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

台北札記﹕陳菊大陸行 改變綠營政治性格

<轉載自2013810日 明報 中國版 作者:金柚子>  

民進黨籍高雄市長陳菊再次前往大陸,作為目前綠營擔任公職位階最高的政治人物,這趟大陸行動見觀瞻。長期以來,綠營的兩岸政策只有對抗而無合作策略,此次若能合作成功,證明民共兩黨也有共同利益,影響所及將大幅改變民進黨的兩岸路線與政治性格。

創黨環境塑造抗中路線

上屆總統大選失敗,外界皆歸因民進黨缺乏兩岸政策,其實在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中已有明確的兩岸政策路線,包括「全方位對話」、「建立和平架構」等等,只是多年來並未真正執行。10幾年來該黨的主流是「逢中必反」、「經濟與文化歧視」,按理民進黨與共產黨並無舊仇,之所以如此完全是該黨誕生與成長環境所致。

民進黨生於台灣威權時代,聚集了一批性格頑強的知識分子,以街頭運動拓展民間支持,最後完成政黨輪替。這段歷程中最高價值是衝撞舊體制,對抗是唯一策略,以至到執政時還在不斷尋找對抗目標,當內部對手已然敗陣,民進黨只能像唐吉訶德般地選定中共這個巨人當作對抗目標,並把原本用來對抗國民黨的「台獨」訴求拿來對抗中共。

不願合作執政亦難長久

成長為具備執政能力的民進黨,用對抗鼓動同仇敵愾以凝聚支持者的慣性不易改變,選舉時將對手「抹紅」、將中共妖魔化的策略簡單又好用,想要改變時才發現困難重重:領導人放不下身段、幹部無法適應、支持者難接受。現在愈來愈多民進黨領導人體會到必須改變,只有少數人認為打贏國民黨已如探囊取物,毋須在兩岸政策上過多妥協。

眾所周知,除戰爭期間,任何國家或政黨之間永遠都是合作與對抗並行,用共產黨的話叫「既聯合又鬥爭」。如果民進黨還是只會對抗不會合作,就算再度執政也只會像以前一樣,面對一個永遠不合作的在野國民黨,讓政務推動阻礙重重,加上一個日漸強大並時時與之針鋒相對的共產黨,即使執政也難長久。這次陳菊與大陸的互動有機會逐步改變民進黨缺乏合作策略的現狀,其影響既深又遠,令人期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