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習馬會」誰更在乎歷史地位?

<轉載自2014312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林泉忠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近來兩岸領導人何時何地以何種形式會晤的熱議,也成了正在北京召開的「兩會」涉台議題的焦點。而這次話題也有「新意」,即國台辦和海協會不約而同地拋出「地點可在第三地」的說法。

有關兩岸領導人會晤,目前兩岸的共識僅停留在雙方都有此意,然而具體方案一出便立即觸礁。台北率先拋出建議選在亞太經合會議(APEC)上,屆時雙方以會員即經濟體領袖身分出席,如此一來雙方既能保有尊嚴,又可避免「兩個中國」的印象。然而,此一建議立即遭到今年主辦方的北京拒絕,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之前也明確表示「兩岸中國人的事,不需要藉助國際場合」。

如今北京拋出「第三地說」,顯然是經過多方縝密的斟酌。其考量有:一、「第三地」本身具有「國際」的含義,突顯北京有意藉此為台北執著的「國際場合」解套;二、馬英九如果到大陸,必會觸及到以什麼身分前往的問題,因此如選擇在第三地的非正式會晤,都以「兩岸領導人」出現,即較容易避開雙方的身分問題;三、馬如以「台灣領導人」或「中國國民黨主席」身分前往大陸,恐會引發坊間「入主中原」的議論,對中南海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

今次北京將球踢回來後,台北仍回應堅持APEC模式。其實,台北總統府並不急於「馬習會」,大陸坊間談論的馬英九「歷史地位」問題不過是中南海屬意下的炒作而已。馬在兩岸議題上已有歷史地位,即與胡錦濤共同動邁向和解、開創兩岸雙向交流。相比之下,習近平如何在兩岸問題上「開創歷史」,「習馬會」之於習的意義顯然比馬大得多。

「習馬會」難產的核心原因,並非地點問題,而是身分。要如何說服馬英九及背後的民意,北京恐怕還需絞盡腦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