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日 星期日

CEPA成就香港經貿發達 今後要開創融合新模式

<轉載自202373 明報 社評>

上月29日是香港跟內地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協議20周年,協議實施以來,香港跟內地的貨物貿易增長超過兩倍,香港的專業服務在內地無論從範圍與總量,也有長足發展,成果昭彰。然而,香港今後發展,僅靠要求中央繼續給香港「開小灶」的特殊照顧模式,不但難以為繼,而且也不符合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發展的理念。如何能夠做到粵港兩地各有專攻、各擅勝場、各得其所,特區政府應該有新理念,用新思維模式去設計新的發展模式。

CEPA提供零關稅待遇 專業服務面向廣東市場

20年前,香港深層次矛盾總爆發而出現幾十萬人上街遊行抗議,中央為了協助香港增加新的發展機遇,提出CEPA的安排,為香港原產地貨物出口到內地提供免關稅安排,並且享受中國跟任何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議減免關稅的待遇。做法是由香港提出貨物清單,以及要求專業服務的資格認定,中央協調安排,及後有9次補充協議,清單一批又一批的增加,專業服務的範疇也在不斷擴大。

截至今年5月,香港貨品通過CEPA出口內地享受減免關稅94億元人民幣。同時吸引了外國投資者在香港設立企業,享受CEPA待遇出口貨品到內地,或者向內地提供專業服務,這類地區總部,20年來由原來的5414家增加到8978家,提高了香港作為貨物進出內地的跳板與中樞作用。

香港原產地貨品零關稅進入內地,提高了香港產品的競爭力,減免關稅主要影響國家關稅收入,但要讓出部分市場的是內地省市,特別是專業服務安排的影響主要在廣東。內地一些省市政府不積極配合也是情理之中,對於開放專業服務設置門檻或者附加條件,所以出現中央「大門大開」、一些地方政府「小門不開」或者半開的情况,實際上就是對中央政府以內地省市市場作為代價,為香港提供「小灶」特殊待遇的消極對抗。

CEPA安排也並非單向,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或者借用香港進入國際市場,也有積極作用。香港作為內地進一步對外開放的試驗田,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應。中央政府為香港提供優惠便利協助香港擴大經濟發展途徑,這種做法,相信還會繼續下去,但香港還有更多的貨物清單提出嗎?專業服務進入內地涉及法律或者會計制度的瓶頸,還有更好的途徑通過CEPA來解決嗎?關鍵的問題在於,完全按照香港的需要,繼續由中央政府協調解決的這套模式,還能夠做到可持續發展嗎?

71日實施的港車北上計劃,每個月1600多部香港的私家車可以經港珠澳大橋到廣東,為香港的車主提供一個自由馳騁的廣闊天地,無疑也可以增加大橋使用量,以及港人在內地消費而使市場受惠,但始終也是一個單向的安排。

特殊待遇非可持續發展 與內地城市協調更重要

香港道路承受能力不比內地,不能搞絕對的對等安排讓內地私家車也可以北車南下,也是實際情况使然。然而,香港不能承受每月有1000多部內地車輛來香港,500部可以嗎?300部也不可以嗎?這種單向的特殊照顧安排,始終是會令到內地人對香港有一種「心理不平衡」的心態,質疑給予香港的特殊照顧還要照顧到什麼時候?

香港的「搶人才」政策,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吸引內地專才來港發展,對香港未來發展創科產業注入強心針,也可以為內地專才提供一個面向國際市場的發展空間,表面上看是雙贏的做法。誠然,專才是稀缺要素,全球都在搶,內地很多城市也在搶,香港加入搶人才戰,也無可厚非。然而,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要參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就搶人才的做法,應該要有新思維。

專才能夠粵港兩地自由往來,發揮所長,得益的是整個大灣區,况且,現在高科技產業講究的是產業鏈不同層次的協作,即使在同一個企業的團隊,也需要來自不同地方的成員合作完成一個項目,單打獨鬥的做法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的需要,員工被固定在某一特定地方反而會造成限制。高科技以及創科產業員工,只要有多次往返的簽注,以內地為基地也同樣可以為香港的企業服務。

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要求香港能夠做到為國家所需,提供香港所長,特區政府在設計各項政策,都要考慮建設大灣區這個任務。香港與廣東其他城市共同建設大灣區,更需要考慮是否跟其他城市的政策協調,以及內地人的感受,如果香港按照傳統思維模式,不斷向中央政府要求特殊照顧,遇到跟內地城市在政策上產生不協調的情况,繼續提請中央政府以行政命令要求內地城市「遷就」,不但共同建設大灣區的任務不可能有效執行,跟內地城市的合作精神也難以培育。

CEPA這種自由貿易協議的安排可以繼續,而且相信還能繼續為國家開放以及香港發展發揮作用,但特區政府設計政策的思維模式則要適當修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