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革命黨、執政黨

<轉載自2012年4月14日 明報 論壇版 作者:吳康民>
 
中國共產黨在1921年創立,經過近30年的革命戰爭和奮鬥,終於奪得政權,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政之後,毛澤東仍要「繼續革命」,「以階級鬥爭為綱」。這個「革命」,是革自己的命,折騰了又近30年。先革知識分子和民主黨派的命,到了後來,發現「資產階級就在黨內」,要揪出「黨內的走資本主義當權派」。十年「文革」,不僅千萬老百姓遭殃,黨內許多高級幹部,包括國家主席劉少奇,都被打倒以至不少被逼害致死。這場「革命」是「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文革結束,改革開放開始。中共深知,作為一個執政黨,革命沒有個完,對國力壯大十分不利。如果沒有明確從革命黨到執政黨的轉變,對建設國家也不利。鄧小平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開過以後,便提出「一心一意搞建設」的口號。

警惕右 主要是防「左」
但是,過去的革命口號總是和「左」的傾向聯在一起,有的人念念不忘階級鬥爭,所以許多政治運動往往偏左。改革開放時期,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反對精神污染,以至凡事必問姓社姓資,表現出階級鬥爭「左」的思維仍然突出。正如鄧小平在1992年的「南巡講話」中所說﹕「根深柢固的還是『左』的東西;因為,『左』帶有革命的色彩;好像愈『左』愈革命,『左』的東西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可怕呀!」
因此,他提倡「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但能不能說,因為有「左」的傾向,因而中國共產黨仍然保持革命黨的色彩呢!

也不盡然。解放以後政權都在共產黨的手上,各級政府、大小單位的頭兒都是共產黨員。他們官大了,權大了,而現存的政治制度又的確欠缺制衡和監督,不少幹部都有「老子當官,老子話事」的勁兒。既獨斷獨行,也有不少人逐漸腐化。鄧小平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中所指出的,許多官員就是「高高在上、濫用權力,脫離實際,脫離群眾……」,「以至官氣十足,動輒訓人,打擊報復,壓制民主,欺上瞞下,專橫跋扈,徇私行賄,貪贓枉法等等」。
鄧小平也看到,正是在成為執政黨之後,「在加強黨的一元化領導的口號下」,出現了「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他認為,黨成為全國的執政黨,權力過分集中,愈來愈不能適應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但既然成為執政黨,執政者成為既得利益者,又缺乏制衡監督,就出現像俗話所說,「官官相衛」,所以這個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解放前後入黨不一樣

在解放前的革命時期,共產黨人要參加革命戰爭,隨時有犧牲性命的危險。在蔣介石統治區幹地下工作,暴露了被捕也難逃殺頭的命運。那時候當共產黨員,都是有理想、有抱負、有熱血、有犧牲精神的。誰都沒有想到要謀取什麼個人利益。那時候,腐化墮落的是極少數,相反,出現的是更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和捨己為群的故事。

解放以後,黨的權力大了,特別到了改革開放以後,實行市場經濟,許多黨員不僅掌握了政治權力,還掌握了經濟權力。這時候,難免有不少為了依附權力或攫取權力的人爭取入黨。有一部分動機不純的人混進黨內,以至在不正常的人事網絡下向上爬至高位,這也就並不奇怪的了。不然,如何解釋已經竄進黨的最高層的中央政治局的陳希同陳良宇以至不少正部級官員如陳紹基之流的貪腐行為呢。

完成黨向執政黨的健康轉變

過去共產黨有整風之舉,現在這種和風細雨的辦法,恐怕不能適應當前官場的貪腐的新情了。我們認為,首先要加強黨內民主和制衡監督,使黨風有所端正。同時,政府的監督機制也要建立。目前較為高級的官員被查處,都是由中共黨的中紀委執行。中央政府的監察部因為只是國務院的一個部,權力不大,起不了太多作用。全國人大,也沒有賦予實際更大的監督權力,流於清談而已。而檢察院的地位還不及公安部,所以有「公檢法」之稱,便是檢察院和法院流為老二和老三,缺乏獨立執法的能量。凡此種種,均與體制有關。鄧小平認為「黨和國家現行的一些具體制度中,還存在不少的弊端」。但他又反對「三權分立」,認為影響行政效率,相互扯皮。西方的「三權分立」當然仍有弊端,但它的制衡精神還是值得參考。我們是否可以創造一種有中國特色的制衡制度呢?

中共從革命黨到執政黨的轉變,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黨的絕對領導,黨委領導決定一切,正就是鄧小平所批評的「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的來源。也是「個人凌駕於組織之上的一種陳舊社會現象」。

整頓黨的作風,完成革命黨向執政黨的健康轉變,是時候探討體制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