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兩岸關係由熱而冷的警號!

<轉載自2012410日 明報 筆陣版 作者: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近代國民黨統治下的台灣,早已形成了一種習慣性的鴕鳥心態,國際社會如果有任何對台灣不利的新聞,台灣一定一律不報道,或只輕輕帶過。這種鴕鳥心態合理化了台灣的自認無辜,任何對台灣不利的事,一定是外國不對。例如,1971年台灣被逐出聯合國,這個聯合國代表權的問題已鬧了好多年,但台灣都不重視,當台灣被逐,台灣才自鳴正義的宣稱是外國缺乏道德勇氣,迫於中共的壓力才承認中共並逐出中華民國。台灣永遠不會去面對真正的現實,那就是1949年後,中華民國即已不再能代表中國,它被逐出聯合國只是早晚的問題而已。

中華民國自1949年在中國大陸失敗以來,它的國家身分及實質的生存狀態,即成了歷史待解決的殘餘問題。從19501970年,中華民國仍享有中國的代表權,去代表實質上它已無法代表的中國,但這種情况終於在1971年改變。中華民國成了國際社會上的「非國家」;至於實質的生存狀態,它在韓戰爆發後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成了美國有條約保證的「盟國」。但自1978年美中談判建交起,由於美國承認中國,它和美國的「盟國」關係已不存在,這時台灣就成了1979年美國自訂的國內法《台灣關係法》的一個「保護地」(protectorate)。因此,《台灣關係法》乃是美國極矛盾的法律,美國在國家行為上承認一個中國,而那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又怎麼可以將中國一部分的台灣納為「保護地」?這種矛盾現象乃是暫時的權宜安排,它勢必無法維持很久,近年來美國不斷有風聲,說有人要打《台灣關係法》的違憲官司,也有人認為應該廢棄《台灣關係法》,任何這方面的發展,都會是對中華民國的致命危機。

因此,前幾年當我讀到美國主要智庫學者沈大衛(David Shambaugh)所主編的論文集《權力移動﹕中國及亞洲的新動力學》,知道美國有學者主張應改變對台政策,俾使中美建立互信以有助於中美合作、穩定亞洲時,心中已敏感的警覺到,台灣靠《台灣關係法》的保護而取得軍售的利益,迄今已逾30年,它的後日可能已不多。

美國「和平棄台促統論」掀序幕

而今年12月號的美國外交事務雙月刊上,美國外交教父之一的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發表了一篇長文〈平衡東方,升級西方〉,在該篇文章,他首次正式指出,美國既承認一個中國,但又提供台灣軍事保護的這種做法,只會造成中國對美國的不信任與敵意,美國已需改變。他明言鄧小平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個可以解決台灣問題的架構,台灣也不要再迴避。布熱津斯基曾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離職後長期執教,在美國外交界桃李遍佈,他此論一出,肯定影響極大,他已為美國的和平棄台促統論正式拉開了序幕!坦白而言,當北京以「和平發展」做為對台政策,類似於布熱津斯基這樣的主張,也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因此,美國在什麼時候會宣布廢棄《台灣關係法》雖尚不確定,但估計時間當不會太久。如果台灣在政治上務實也誠實,現在已該真誠的去面對兩岸終極的問題了。但可惜的是,儘管終極的問題已逐漸接近,台灣的官方與民間對這個問題仍假裝視而未見。就以最近兩岸兩次高層會面,即可看出台灣仍在玩着語言文字遊戲,還在企圖閃避問題。

3
月底,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代表馬英九會見胡錦濤3月份時美國的棄台促統論業已出現,胡吳這種高層見面就該好好溝通兩岸的終極問題,但吳伯雄在傳話時卻仍在「一國兩區」上做文章,意圖用「一國兩區」來模糊「一國兩制」,台北的總統府後來在補充時也表示﹕「一國是中華民國,兩區是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事情已經發展到現在這種程度,台灣還在玩着語言文字遊戲,台灣的閃避能到幾時?怪不得胡錦濤對「一國兩區」根本懶得理睬,而且大陸媒體也一個字都沒登了。

再例如,41日台灣的吳敦義代表馬英九出席博鰲論壇,在這個時候吳敦義仍在傳着「求同存異、兩岸和平、講信修睦,民生為先」的文字遊戲,而在具體問題上,吳敦義仍只知道「要」,而不會「給」,這次他要的是「國際空間」,怪不得李克強對他的文字遊戲完全不予理會,對國際空間只用「雙方平等協商應可找到辦法」輕輕帶過。兩岸在2005年連戰破冰之旅後,關係極為熱絡,特別是2008年國民黨重掌政權,北京更是充滿期待,2008年蕭萬長出席博鰲論壇,胡錦濤也親自前往,禮遇有加;但4年以來,北京發覺馬政府的兩岸政策,表面是「一中」,實為「兩國」,而且當選舉時即打台獨,面對兩岸問題時即利用台獨來敷衍北京。馬政府對兩岸問題的不誠實,已使得北京有了覺悟,因此2012年的兩次高層會見,即「胡吳會」與「李吳會」,已再無2008年的熱絡氣氛,反而變成了一種有禮貌的冷淡。我們已可預判,由於兩岸現已證明並無互信與共識,在可見的未來兩岸的經貿及旅遊交往還是會繼續,但北京的和平反獨促統則會深化與加速。胡吳會與李吳會透露出來的冷淡氣氛,對台灣實在是個警號啊!以前有人說男女之間是「因為誤會而結合,因為了解而分開」,政治上分合不容易,但會「因為誤會而熱絡,因為了解而冷淡」,兩岸關係變得冷淡,即是個證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