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日 星期一

日借IAEA作擋箭牌 「核食」威脅香港難妥協

<轉載自202374 明報 社評>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發表評估報告,認為日本福島核污水排海計劃「符合國際安全標準」,然而並未能釋除鄰國疑慮,福島一些民間團體對核污水排放的安全性,亦有懷疑,除了因為當局過去多次被揭未有開誠布公交代核災問題,亦因為日方不讓IAEA以外的第三方,包括中韓等利益攸關方的專家獨立採樣抽驗。日方若認為福島核污水「安全」,大可在國內湖泊排放,又或在國內作其他用途,毋須特意修建隧道排放入海。日方將IAEA評估報告視為「擋箭牌」,無視國內外反對聲音,排放計劃相信不久便會啟動,港府必須以市民健康為重,對輸入海產從嚴把關,不能因為日方政治施壓而妥協。

「符合標準」非支持排放 IAEA評估報告留退路

日本政府20214月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水過濾稀釋後排入大海,並於今年初將排放時間定在「春夏之際」。上月底,負責營運福島核電站的東京電力公司(下稱東電)宣布,用來排放這些所謂「處理水」的海底隧道竣工,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亦完成排海設備檢查,IAEA的評估報告,被視為排放前的最後一關。

根據IAEA介紹,該組織應日方邀請,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組,由組織的高級官員領銜,成員包含來自美英加澳法中韓等第三方國家合共11名專家。工作組負責審查日本政府和東電的排放計劃,目的是確保「處理過程」符合IAEA的安全標準。日本政府向來是IAEA主要捐款國。較早前,韓國網媒引述消息人士提供的一份文件,當中提及有日方「高層官員」稱,IAEA報告確認排放計劃安全這結論,一開始就已經定好了,東京方面還作出「政治捐獻」,解決日本政府、 IAEA及第三方國家專家之間的分歧。日本政府強烈否認有關報道,包括就排放「處理水」問題向IAEA捐款逾百萬歐元,形容報道「毫無根據」、「散播假消息」。

IAEA總幹事格羅西本周訪日,與首相岸田文雄會晤,評估報告正式曝光。報告認為日方排放計劃「符合國際安全標準」,「對人類和環境的輻射影響極小」,IAEA將在排放開始後,持續跟進及評估安全情况。值得留意的是,格羅西在報告中強調,排放計劃是日本政府的決定,評估報告「並沒建議或支持有關做法」,予人感覺是IAEA想保持距離,日後萬一出亂子,IAEA也可辯稱排放決定與己無關,然而對日本當局來說,IAEA這份報告,就是排放計劃的「擋箭牌」。

福島核污水曾與熔化了的反應堆堆芯接觸,含有多種危險放射物質。日本當局聲稱,這些水經過ALPS淨化系統過濾,可去除多種放射物質,至於無法處理的氚元素,則以大量海水稀釋,不會有安全問題,IAEA認為這個處理「過程」本身是符合國際安全標準,惟正如本港和一些外國專家所言,在實驗室證明安全是一回事,核污水長期大量排入海,沒有國際先例可援,實際後果可以是另一回事。今年初,《科學》雜誌發表文章,引述美國海洋生物學家里奇蒙(Robert Richmond)稱,福島核污水經處理稀釋後「比飲用水還安全」,聽起來很令人放心,但實際仍遠高於海水自然狀態下的放射性水平,而且核污水集中在一個點排放數十年,氚和其他放射物質有可能在海洋生物中累積,並通過食物鏈傳遞給人類。

2018年,日本方面有報道指經過ALPS處理的福島核污水,有樣本驗出高於法定標準的放射物質。韓國專家上月獲安排到福島實地考察,韓國官員透露,據考察團所知,日方淨化核污水設備自2013年以來發生過8次故障,亦有樣本顯示核污水縱已經過處理,依然含有鍶等輻射物,超出國際標準,有關裝置能否長期安全運作尚待確定。日本常將過濾後的福島「處理水」,與一般核電站的冷卻水相提並論,認為兩者一樣安全,但有本港專家指出,外國一般會將核電站冷卻廢水排放至本地湖泊,一定年期後重新使用相關水源。日本的做法卻是鋪設管道,將「處理水」排放到離岸1公里的大海。日本執政聯盟公明黨黨魁早前到福島市拉票,更表示應該避開夏天泳季排放核污水。凡此種種,都令人覺得,日方己所不欲施於人,將核污染風險轉嫁全世界,不負責任不道德。

合理收緊水產入口 不能怯於反制報復

福島核災發生以來,日本政府和東電多次被揭隱瞞真相,時至今日,福島漁業和一些民間組織反對排放計劃,原因可不止是擔心「風評被害」有損形象,而是不相信當局會負責任處理事件。在韓國,早前有10萬人集會反對日本執意排放核污水;在北京,外交部昨天指出,IAEA是應日方邀請開展評估審查,授權範圍被限定於評估排海方案,報告不是日方排海的「通行證」,更不能證明排海是處置核污染水最安全最可靠的唯一選項。日本當局拒絕讓中韓等利益攸關方獨立採樣分析,連最基本的一步也不願做,實難釋除鄰國疑慮。

日本收到IAEA評估結果,排放行動料將很快展開,屆時特區政府收緊日本水產入口,在所難免,若是等到入口抽樣檢查發現問題才加強把關,已然太遲。香港是日本食品最大出口市場,也是日本農林水產第二大出口地,相信日方可能會派員來港游說甚或施壓,然而食品安全「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就算可能惹來反制報復行動,特區當局也要以市民健康為重,從嚴從緊把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