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9日 星期六

韓戰停戰70年 陰霾重臨東北亞

<轉載自2023730 明報 社評>

上周四(27日)是韓戰停戰協定簽署70周年,平壤高調舉行連串紀念活動,包括展示先進導彈和無人機的盛大閱兵式,並邀請了中俄兩國代表團出席,是疫情封關3年多後首度邀請外國訪客;韓國方面則高調紀念韓美結盟70周年,並邀20國參戰老兵舉行追思儀式,朝鮮半島新冷戰格局隱然成形。朝鮮半島近年的緊張局勢持續升級,既有70年前朝韓內戰的遺緒,又與近年中美博弈的大背景有關。平壤利用國際變局強化與中俄的傳統關係,美方則意圖拉韓日兩國上印太戰車,構造亞太版北約圍堵中國,令朝鮮半島的平衡局面更加脆弱,可能再成中美對抗的角力場。

出兵維護國家安全 抗美援朝有別韓戰

韓戰是冷戰時代兩大陣營對抗的縮影。二戰結束後,按照「雅爾塔協議」(Yalta Accordance),美蘇兩軍以北緯38度線(三八線)為界,分別佔領朝鮮南北方。因對統一選舉方案爭持不下,南北兩方先後成立各自政府,蘇美先後撤軍後,內戰於1950625日爆發,朝方稱之為「祖國解放戰爭」,美方翌日即派兵援韓,9月登陸仁川逆轉戰局,中國直到1025日才參戰,稱為「抗美援朝」。

當年中方參戰固然有意識形態理由,但更多還是出於國家地緣安全利益考量。在韓戰爆發前半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曾聲明,美國無意在台灣獲取特權,亦不打算干預中國局勢。但韓戰爆發翌日,美軍第七艦隊戰艦即巡弋台灣海峽,杜魯門627日發聲明稱,已下令「阻止對台灣的任何進攻」,又指台灣的未來地位,「須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復、對日和約簽訂或經由聯合國考慮」,為「台灣地位未定論」之濫觴。美軍在仁川登陸之後,北京曾透過多個管道向華府傳遞信息:如果美軍越過三八線,中方不會坐視不理。但被勝利冲昏頭腦的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將軍和美國政府,都無視中方警告,揮軍直逼中朝界河鴨綠江畔,最終導致中國以「志願軍」之名入朝參戰,戰爭持續兩年半後,雙方才重以三八線為界簽字停戰。

可見,「抗美援朝」不等於韓戰,只是韓戰的一部分。韓戰始於三八線,「抗美援朝」始於鴨綠江畔。經此一役,中共鞏固了國內政權,消除了地緣安全威脅,在社會主義陣營贏得與蘇聯比肩的地位,令斯大林放棄在東北的特殊利益,更在國際舞台崛起,一年後與美蘇英法一道,出席朝鮮半島和印度支那議和的日內瓦會議。「抗美援朝」後,中國再無大規模外敵入侵、又無大規模內戰,贏得了70年長期和平發展時期。

但是,停戰協定並非和平條約,依國際法看韓戰並未正式終止,三八線仍是不定時火藥桶,70年來不時有小規模軍事衝突。冷戰結束後,韓朝兩國都加入聯合國,卻一直未結束敵對狀態。解體前的蘇聯與中國1990年代分別與韓國建立邦交,美國卻一直不承認平壤政權,並長期在韓國駐軍威懾朝鮮,這也是朝鮮全力發展核武與導彈自保的原因。用中方的話說,美國等國家長期執迷於制裁施壓,使朝鮮面臨巨大安全威脅和生存壓力,朝方合理安全關切始終未得到解決。

多年來,韓朝與美朝雙方多次接觸,幾次都功虧一簣。中方堅持半島無核化,堅持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堅持透過對話政治解決問題,曾透過主辦六方會談等努力,調解斡旋,亦都無功而返。近年在中美地緣博弈加劇的大背景下,美方更刻意將朝核問題當成對華施壓和挑撥中韓關係的籌碼,更想復活70多年前聯合國軍司令部,來作為圍堵中國的新武器。

美有意復活冷戰殭屍 須警惕引日本入半島

韓戰爆發伊始,美國就利用蘇聯代表缺席安理會會議之機,操控成立「聯合國軍司令部」,參與韓戰。1971年,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後,即要求解散該司令部。到1973年,「聯合國軍司令部」僅剩美、英、泰、菲4國代表,加拿大、澳洲等國只有聯絡員,功能已為「美韓聯軍司令部」取代,但一直未除牌。20181月,美國召集20個當年參與過韓戰的國家開會,有意復活這一冷戰殭屍,但會上大多數國家對此不感興趣。中方當時曾直斥,該會議「沒有任何代表性和合法性」。

韓戰是二戰後影響最為深遠的局部戰爭之一,遺禍至今,在美國國內卻是「被遺忘的戰爭」,與越戰相較,反思不多。近年朝鮮利用中美矛盾,大力發展核武與長程導彈,去年一年,發射了70多枚長、短程彈道導彈;美國出於對華施壓的戰略目的,頻頻在朝鮮半島玩火,令半島緊張局勢螺旋式上升。兩周前,載有核導彈的美軍戰略潛艇「肯塔基」號(SSBN-737 駛入釜山港,為42年來首次,美軍核潛艇「安納波利斯」號(SSN-760)上周又停泊濟州海軍基地,有美國會議員明言,此舉主要是威懾中國。

隨着尹錫悅政府上台,韓國積極參與美國的印太戰略,對朝政策也趨強硬,更與日本一道,出席北約(NATO)峰會,有意將此冷戰殘存勢力引入東北亞。在韓戰停戰70年後的今天,東北亞又再戰雲密佈。美日韓下月將在美國舉行三國峰會,中國更要警惕美方拉日本介入半島危機的圖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