,表明蘇聯同意同時銷毁部署在歐洲和亞洲的全部中程導彈,而美國則相應地銷毁潘興-2型飛彈。這終讓美國與當時的蘇聯在1961年豬灣危機之後,東西冷戰對抗時代終於結束。同樣的例子, 19842月,西德總理科爾和東德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昂納克在莫斯科會晤並發表聲明,強調兩個德國的和平共處,對歐洲發展起着有利作用。19853月,科爾和昂納克在莫斯科再次會晤,稱雙方願在1972年兩德簽訂的《兩國關係基礎條約》基礎上發展雙邊關係,決不允許從德意志土地上再次爆發戰爭。1989119日,東德宣布開放柏林牆和兩國邊界。西德總理與東德總理在柏林圍牆倒塌之後首次會晤,促成了199010月的兩德統一。
難判斷對台灣選情影響
當然在台灣內部及國際媒體都有提及本次「馬習會」的安排,有其對2016年大選的關連性。像日本《朝日新聞》就有如此看法,認為「執政的國民黨選舉苦戰,雙方有藉由宣揚兩岸關係改善以影響選舉的用心」。但是「馬習會」的進行是否一定有利於國民黨的選情?恐怕未來的答案未必是如此單一的傾向。馬英九此舉也可能讓台灣內部的選情激情高升,如果民意都往兩個極端發展,是很難在這個時段判斷,到底選情受到影響的最後結果是什麼。
總而言之,馬英九本次出訪新加坡會晤習近平,並沒有矮化台灣應有的尊嚴與地位,甚至能夠在不簽署協議、不發布共同聲明的前提下,尚有機會能兌現「兩岸和平」與「維持現狀」的前景。就算兩岸會晤有其政治意義,甚至有「馬習會」個人歷史定位的結論,基本上當「兩岸和平」與「維持現狀」是台灣目前民意之趨向時,「馬習會」之舉行,仍有其正面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