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中日「冷和平」 防變冷戰

<轉載自201389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外交透視 撰文: 宋榮華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秘書長/外交學院客座教授/中國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作者為內地資深外交智囊)>
86日,日本二戰後最大的軍艦,22DDH大型準航母「出雲號」軍艦下水。日本網民興奮、激動,狂呼「希望它能為保護日本人民和領土的安全而永不沉沒!」
與此同時,中國的媒體、專家和民眾幾乎一致地認為這是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一大訊號而進行口誅筆伐。
歷史上日本也有一艘「出雲號」軍艦,並二戰期間扮演侵略中國的旗艦,此次再以「出雲號」命名,其中的寓意又是甚麼呢?
自從日本政府頑固推進對我釣魚島進行所謂的國有化進程以來,中日兩國政府和民間齟齬、爭吵愈來愈多,在很多重大問題上幾乎是南轅北轍。通過對近一年來的中日關係的觀察,我認為兩國已進入了「冷和平」時代。
高層交往停滯 雙邊貿易額降
甚麼是「冷和平」?具有甚麼樣的特徵?
「冷和平」是國家關係的亞健康狀態,有三個顯症:
首先是兩國高層交往驟減並陷於停滯。
一年來中日正部級以上的接觸聊聊無幾,政府首腦以上沒有接觸,兩國外長即使同時出席東盟外長會,都沒有實現會晤。盡管日本首相已多次提出希望與中方領導人進行會晤,但始終堅持在釣魚島問題上的錯誤立場,並在國內打壓在中日關係問題上說了幾句公道話的日本前政要,中日之間怎麼可能有高層會晤的政治基礎。原本一年一度的中日韓三國首腦會晤到現在沒有一點動靜,今年能否開得起來成了個大問號。
二是經貿合作失去動力。中日之間已不可能再有像寶鋼那樣的國家級的大型經貿合作專案了。據我在律師事務所的朋友介紹,他們的日本大公司客戶已經減少對華投資並計劃把在華企業轉移至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今年上半年,在中歐、中美貿易額均增長的背景下,中日雙邊貿易額卻下降0.2%
三是民間對立情緒蔓延。根據中國日報社與日本一非政府機構今年85日開展的民間調查顯示,受釣魚島問題、歷史觀問題影響,中日兩國國民好感度均跌至2005年以來調查的最低值。90.1%日本人和92.8%中國人稱對對方國家「印象不好」,認為兩國關係將進一步「惡化」的人,也比去年有所增加。
華國力提升 日不願淪為二流
造成中日兩國間這種「冷和平」的直接原因是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錯誤做法和頑固不化,但深層的原因是中國的國力提升讓日本感到不舒服、不服氣,不願淪為亞洲的二流國家。因此,中日之間的釣魚島之爭不是一島之爭,而是綜合國力和國家意志的較量,其結果將奠定彼此在未來東亞格局中的地位。
處於「冷和平」的兩國關係在表面上是和平的,不像「冷戰」那樣公開對峙和針尖對麥芒式的拳來腳往,但關係缺少了活力,發展沒了動力,暗中的較勁更多了。更糟糕的是,「冷和平」很可能會演變為「冷戰」。日本國家政治整體右偏,安倍政府擴充軍備的同時,還在全力推進修改日本和平憲法的進程。
美放縱日行為 迎合亞太戰略
不幸的是,日本的右傾化和強軍政策,至少在短期內迎合了美國在亞太的再平衡戰略,被視為美國維持在亞太領導地位的支撑和補充,從而受到美國盟主的放縱和獎勵。在英文Yahoo網站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美國民眾也在為新「出雲號」軍艦下水而喝采,將其看成日本幫助美國抗衡中國的一張王牌。要讓日本政府改弦更張在短時間內幾無可能。
中日兩國間的「冷和平」是對全球化進程的倒行逆施,絕不是中日兩國人民的幸事,也不是東亞地區的幸事。很難想像在中日兩國「冷和平」的狀態下,中日韓三國自貿區談判能及東亞首腦峰會能取得甚麼實質性的成果。
中日兩國及本地區的有識之士應為克服「冷和平」,尤其要為防止其演變為「冷戰」而大聲疾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